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河北地质大学为例
王争亚(河北地质大学)
[摘 要]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以及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新常态,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河北地质大学为例,探讨了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四对矛盾,并结合学校和专业特点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性的思并进行了重构。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国家加大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力度。1998年教育部在新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全国有近130所高校具有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资格。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各行各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在不断增加,需求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输送要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四对“矛盾”,影响着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人才输送环节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规则,人才的供需平衡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但是目前这两个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都存在失衡现象。
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基准配合比为:水泥:水:砂:石=1:0.48:1.51:2.47,按硅粉等质量替换水泥率0%、4%、8%和12%设计5组配合比,每组配合比成型15个100 mm×100 mm×100 mm试块。采用HJW-60型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搅拌速度35 r/min,先投入砂和石子搅拌30 s,再倒入水泥和硅粉搅拌60 s,最后加水搅拌120 s,振捣完成后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24 h后拆模,标准养护28 d后即得试样。
首先是量的方面。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始于1988年,目前全国近130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每年为社会各界输送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约5000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各行各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都呈不断增加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略显不足。此外,结构性失衡也是供求数量不足的原因之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的去向较为广泛,做到专业对口的并不多。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仅有30%与专业相关。也就是说,在每年5000名左右的专业人才供给数量中,有部分从事非专业的工作。而在本专业工作领域又存在着人才的短缺,造成了专业供求的结构性失衡现象。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剧烈瘙痒、反复出现湿疹样的皮肤损害等现状,儿童是其主要发病群体。其中,1岁以内的发病率高达60%[1]。通常,患儿常出现皮肤干燥、粗糙等早期临床症状,但是湿疹样的皮损还通常在患儿出生2个月后开出现。
其次是质的方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与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偏差有关,也就是说专业人才供求存在质的失衡。劳动力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偏重实践,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并不高。而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理论学习占据主要地位,而实践训练相对不足。虽然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知社会保险、劳动法、就业等相关政策法规,同时能够运用社会调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统计、绩效薪酬设计等管理方法,能够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工作,并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在具体培养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应用”和“操作”方面的质的缺陷是他们在劳动力市场求职和竞争的主要障碍。
注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就是注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发展。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切合实际的方法,所以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注重教学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室温下,将有涂层和无涂层的Q235钢片样品分别浸泡模拟海水中,试验中发现,有涂层样品浸泡34天后,涂层表面没有出现任何裂纹,所泡盐水也没有出现黄色的腐蚀产物;无涂层样品浸泡6 h后溶液中出现大量的褐色腐蚀物.有涂层的原始样品在模拟海水中室温浸泡不同时间的照片如图7所示.图7显示,有涂层的样品在模拟海水中室温浸泡不同时间后,其颜色仍全是银白色的,没有受海水腐蚀的影响.
(二)课程设置环节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在学生的培养方面,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的选拔与培养机制对于教师的选择以及其在工作过程中对教学及科研的侧重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专业实践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案例教学、实践操作以及实习等等。与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大多需要特别的场地,如机房、单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在工作过程中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各类工作对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能力都有了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在人才需求中就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的熟练应用以及相关专业软件操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单凭学生自己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来实现。其实,大多数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关教学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部分单位已经购置了相关的软件。但是由于软件及计算机等硬件的购买需要一定的经费,且部分软件确实价格不菲,部分教学单位无法承受,或找不到合适的经费来源,因此无法开设相关课程。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议经费每年只有一万元左右,而一套最基本的社保操作软件至少需要十万元,教学需求与实际条件的矛盾短期内无法解决。
(三)教师选拔及培养过程中科研与教学的矛盾
近年来高校大多采取大类招生的方式,因此各专业课程体系也是根据“宽口径”原则进行设置。河北地质大学按照“大类招生、分段教学、分流培养”的基本思路,根据公共管理大类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在前两年设置通识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在后两年设置专业课程。如右下表所示。
其次是教师培养过程。教师在入职后,高校对教师的培养机制或相关政策如职称评审政策也对会教师工作的侧重起到引导作用。目前高校考核体制偏重职称和学历,对教师个人的考核如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则偏重教师科研而轻视教学。如河北地质大学在职称评审量化过程中,只有约20%的分值是和教学相关的,这就导致了教师有日常工作的安排中,会把科研放在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占据大量的时间,而在教学方面,存在“得过且过”的消极思想。虽然科研和教学不能完全割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不能否定,如果教师在科研方面花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方面必然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传感器测量法.传感器检测的主要原理是应用角度传感器,安装在被测对象的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上,直接测量到各个关节的角度,在结合小腿的长度与大腿的长度,从而计算出臀部的运动轨迹.
首先是教师选拔过程。在教师的选拔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而轻实践,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应聘者的科研要求比较高。因为在高校的评估以及硕士博士点申报过程中,对于学历和教师的科研都有着比较硬性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比较容易进行量化。近年来,新进入高校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师资的,大多数是应届毕业生,他们即使在求学过程中有过工作经历,一般时间也比较短而且与现在专业关系不大。还有一部分是从其他高校调入。也就是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
(四)教学需求与实际条件的矛盾
由右下表可以看出,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理论课明显多于实践课。河北地质大学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要求的学分是170学分,其中课内理论学分147学分,集中实践学分13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这样的课程设计让学生用过多的时间去进行理论学习,而实践训练时间则被挤压。河北地质大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的毕业实习环节规定可以进行集中实习,也可以进行自联实习。但是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实习基地和对口的合作实习单位,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自联实习。由于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内容无法进行有效监管和指导,实习流于形式。而且由于毕业实习安排在大四后下学期,和学生写论文以及找工作时间重合在一起,也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使得实习无法对求职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重构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型应用型学科,尚处于发展阶段。面对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如何适应新形势,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每个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可以进行以下思考与重构。
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简表
(一)合理定位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大多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单位对该专业的市场需求是非常了解的,也能够制定相应的专业培养目标,但是目标的落实不太理想。因此高校要在合理定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下大力去落实培养目标。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而落实培养目标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河北地质大学有地学和经济管理学科两大特色学科,因此要坚持“地经渗透,工管结合”的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合理定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河北地质大学在该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突出“科研”和“应用”两个方面,“科研”方面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本科教育的基础,也是未来实践的基础;“应用”方面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为走上劳动力市场打下实践基础。
(二)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是大多数教学单位的通病,可以通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来进行逐步调整。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课程中实践教学不足百分之十,理论课程过多,导致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缺乏,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实践课程开设,使得学生实践课程时间不低于百分之三十,以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另外,在理论课程教学中,也要创新教学模式,推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案例与研讨教学、情景与角色扮演教学等方法让同学们模拟感受实际工作中的情形,增强其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有的教学单位还存在着劳动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学两个学科的畸轻畸重问题。河北地质大学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学过程中,相对较为偏重社会保障学,以后要加大劳动经济学科的教学内容,争取达到学科间的平衡。
(三)完善教师选拔培养机制
面对市场对专业的特别需求,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高校在人才引进环节要加大对应聘者实践能力的考查,对“双师型”采取适当倾斜的人才引进政策。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体制与机制,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和教学能力提升进行合理的引导。如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过程中,加大教学的分值比重,突出教学的重要性。在“双师型”人才引进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学术交流、职业培训、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现在师资的实践水平。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外聘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或兼职教师来学校短期授课或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水平。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有形式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多种教学方式,针对河北地质大学目前教学实践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经费相对缺乏的具体情况,应当在以下方面来加强实践教学。一是增加实践教学时间。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前还处于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实践教学刚刚起步。在现阶段可以从最简单易行的课程设计入手,进行理论与实践课程与时间的合理分配,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专业的实践性;二是要加大专业经费投入。河北地质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是学校的强势或优势学科,发展速度慢,经费少。要推进实践教学,不管是软件的购买还是学术交流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经费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一些实践课程的开设与否。建议学校增加该专业经费投入,并通过一些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专业发展,以提高专业和学校的知名度;三是要加强校企合作。实习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学校经费暂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以全面和正规的实习实践机会,实训效果可能要比单纯的机房软件模拟效果要更好些。
参考文献:
[1]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育,2015(4):4-7.
[2]张华,高倩.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32):134-136.
[3]李三梅.创新创业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大连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6(15):82-83.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02-0023-03
*基金项目: 河北地质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16J23)。
(责任编辑:张宏玉)
标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模式论文; 河北地质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