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论文_邱艳容 曾秀琼 林青 陈刚

邱艳容 曾秀琼 林 青 陈 刚

福建省立医院静脉治疗小组 福建 福州 350001 第一作者,邱艳容,主管护师,福建省立医院静脉治疗小组成员.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乳癌手术后化疗的20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102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10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度分别为95.1%和92.1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护理总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52.94%),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乳癌; PICC置管; 临床护理路径【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6-01

本文主要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现将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数资料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乳癌手术后化疗的204 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4例患者均为女性,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观察组102例患者年龄为33-72岁,平均年龄(47.4±2.5)岁;平均入院治疗时间为(4.2±0.5)天;对照组102例患者年龄为34-73岁,平均年龄(49.2±3.6)岁;平均入院治疗时间为(3.8±0.6)天.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的肺、脑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本次研究为所有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PICC置管目的、意义和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充分认识置管过程、置管后的维护及携带PICC期间自我观察护理,获得其同意与配合,并签署PICC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0.05,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1.2.1 置管方法 置管所需物品: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血管超声导引系统和微插管穿刺套件(21G穿刺针,40cm 直型导丝,扩皮刀,带扩张器的可撕裂插管鞘),导针器套件(无菌探头保护罩,导针器,无菌藕合剂)及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PICC置管敷料包,2﹪ 利多卡因5ml,0.9﹪ NaCl250ml,20ml 注射器2支,1ml注射器1支,皮肤消毒剂(75﹪ 酒精棉棒,2﹪ 葡萄糖酸氯己定棉棒),无菌手套2副,一次性医用手术衣1件,10cm×12cm 透明敷料1贴,输液接头1支,PICC维护手册1本等.1.2.2 置管过程 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评估穿刺静脉(均选择健侧上臂置管),消毒,铺巾,穿刺置管,用超声探头检查颈内静脉及对侧锁骨下静脉无回声,抽回血,冲管,修剪导管,连接输液接头,冲管,透明敷料固定,填写PICC维护手册,胸部正位片检查导管末端均位于上腔静脉下三分之一段,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告知置管后注意事项.1.2.3 对照组10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具体为:根据医嘱进行PICC置管,定时更换敷贴[1],以后每周更换一次输液接头;妥善固定好导管,避免活动时牵拉导管;观察患者各项身体指征变化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1.2.4 观察组10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专门的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查阅相关文献和病例[2],制定合理的护理路径.明确护理内容,包括入院接待、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日常活动、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3)PICC置管前,由专门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相关知识,并与患者进行互动,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想法,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同时为患者讲解PICC 置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反复穿刺静脉,减少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4)对置管部位进行护理,置管后用温热毛巾敷于穿刺点以上部位,同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各项指标,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并详细记录;在淋浴时穿刺部位可用保鲜膜包裹或套上防水袖套,置管侧肢体适当活动,但切忌过分上举;导管留置时间由主管医生决定,拔除时,应从穿刺点部位缓慢拔出,并立即压迫止血,封闭式固定皮肤创口.(5)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及回访工作.(6)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工作,采用“护士长-责任组长-管床护士”的3级管理模式[3].

1.3 观察指标根据患者PICC留置期间有无发生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且经过处理是否好转而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阶段,显效:患者PICC置管后一般情况良好,无静脉炎、导管异位、穿刺点出血、接触性皮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患者PICC置管后一般情况良好,少数患者发生静脉炎或接触性皮炎或穿刺点渗血等症状,予以对症治疗处理后痊愈;无效: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导管异位、穿刺点渗血、接触性皮炎、静脉血栓等一种或多种并发症且经过处理未见好转而拔管的.同时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将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十分满意:患者护理后紧张、抑郁情绪明显改善,治疗依从性高;满意:患者紧张、抑郁情绪有所改善,能配合治疗;不满意:患者紧张、抑郁等负性情绪严重,治疗依从性差.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2.16%,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观察组出现3例静脉炎,2例导管异位,5例穿刺点渗血,5例接触性皮炎,不良反应率为14.71%.对照组出现13例静脉炎,9例导管异位,11例穿刺点渗血,17 例接触性皮炎,2 例导管堵塞,2 例静脉血栓,不良反应率为52.9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女性乳腺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原则上乳腺癌并不致命,但是乳腺细胞癌变后会丧失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游离的癌细胞会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危及生命.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化疗药物多为强刺激性的,外渗可造成局部组织化学性炎症,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和溃疡,经久不愈.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主要是利用导管从外周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外周静脉的直接接触[4],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较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外周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但是在进行PICC置管的过程中有许多注意事项,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医疗纠纷.因此,对乳癌术后化疗行PICC 置管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护理模式,是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内的成员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接受治疗和护理.该模式把诊疗护理常规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的进展按照流程进行有效控制[5],其最终结果就是依据最佳的治疗护理方案,降低医患双方的成本,提高诊疗护理效果.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1%,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2.16%,而常规护理模式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35%,护理总满意度均为66.67%,临床护理路径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52.94%),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1] 孙兴美.临床护理路径在乳癌术后患者PICC 置管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4,04(32):221-222.[2] 曾玉友.乳腺癌术后应用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3):532.[3] 孙景云,高薇,刘冬妍等.服用阿司匹林的乳癌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出血的干预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41-43.[4] 袁海娟.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实施健康教育的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6):4-5,8.[5] 杨莎,游建平.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06-2008.

论文作者:邱艳容 曾秀琼 林青 陈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在乳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置管中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论文_邱艳容 曾秀琼 林青 陈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