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论文_谭萍

探索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论文_谭萍

摘要: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阅读内容逐渐打破学科界限,阅读形式呈现丰富多彩,阅读能力的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基于全课程背景以及小学语文阅读的新特点,本文试图从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多形式的阅读体验以及多方面的解读运用来探索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全课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一、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新特点

1.阅读内容打破学科界限

全课程是近年来新兴的教育模式,是指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将中小学阶段各科——语文、数学、英语、绘画、音乐、体育等等课程融合在一起,进行全面的授课,学生进行全课程的学习。全课程的理念是知识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全课程的教育模式可以缩小各学科之间的鸿沟,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和综合运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面对全课程的趋势和背景,小学语文阅读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是其阅读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内容多是涉及自然风光、人物故事、历史、神话传说、诗歌等等带有明显人文科学的内容,在全课程的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内容开始向其他方向延伸,出现了关于科技、艺术等等具有自然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

2.阅读形式呈现丰富多彩

全课程的阅读理念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从学生出发,再回归到学生自身,全人、全方位、全时空、全身心。全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书本阅读,一是让学生走出课本,在社会实践和实物参观中进行“阅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之中,越来越多的面向自然、动物园、博物馆、历史遗址等等,也越来越多的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来认识某一事件或现象,这样的“阅读”形式很显然是相较于死的文字的活的阅读。二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达。语文的阅读不仅仅用文字的形式来进行呈现,而是采用了视频、音乐、绘画、图片甚至3D虚拟等等高科技形式。这样的语文阅读形式,仅仅就形式来说已经足够可以让学生感到新奇和增长知识了。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形式,着重体现出了全课程阅读理念。

3.阅读能力影响范围扩大

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文字的了解与感悟上,而是对于全学科的整体把握上,更加体现了一个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更加考验着一个学生知识面的扩展程度。全课程背景下,由于各学科界限不那么分明,因此语文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对于其他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甚至影响着整个全课程体系的实施和完善程度。因此,在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二、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1.多样化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知识视域

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的内容比以前极大丰富,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在阅读内容多样化上下功夫,以此来拓宽学生知识视域,否则学生对于阅读内容不了解,便无法做到真正有效地阅读。首先,要跳出小学语文教材的限制,为学生寻找与教材相关的更多更丰富的阅读内容。在此,我实施了整本书阅读,首先由教师推荐阅读书目,再利用阅读导读课、阅读指导课、阅读分享课等形式,重视激发孩子阅读兴趣,让孩子自己体验阅读的乐趣,探索知识和道理。有教师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果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在量上予以把握。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一点完全可以规避。在阅读内容的筛选上,应该跳出固有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限制,寻找更多学科之外的阅读内容。其实,教材语文教材中也可以寻找到其根据和导向。例如,四年级的“神话之旅体验”,我带领学生在课上进行共读,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还扩充进行了中外神话对比,进一步扩宽学生的课外知识,最后在期末庆典剧中学习,体验成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所选取的四篇阅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都是对植物和动物的描写,不仅仅涉及了语文描写事物的知识,还涉及了众多生物学知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多样化阅读的指导时,可以筛选一些具有生物学知识特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以此来扩充学生知识面;能够做到语文的描写与生物学的知识良好的衔接和贯通。其次,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前沿问题和知识,让学生进行阅读。当然这并不否认教材的经典性以及教材的主体性,在阅读中让学生适当延伸,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的发展。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这篇课文较好地体现了全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知识的延伸,对此的引申阅读可以向学生们介绍关于纳米技术的前沿科技以及最新成果。

2.多种形式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感知能力

阅读内容的增多以及知识面的扩展,如果仅仅靠字面阅读方式很显然学生是无法完成要求,也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来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以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将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难以用语言抽象进行描述的事物,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比如运用图片、动画、演示、甚至3D的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这是对传统意义上阅读的一种颠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意义上阅读的变革,也应该对这一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运用,来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纳米技术,如果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很显然让学生全方外的全方位的感知和了解是很困难的,通过借助于科学家关于纳米技术的介绍以及实物的图片和视频,学生感知那里技术就较为容易了。全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体现在语文阅读上,也应该通过实践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实践也是是学生加深阅读理解和知识应用的过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草船借箭》,对于这样故事情节性强的阅读内容。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们进行话剧的编排,将阅读中。人物角色。演出来。加深学生们对人物角色性格了解和故事情节的把握。

3.多方面的解读运用,促进学生知识融合

全课程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有重要的一方面是学生阅读知识的融合与运用。这一融合和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语文学科的融合和运用,另一方面是对全学科的融合和运用。对小学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是基本功,读之有用就在于读了能够综合运用。比如我在教学中进行了阅读与项目式学习互相助力,阅读与生活链接,在阅读中体验成长从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例如,让同学们回想一年级做最棒的自己,二年级我喜欢自己,三年级变化的世界,变化的我,进而让学生体会到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精彩,在阅读中感受自我的生长。这一运用。除了传统的字、词、语法、写作之外,更要强调学生的灵活以及实际生活的应用,使学生一开口说话,一下笔写字,便能体现出读过的书,体现出语文素养,并将语文素养贯穿到生活、生命中去,做一个有诗意的孩子。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学生对阅读内容深刻的体悟之外,还需要教师对阅读内容进行实际应用的点拨,让学生在实际中能够多加练习,这一练习也并不只是拘泥于语文课堂之上;而是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对于全学科的融合运用,体现了语文阅读知识的迁移,无论哪一个学科,其内容都需要语言文字来进行承载,了解学科的内容就必须对语言文字进行阅读和了解,准确和高超的阅读能力是打开这门学科的钥匙。在这一方面。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迁移,将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的阅读知识,运用到其他课程的阅读解释之中,也运用到其他课程的语言表达之中。同时,作为反过程,其他课程的知识也会更加促进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由此,语文阅读能力就能够实现一体多面,成为语文学科与各学科知识相互连接的纽带,也更加促进了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总结

知识是本身是没有界限的,人为的学科划分割裂了知识的整体性。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基础性的知识更是不存在学科的明显界限。在全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学科,语文阅读能力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能力,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来促进学科的融合,也在学科融合的探索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婷.全课程教学的几点尝试[J].青海教育,2016(Z3):47.

[1]尹秀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4):131.

论文作者:谭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  ;  ;  ;  ;  ;  ;  ;  

探索全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论文_谭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