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开展本次关于小儿护理的研究,研究期间总共选取在我院接受护理管理干预治疗的患儿8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分组的方式参考随机数字法,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干预。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优势突出,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满意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优势突出,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突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儿的康复效益也有明显推动价值,更适用于患儿,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关键词】护理管理干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临床影响
小儿静脉穿刺一直以来都是儿科、相关科室的临床重点护理任务,属于护理人员完全多项治疗、抢救以及诊断的前提。因为小儿本身的好动、怕痛等特征,导致患儿在静脉穿刺中配合效果并不理想,经常出现抖动、乱动的现象的,导致无法一次性穿刺成功,再次穿刺的实施不仅会对患儿形成严重心理负担,对于患儿及其家属而言,也是对护理工作不满的重要原因。对此,为了更好的优化护理效益,本文以对比分析方式探讨护理管理干预的实施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开展本次关于小儿护理的研究,研究期间总共选取在我院接受静脉穿刺的患儿8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分组的方式参考随机数字法,分组结果为:实验组40例,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4.5±1.1)岁;常规组40例,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者17例,平均年龄(4.3±1.0)岁。分组结果保证组间基础差异不突出,未达到统计学的意义标准(P>0.05),满足对比研究需求。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护理管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建设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带头,组建多个管理小组,成员需要涉及到教练员、护士,管理小组需要符合管理、研究以及解决静脉穿刺技术的相关问题,并探讨关于静脉穿刺技术现状与改进措施,构建持续改进穿刺技能监控与信息收集与反馈等信息;2、调查方式。采用自制量表对护士、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调查统计,统计内容涉及到穿刺例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部位是否红肿外渗,患儿负面情绪、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每个月末需要对科室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并总结;3、质量改进。通过总结分析,提出几点关于静脉穿刺质量改进措施。首先,强化心理护理。许多患儿对于穿刺都存在恐惧心态,在输液时会有明显的害怕、恐惧以及紧张的情绪,同时还会出现拒绝、哭闹等影响穿刺的行为。对此,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特征应用不同护理方案,例如借助转移注意力、聊天等方式降低患儿对穿刺的抵触,促使患儿可以更好的配合完成穿刺,提高穿刺效果并减少重复穿刺问题。其次,强化穿刺技能与技巧培训。由护士长、教练员等定期对护理人员的穿刺技能进行培训教育,以问题、薄弱以及盲区点等方式进行培训,促使所有护理人员都在培训中成长。再次,排班模式的改进。因为高峰期护理人员的资源不充足,导致护理工作存在压力大、工作量多的问题,从而难以保障穿刺质量。对此,需要适当改进排班模式,以弹性排班为主,确保高峰期护理人员充足性,确保患儿在就诊、治疗高峰阶段护理人员充足性,穿刺时如果存在一定穿刺难度则可以由2人同时参与。
1.3观察指标
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满意度由患儿及其家属评价,采用自制量表,量表中涉及到技术水平、服务态度、服务意识、人性化、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心理支持等,总分100分,分数为80分以上评价为非常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不满60分则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对比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优势突出,数据差异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不良反应对比
3.讨论
小儿因为在年龄方面的特殊性,在穿刺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害怕、恐惧以及紧张等情绪,导致无法积极配合穿刺,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难度,导致穿刺困难、反复穿刺的现象比较普遍[3]-[4]。强化护理管理干预便是解决小儿穿刺问题的有效方法,借助干预方式一方面降低患儿对于静脉穿刺的恐惧心态,强化其配合程度;另一方面强化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优化工作环境,促使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穿刺服务,从而降低穿刺风险,提高护理效益。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优势突出;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满意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优势突出。研究结果充分证明护理管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真正提高患儿医护效益,降低小儿静脉穿刺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干预对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突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患儿的康复效益也有明显推动价值,更适用于患儿,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艳春.优质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影响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0(s1):222-224.
[2]万红,齐颖.阳性强化法控制小儿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的效果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4):310-313.
[3]孔炜.护士静脉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的现况调查[J].上海护理,2017,17(7):311-313.
[4]瞿礼华,闻亚军,王娟.提高儿科门急诊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实践与成效[J].江苏医药,2016,42(3):370-371.
[5]郑金华,徐久云,朱贤关,等.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门诊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1(2):233-234.
论文作者:王湘平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实验组论文; 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小儿论文; 成功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差异论文; 《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