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观及其现实意义
庞乃燕,彭俊桦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摘 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实践的观点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和灵魂。新时代,品读原著,准确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有利于把握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的一份提纲式笔记。“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39著作中,马克思不仅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的直观反映论,而且批判了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马克思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对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并以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实现了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的根本性变革,即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的决裂,转向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新时代,完整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才能更好地消除思想问题背后的客观原因,从根本上把这些思想问题解决好。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来源及其思想萌芽
概念的提出,都会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背景并以一定的文化思想理论为先决条件。马克思的实践观也不例外。为此,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实践观的科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就必须回到马克思,深入到马克思当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中,寻求其真正理论来源和思想起点。
(一)马克思实践观的理论来源
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思想是马克思实践观的主要理论来源。黑格尔哲学是近代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最高形式。黑格尔在他的许多文章中都提到“实践”这一概念。但是,作为唯心主义者,黑格尔所指的实践是精神生活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运动,是绝对理念自身运动的第一环节。那么,抛开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作为辩证法大师的黑格尔在实践的问题上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比如,他提出了劳动是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等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用抽象思辨的实践观念真实地叙述了实践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实践观思想,把理论看作实践的一种品质和一个环节,进而确立了实践对于理论的优先地位,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统一。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费尔巴哈不满黑格尔的“抽象的思辨”,即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他在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把人从虚无的天国搬回了大地,并将人看作自然界的产物,而将人的存在看成是感性的对象。这是费尔巴哈的合理之处,它对马克思实践观的产生具有一定意义。但他所指的实践主要包括两种含义:第一种是指低下卑污的活动,利己主义的活动。实际上是泛指社会底层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第二种是指哲学家和科学家等为解决理论难题的活动。并且,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2]499。作为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论者,马克思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其自身思想的不断深化,进而促进了其实践观点的逐渐形成。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萌芽
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可见,《提纲》实际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概括和总结,是《手稿》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与发展。在《手稿》中已经出现了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萌芽,像“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即:这种对立的解决绝对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现实生活的任务,而哲学未能解决这个任务,正是因为哲学把这仅仅看作理论的任务”[3]88。在《手稿》中,马克思在吸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合理的思想养料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异化劳动和对象化活动来对一般劳动或实践活动进行说明。一方面,马克思肯定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另一方面,马克思还肯定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这实际上也就说明了实践是对象性活动。尽管如此,但是因为马克思当时仍然受到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影响,所以他当时并没能把实践看作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自然也就没能以实践为基础来阐明他的哲学世界观。可见,《手稿》中的实践观点也就只是马克思实践观的思想萌芽。
对于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和旧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499可见,唯心主义者认为,精神是第一性的,是唯一真实的东西,他们把主体理解为抽象的思维或“自我意识”,物质世界、现实事物是意识、精神的创造和表现。唯心主义者所看到的人的能动性,不是现实的人的实在的能动性,而是意识、精神的能动性。他们肯定了主体的地位,但却过分地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世界是主体精神的派生物,把实践和认识对立起来。
二、《提纲》规定了实践的科学含义,确立实践为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的实践中确立的,是马克思在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和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自身思想发展的结果。随着世界观的发展和马克思本身思想的深化,科学的实践观也逐步形成。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费尔巴哈作为批判对象,彻底地清除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影响,结束了以前的哲学信仰,并把实践作为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确立实践为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诞生。
(一)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主客体的关系出发,提出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现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499在马克思看来,旧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在于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认识只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但是,它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它否定了人的主体地位,认为作为主体的人完全受客体支配。一切旧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直观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是它的直观性缺陷产生的原因。
本报讯(记者 王蔚)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如何拼写汉语的人名地名,如何拼写汉语的数词、量词、连接词、形容词等,都有了“法定”规范。
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人的本质的问题是关于人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尚未能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在《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501在此,马克思从人所处的客观的社会关系来规定人的本质,即把人作为从事实践活动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去理解。人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根本不存在费尔巴哈所说的永恒不变的、抽象的人的本质。这表明了马克思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彻底决裂。可见,实践是理解人的本质的关键。由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观点,因而实践的观点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二)实践是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实践是《提纲》的一条基本线索。“其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物质生产实践及其意义,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5]21实践的观点不仅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大厦的基础,而且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提纲》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基本蓝图
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地解决了哲学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关于什么是检验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他还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通过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提出了一些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勾画了基本蓝图。
因为一个建筑的建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需要从各方面因素考虑,这也是建筑工程的难度所在。一栋建筑的施工还需要一个庞大的建筑团队,建筑团队部门多,人员杂,管理也不是很容易,这就又为建筑工程增添了难度。在建筑初期,各部门需要制定方案,还要制定应急预案;在建筑中期,团队就需要结合前期经验,重新审视建筑的总体规划,不妥的地方及时修正更改;在建筑后期,团队要考虑外界因素,对建筑做一些测试,以保证收尾工作有序进行。一栋建筑的建成是要结合很多方面,考虑到很多因素的,所以说,建筑工程还具有综合性。
(一)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之所以不能正确认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因为他们要么从唯心主义出发,要么立足于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却是从实践出发,合理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对于思维的真理性问题,马克思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因此,尽管他也认为人类能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承认客观真理,但是他却把感性直观作为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他的“感性”只是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实践。费尔巴哈仅仅在主体范围内来寻找真理的标准。这显然是不对的,对此,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2]500既然真理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那么认识是否有真理性的问题不可能在思维领域内得到解决。只有把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联系起来才能解决,而实践就是联系两者的桥梁和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判定人的思维是否已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是不是真理。“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500,即在实践以外探讨人的思维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只会陷入毫无意义的争论。由此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阐明了唯物史观的一些重要思想
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的最大功绩之一就是对宗教的批判。他不仅继承了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的传统,而且大大超越了他的前辈,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马克思在肯定费尔巴哈关于宗教世俗本质见解的同时,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的意义,故不能深入分析世俗基础本身的矛盾,自然就找不到宗教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途径。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宗教的产生是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的结果。因此,只有对世俗基础进行实践的改造,才能消灭宗教。
因此,在录取分数低、学生文化基础较差、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职业技术课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2]。
实训教师在教学中遵循着“理论讲解—集中示范—分组操作—巡回指导”的行动方式,这种教师群体间的统一行动规则规范了教师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条理,尤其是为新手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一种可遵循的教学程序。许多教师常常将实训教室比作“车间”“工厂”,把操作机器看成是“行军打仗”,编“G71,节节高”这样的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意象、隐喻、顺口溜、手势等表征形式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是一线教师们在教育实践中摸索出的教学诀窍,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更是他们独有的实践性知识。
两年前的一天中午11时20分,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张小波,放学后在校门口吃肉串时,被一个头发鬈曲的中年男子叫上出租车,神秘地失踪了。
旧唯物主义一方面认为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要改变人的精神状态就必须改变教育和环境,所以他们相信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将教育和环境的改变归结于人的理性,认为只有少数具有理性的天才人物才可以改变环境和教育。对此,马克思指出:“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2]500实际上,旧唯物主义的这些观点只会导致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在马克思看来,教育者的知识来源于实践活动,教育者其实首先是实践活动中的受教育者。人改造环境,环境又作用于人。而且,环境对人的作用是以人对环境的改造为前提的,即“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2]500。
2.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及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马克思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建立了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论,还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奠定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
3.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基于此,马克思指出,对于实践,不仅要从“人的感性活动”“客观的活动”去理解,还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人们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同客观物质世界发生联系的。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客体,也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仅要把客体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把客体当作主体的改造对象。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和客体就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和认识与被认识的这么一种双重关系。简而言之,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认识客体。由此可见,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这就是马克思的实践观。
(三)马克思通过对比的方式,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马克思在《提纲》最后作了个精辟的总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502即“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4]在此,马克思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区别。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一切旧哲学,由于不懂得实践的意义,都脱离了社会实践,所以他们的任务只能是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正确的认识和解释世界,而且重要的是要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看,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关于实践的唯物主义,也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四、《提纲》中实践观的重要现实意义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精神。唯心主义者把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进而从精神出发来理解世界。对此,马克思在《提纲》的第一条就批判指出“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499。而对于旧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2]502“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2]502这里的市民社会指资本主义社会。可见,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自然,它从自然存在去理解人,把人理解为单个的自然的人。因为它不懂得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这就是它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对此,马克思认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2]502,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此,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即立足于实践,就是以实践为基础,从实践出发。可见,实践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
(一)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的意义
在此之前,马克思仍受旧唯物主义的影响,尤其是受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影响。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作为基本范畴提出来,并将其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创造世界的对象性物质活动。实践也就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对象世界,同时又创造和更新自身内在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同时,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决裂,转向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他还把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标志。可见,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马克思超越了旧唯物主义进而创立了新唯物主义。
1.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环境、教育与人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促使多种矛盾关系的形成。在《提纲》中,马克思分析了思维的现实性与非现实性的矛盾、人的自我改变和环境的改变即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矛盾、宗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等矛盾。这些矛盾的生成、发展及扬弃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更确切地说,这里的实践,可以理解为受动的能动性或能动的受动性。它意味着一种包含着矛盾的存在过程,一种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矛盾存在、发展及其扬弃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说,科学实践观的确立达到了现实的主体和客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另一方面,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实现了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的统一。旧唯物主义之所以被称为“半截子”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但在历史观上却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在《提纲》中,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实践统一。而且,马克思还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分析和解决了认识论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了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这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逐步突显出其科学性。
可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以实践基点构建起来的马克思历史哲学理论的骨架——《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的基本观点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全面展开。这两部著作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意义
作为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处于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不仅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对当代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6]136。它的任务是要解决人的思想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指出,实践既是人的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检验人的思想是否正确的标准。这就要求坚持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有效开展实践育人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低幼读物出版中心对0~9岁儿童及其家长的调查研究表明:7岁之前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7岁之后的孩子就很难掌握和提高阅读的能力。对6~12岁的青少年来说,小学阶段是形成和掌握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让学生爱上阅读,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7]“改变世界”是辩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实践命题,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诉求。也就是说,人的存在及其本质是生成着的,而这种生成性只有通过实践对人的存在的塑造才能被表征出来并得到确证。实践具有创造客体价值和优化主体两方面功能。它不仅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能够改造人的思维,使人的思维从此岸到达彼岸,具有优化主体的教育功能。诚如马克思所说的,“虽然工厂儿童上课的时间要比正规的日校学生少一半,但学到的东西一样多,而且往往更多”[8]529的情况就是实践的特殊教育功效的体现。一方面,实践过程是教育过程的基础,教育过程必须适应实践过程的需要。这就是说,实践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规定着教育的目标,影响着教育的方式方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速度乃至其规律。因而教育必须面向实践,培养实践所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内容必须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另一方面,教育过程对实践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教育使人们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培养人们的理论思维,进而通过提高人们的劳动素质来促进实践的发展。当然,若教育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它也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
聚类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的分析方法,其原理为: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条件下,根据数据本身的统计特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分类结果属于同一类,其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属于不同类的对象便具有较大的差异性[13-14].聚类分析属于探索性分析,即不需要确定的分类标准,可依据样本数据自动进行分类,其研究结果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由于研究数据较大和参考前人研究成果,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K-means)进行研究,计算步骤如下:
从以上实践过程与教育过程的关系来看,实践可以说是一种深层次的教育。它使人们通过接触社会和自然界获得直观的认识,它改变着社会关系,促进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有利于使社会性内化为人的个性进而达到个人个性的分化和自由增长,促进人由片面发展逐步走向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马克思看到了实践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的全面性,即实践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他曾认为人的发展是“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9]23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能在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历史地实现。由此可见,实践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之所在。诚然,社会实践毫无疑问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必须发挥好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3版)[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5]徐光春.马克思主义大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17.
[6]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A Rereading the Classic:on the View of Practice in Theses on Feuerbach and i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PANG Nai-yan,PENG Jun-hua
(School of Marxism,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 Marxism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view of practice,which is also the core and soul of Theses on Feuerbach.In the new era,we should reread this classic work and give an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view of practice in Theses on Feuerbach,for it helps to recognize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its valu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51(2019)02-0111-08
DOI: 10.13950/j.cnki.jlu.2019.02.013
收稿日期: 2019-02-18
基金项目: 广西2011计划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项目(MXT2017012);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课题(MYYJ17B02)
作者简介: 庞乃燕(1984—),女,广西合浦人,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彭俊桦(1981—),男,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大众化理论与实践。
Keys words:Marxism,Theses on Feuerbach,view of practice
责任编辑:徐元绍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论文; 实践观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