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旅游之文化要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义论文,森林论文,文化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作为绿色产业的森林旅游,已广泛渗入世界诸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美国每年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者为3亿多人次。 每年投身森林旅游的日本人多达9.3亿人次。 德国的森林公园旅游收入每年达数十亿美元。中国于1982年成立第一个国家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的首家国家公园虽然比世界第一家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872年)成立迟110年,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森林公园旅游大有后来居上之势。1995年森林公园旅游者达6000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为5.4亿元。近年, 前往全国各地森林公园的中外旅游者以每年30%的幅度迅猛递增。 迄今全国各类森林公园近八百处; 到2000年将达一千处,森林旅游者将达二亿人次。通观世界森林旅游迅速发展、进而成为一项全球绿色产业的思想、文化背景,乃是本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的“生态觉醒”、“回归大自然”热潮。因此,森林旅游并不仅仅是一项产业,同时还是一种高品位的文化行为、精神享受。所以,对其作旅游文化方面的探讨,当不无积极意义。本文从哲学、心理学、美学、历史、科学、教育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
森林旅游表现出怎样的哲学依归?它表现出“人是自然之一员”的哲学观。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森林中去,是以大自然一员的身份去谋求旅游主体——自身与旅游客体——森林二者的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古今中外,人们莫不以其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人,曾经是自然的奴隶。人,又成为自然的主人。当社会的人自关系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这种哲学思想基础上时,人类往往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以主人的身份去征服自然,以满足人类无垠的物质欲,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主人”受到恶狠狠的惩罚。例如:中国人几十年过度砍伐森林,终于引发1998年特大洪水。大力关注生态的作家赵鑫珊在《人类文明功过》一书中揭示了上述哲理:“当人类把天然林中的第一株大树砍倒在地,文明便宣告开始了;当最后一株被砍倒在地,文明即宣告结束。”对人自关系应取的态度是:人是自然之一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亲如一家,协调发展。森林旅游正是取这种态度,是这种哲学观的有益实践。当代俄罗斯人鲍·谢尔古年科夫在《秋与春》一书中这样记录他的实践与心曲:“当我在森林中走着,漫不经心地看着两边,而后突然站住,呆呆地沉思起来,或者倾听着松涛,一动不动地在一个地方站上一两个钟头,晒着太阳,或沐着微风,忘记了森林、人、自己和自己的存在。在那种时候我是不是变成了一棵松树?”此时置身森林的旅游者已如庄周化蝶。“我在那种时候感到森林、树木、土地、青草特别亲切,仿佛是它们把我生下来的,我觉得与它们有亲缘关系,近旁的树是我的兄弟,而小河是真正的姐妹。”显然,此时的旅游主体已与旅游客体——森林亲如一家、融为一体了。这不啻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天人合一的外国版。尽管儒家天人合一的“天”有多种解说,但自然之天当必属其中。孔子所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天”,无疑是指自然之天,而不是指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人格之天、义理之天。森林旅游给人的哲学启迪是:人既非自然的奴隶,也非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一员;只有这样,人在自然中取得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的同时,也取得了生态需求。森林旅游属于生态旅游。揭示森林旅游的哲思,是对中国’99生态旅游年的深层理解。李岚清副总理在’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祝辞中说“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呼唤人与自然共进”,正是站在哲学的高度。供人旅游的森林将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地无声宣告: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二
森林旅游的心理学意蕴可归纳为两点。
第一,是回归情结。原初的人类生活在森林里,人类以林中果实为食,以树叶为衣,构木为巢居于树上,中国人称这个历史时代为“有巢氏时代”。人类食、住衣全仰仗森林,森林成了人类的原始家园。尽管人类最终走出了森林(至今仍有少数部族生活于森林、以其为家园。),但积淀了人类生命经历的森林,无时不唤起人们温馨的感受。心理学基本原理认为,情感过程是重要的心理过程。对于文明的人类来说,森林不再只是一个生物、物质世界,它还是一个积淀着人类情感的精神世界,它时时召唤着曾经相依相傍过的人类子孙们回归森林。回归情结正是森林旅游的原动力之一,人们相率来到人类母亲的怀抱中体验人类的原初感觉。成语“叶落归根”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底蕴。它把叶喻为人,把树木、森林喻为人类之根。就个体而言,“叶落归根”是指归老于老家、故园;就集体而言,“叶落归根”是把森林当作人类的精神家园。森林旅游类似寻根访祖旅游,其相似点在于回归情结。这种情结愈浓,森林旅游便愈具魅力。
第二,是绿色情结。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世纪之交的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增强。生态意识是一种生理学现象,是指文明社会的人们对生态环境以及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感知、思维与关心。人类依存于生态环境。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文明的演进,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渐加深。即使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近十年来生态危机亦愈演愈烈。森林剧减,草原破坏,水土流失,河湖污染,空气恶化,尤其大中城市噪音、污染日益盛行,城市病困扰现代人。从物质、文化享受上看,现代人生活质量提高了;从生态意义上看,现代人生活质量降低了。于是,到森林公园、到大自然中去旅游,成为一种生活要求,人们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绿色旅游应运而生。这种生活欲求是由生态意识——绿色思想驱使而产生的。国际有识之士预测,21世纪将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世纪,是绿色的世纪。旅游心理学还告诉我们:要求旅游环境质量高,是现代游客的一个心理要求。面对众多被污染的旅游客体,游客选择空气清新、景色幽美的森林,乃是时势的必然。绿色情结固然是心理学现象,也不无社会学底蕴。可以说,社会的物质生产愈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愈优裕,森林旅游便愈受青睐。
三
从美学方面看,森林旅游首先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森林自然美最具共性、最富特色的是其绿色之美。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春天,象征希望,象征和平,象征安全。绿色使人感受到安宁,安宁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绿色令人领略到祥和,祥和能派生温馨,祥和、温馨皆是幸福。森林集绿色之大成。绿色大家庭的每一成员都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享受。墨绿,令人生纯朴沉稳之感,久置其中,能予人大方稳重的熏陶。翠绿,一往情深,妩媚动人。嫩草绿,表现出永恒的盎然春意,时时刻刻予人以勃勃生机。黄雀绿,含波顾盼,在艳与不艳之间,极富婉约之美。橄榄绿,清润含蓄,一如橄榄果予人悠长的回味。鸭头绿,典丽而畅快。苔绿,清盈脱俗,予人高雅超然之感。冰绿,晶莹而富透明感,教人冰清玉洁。
绿色只是色彩美的一种。张家界、黄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色彩特点便是初春嫩叶鹅黄、深秋叶红如火。世界各地万紫千红的森林,仅色彩美已是美不胜收。日人国木田独步在其游记《武藏野》中记下别致的森林色彩美:“在半黄半绿的林中漫步,从树梢之间的缝隙中可以望见澄碧的天空。随着树叶在风中摇动,射进林子里来的太阳光也斑斑点点地撒在树叶上。这种美真是不能以言语来形容的。……都可以算得是名闻天下的胜地;可是,武藏野在夕阳西下之际,那原野上广阔的森林被染得通红,犹如一片火海一样;这种美,不是也有它独特之处吗?”
自然美包囊万千,有色彩美、形态美、听觉美、嗅觉美、味觉美、触觉美等。形态美,秀美如黄山迎客松,挺拔劲秀,驰誉世界。壮美如泰山木,泰山森林毗连万亩,一派壮士披甲的雄姿。奇美如台湾省阿里山两株“三代木”红桧。第一代树已逾千年,老死的树身上生出第二代树;第二代树身成空壳,残干上生出第三代;第三代树欣欣向荣,青葱挺拔;枯而复荣,树上生树,一木三代实为天下奇观。听觉美,如:松涛阵阵,或如惊涛拍岸,或如万马奔腾。嗅觉美,如:万梅争芳,香飘百里。就森林公园的自然美而言,有树之美、山之美、水之美、草之美、花之美、鸟之美、光之美、云之美等等。森林公园涵盖很广,自然美之外,还有人文美。
森林旅游审美观照之二是向善。森林的主体是树。对树的崇拜是古代社会即已存在的文化现象,曾是世界性的风俗。考诸载籍口碑,世界上古老民族往往保存、流传木神或树神、神树的故事。典型者,西方可举伊甸园中生命树,东方可举我社树。我国古代立社必种树,以为社的标志。《论语·八佾》载:鲁哀公向宰我询问社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树被人崇拜,每每具有图腾的意义,受到祭祀与护卫;人们对其交织着敬畏之情与神圣之感。“万物莫善于木,故树木也。”(《魏书·刘芳传》)树木森林的这种文化意义的流传迁播,便在人类心中积淀下以树木森林为善的审美意识。“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庄子·渔父》)杏坛乃环植杏树之所,孔子杏坛讲学,有教无类,传播文化,实乃人类空前的善举。所谓“杏林”,乃是三国吴人董奉,积德行善,为人治病不收报酬,只望治愈者为其种杏树若干,遂成杏林。后之“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实是对“善”字的礼赞。树林与善有水乳交融的关系,或者说有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感应关系。森林的氛围最易引起人们净化心灵的潜意识,乃至唤起宗教意识。佛祖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的。佛教思想的要义之一是行善、致善。考察世界各大宗教之起源,每每都针对人性恶的方面,而提倡善。历来著名佛寺多建于今之森林公园中,这便是“天下名山僧占多”。
森林旅游审美观照之三是求真。我们常说生态旅游使人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璞,指人的天真状态、纯真本质,返璞归真便是去人外饰、还人本真。森林的主导色彩是绿。绿色使人感受到宁静。森林的氛围特征是宁静。宁静是种不凡的审美意境;它指向生命的沉静,能导人以悠远深永的生命体味,这便是古仁人君子所追求的“宁静致远”。在这种深长的生命体味中,人类才能还其本真,得到心灵的净化。这便是我们所孜孜以求的澡雪精神、陶冶情操、疏瀹五脏。
四
森林旅游文化要义之五是历史的。
首先,是基于审美心理学上的距离说。凡事物距我越久远,越具有一种吸引力。崇古、怀旧情结皆起于此。森林多古木,正合人们的怀古情结。这是一种普遍的意识;对于中国、埃及、意大利、印度等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更其如此。中国人堪为典型。国人的心理结构中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意识,具体到森林旅游,往往追求的是古木森林的意境,因为这种意境能给人历史沧桑感。沧桑感也是一种美,我们且谓之沧桑美。似此,则可满足吾人的旅游审美需求。今之森林公园,亦每以其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嵩山国家森林公园中,中岳庙内外有古柏335棵, 其中汉柏胸围2—3米者15棵,南北朝柏胸围3米者24棵,唐柏胸围3—6米者16棵。这些古树名木今仍枝繁叶茂,深得游人宝爱。泰山森林多为人工林,所以泰山古木更具文化意蕴。历史文献中颇多“朱樱满地,古木参天”之类记载。岱庙中虬龙蟠旋的汉柏、遮天蔽日的宋代银杏常与今日中外游客合影。数百株古柏因姿态各异而得“龙柏”、“凤柏”、“挂印封侯”、“灰鹤展翅”等雅号。台湾省阿里山红桧已历三千多年沧桑,高近53米,树围20米,这株东亚第一大树被誉为“神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森林意象多的是“古木”“老树”之类:“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陈子昂《晚次乐乡县》)“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梅尧臣《东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施肩吾《秋夜山居》)
其次,森林旅游的“森林”,是个宽泛的大概念,它包涵着人文景观。如:宗教建筑、古桥、古道、古村、名人故居与坟墓、名人手迹、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摩崖石刻等等。例如,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驰名天下的少林寺,寺在少室山密林中,海内外游客大多因电影文化而慕少林武功来游览它;它深层的文化意义则是禅宗的祖庭。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极得人文之胜,拥有全国四大名寺之首的醉翁亭、欧阳修手建的丰乐亭、唐代名刹琅琊寺。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有纪念明代清官海瑞的海公祠。中国森林公园内的人文景观不计其数,世界各国莫不如是。立国时间短的美国,其黄石公园等亦将百年文物视为瑰宝、加以保护。森林存留着漫长的历史足迹,是了解一国文化及其发展、变化的特殊窗口。我国古人常说“游山如读史”,正其谓也。例如:湖南岳麓山集中了众多辛亥革命英烈之墓——黄兴墓、蔡锷墓、刘道一墓、蒋翊武墓、禹之谟墓、焦达峰墓、陈作新墓、陈天华墓、姚洪业墓,游岳麓森林公园,不啻读一部辛亥革命史。
值得从人文景观中单独列出的,是古书院。这是因为上述人文景观,诸国森林公园中大体亦有。书院文化系我独创,由我而影响至汉文化圈地区。山林讲学,系我古风;习业山林,代代相沿。书院大多建于风景幽美的山林。如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在著名的旅游胜地庐山,南唐即建学馆——庐山国学,宋初改名“白鹿洞书院”,掩映于茂林中。石鼓书院在湖南衡阳石鼓山丛林中,由宋仁宗赐名。应天府书院虽在商丘县城,却也古树森森。岳麓书院在长沙岳麓山秀林中。书院不仅是教育机关、培养人才之所,还是学术机构。名儒学者在各大书院进行学术研究,书院为山林带来儒雅的文化氛围。这种山林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惟其特有,所以今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热点。
五
对森林旅游的科学要义可作三方面认识。
第一,安神益身。诸色彩由于波长不同,在人类视网膜上的反映快慢不一;由此刺激人的情绪起伏、影响人的心脏搏动与血液循环的速度也不一,它密切关系人的身心健康。森林的主色调是绿。绿色对人的视网膜无刺激,在视网膜上的反映是柔和的,这就有助于安神休憩。游人置身林间、徜徉树下草丛,举首低眉,满目青翠,这样对视网膜便具有调节作用。森林能吸纳声波,阻挡声波传递,故森林宁静。宁静与绿色对神经系统和大脑皮层产生调节作用,还能减缓血液流速、心跳频率。如此,便达到情绪平定、疲劳消除,这就是说森林旅游治愈了人们的“城市病”。森林旅游的动因之一,便是由于现代生活所致的工作、生活节奏太快,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及被噪音困扰,等等。森林减少烈日中对眼睛有害的紫外线刺激,能令人眼睛清亮舒适。绿色的森林对病人具有辅助治疗作用。绿色在医疗色彩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深绿色裨益忧郁的精神病人、偏头痛病人、血管痉挛病人。绿烟色能使高血压病人降压。青光眼病人在绿色的森林中可降低眼压。
第二,杀菌。森林具有杀菌作用的原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放出氧气的同时还发出芳香的萜烯类气态物质。它被吸入肺后,能杀死体内结核、百日咳、白喉、痢疾等病菌,产生消炎、利尿、加快呼吸器官纤毛运动的良好作用。森林中,杉树、枞树、松树、桉树散发萜烯类气态物质最多。森林中的植物还能分泌其它杀菌素,诸如:挥发油丁香酚、天竺葵油、柠檬油。一公顷桧柏在24小时能分泌30 千克杀菌素。 1998年底,国家权威科研机构专家测试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被测的六个主要树种的精气均含大量益人的萜类化合物,被测的六个森林空气中含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份。对鼎湖山七个取样点空气中细菌含量的测定,结果全部为零。鼎湖山森林无有害细菌、无污染,充分证明森林本身的杀菌作用。
第三,负离子强身、治病功能。原子多一个电子成负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成正离子。负离子有“空气中的维生素和生长素”之美誉。负离子强身、治病的原理是:人体是一种生物电场的运动体;人或因一天的活动,或因病,机体电化代谢和传导系统产生障碍;产生障碍便需要补充负离子,以保持人体生物电场的平衡。获得平衡,则病消、体健。空气中一定浓度的负离子具有降尘、杀菌、防病、治病的功效,可改善植物神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血压降低,呼吸次数减少,使人感到疲劳消除、心旷神怡,提高工作、学习效率,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它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烫伤、萎缩性胃炎、神经性皮炎、神经官能症、冠心病、高血压、肺气肿、偏头痛等症有明显治疗作用。鼎湖山森林每立方厘米有105600个负离子,一般城市房间内每立方厘米仅数十个。有鉴于此,一些发达国家(如德、美、日)采用森林疗法。森林多负离子,乃是天赋。
六
森林旅游文化要义之六是教育的。
森林旅游可以起到直观的教育作用,教育游人尤其是青少年爱护森林、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人类。森林不仅具有林业、农业、旅游、国防等价值,更重要的是:森林是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大功臣。森林是防洪的天然屏障。引发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林木过度砍伐,大面积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50至80年代长江流域12个省区有林面积年均下降率为0.6—0.8%,有林地降为疏林的面积以年均9.8%的速度增大。1998 年松花江嫩江特大洪水造成的损失、抗洪救灾的耗费,超过该地林区伐木、开垦等100年收入的总和。1998年长江洪水引起世人对森林的普遍关注。朱镕基总理在1998年抗洪胜利时指出,我国森林资源所剩不多,必须加强珍惜。联合国也于彼时在日内瓦召开有70多位国家首脑参加的全球森林会议,呼吁全人类进一步关注森林,保护森林。与我国几十年滥伐森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边是我长江上游毁林1.7亿亩、引发1998年特大洪水; 一边是小小日本竟有森林3.75亿亩,一年可贮存2300亿吨水,防止水土流失量达57亿立方米,栖息鸟类8100万只,供氧5200万吨,其总价值达12兆8 千亿日元。日本学者所谓“能治山者,就能治国”真是给我们的当头棒喝,可谓醒世、警世恒言。我们的森林旅游倘能给国人以这种醒世、警世的教育,它的文化意义才是完满的。 深信森林旅游的直观教育作用, 能使’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成为国人的共识。
综上所论,可谓:森林旅游具有广博、深湛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