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的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技术论文,对策研究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加速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当务之急
逐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这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及其客观趋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今后5年和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进程。众所周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结构效益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转变的关键环节。结构效益是最大的效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活动中各个生产要素相互间的组合不断趋于合理和优化,是提高经济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最关键的一环。调整经济结构,一方面是要着力调整存量结构,使现有经济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另一方面是合理调整增量结构,将有限的新增生产要素投放到经济发展的刀刃上,带动结构优化和升级。而无论是存量的调整,还是增量的调整,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合理调整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比例,努力改变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制约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落后状态。
要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提高经济结构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转变就必须加速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高质量地迅速发展。当前,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商品率低和工业经济效益差,经济增长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三产业不发达。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结构上仍以传统的第三产业为主,新兴行业发展不足,在质量上,科技含量不高,层次较低,处于低水平的量的扩张阶段。虽然它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有一定的提高,但与现代经济建设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要求相距甚远,不适应第一、第二次产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我国科技规模小、档次低,是造成我国与先进发达国家巨大差距的致命因素。据对1953年至1990年38年间我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定量分析,在经济增长的诸因素中,资本投入的贡献率占首位,约占3/4,劳动投入的贡献率约占1/5,而技术进步(生产率增长)贡献仅占5%多一点。反映在第三产业中科技进步的贡献则更低。因此,加速科技进步长入第三产业是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充分运用科技进步的力量与作用,大幅度地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以不断适应向现代化进军的农业对知识、信息、技术及各种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要求;为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方便的交通、及时的信息、更新的技术、优良的服务和适用的人才。二是要加大第三产业本身的科技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迅速改变第三产业粗放型经营的落后状况,以便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更优质、更良好的服务,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效益型的战略转变。
二、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将对科学技术产生强大的需求拉动
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普遍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我国经济目前已步入高速发展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增长结构,消除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不良梗阻已形成了人们的共识。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产业中许多高技术服务行业,如计算机程序和软件服务、资料处理服务、同计算机有关的服务以及管理咨询、公共关系、工程调查等,不仅能够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现代化服务,而且能够促进第三产业自身的现代化。第三产业在市场竞争中,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需要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改善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以提高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从而也对科学技术产生强大的需求拉动。
为提高第三产业的科技素质,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保持第三产业良好的加速发展势头,国家必须采取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强化有效的政策引导,使第三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改革第三产业管理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第三产业涉及行业多、范围广,且关系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管理部门,管理体制各异。这是制约第三产业充分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为消除这一弊端,国家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对策,加大改革力度,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按政企分开原则,以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建立第三产业自我发展机制,逐步实现第三产业由福利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按不同行业的特点,实行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让其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搞好规划,选准带头产业,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促进第三产业有序健康发展。要解决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出科学全面的发展规划,选好带头产业,确定发展重点,同时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这样有利于克服盲目性,避免重复建设,并通过带头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动员社会力量,增加对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力度。要充分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增加兴办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包括吸引外资发展第三产业。以国家为主投资的产业,国家应强化投入力度。
——实行必要的政策倾斜,合理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促进第三产业中新行业和直接为生活服务的微利行业的发展,在税收上应给予适当优惠;利用政策杠杆调节,对科技进步含量大,技术起点高的行业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以推进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促进第三产业素质的提高,扩大第三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强化第三产业法律化建设,使第三产业能按照法律规范健康发展。
三、强化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
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科技与人才,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智能的投入,依赖于科技进步的力度。通过对第三产业普查资料的有关数据分析表明,科技进步对我国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逐渐增加,并且,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状况逐步得到校正,不断朝着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概括地说,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产生愈来愈明显的作用。然而,同发达国家相比,这种作用的力度还很弱,与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很不相适应,还必须强化技术进步的作用力度,推动第三产业向纵深发展。为此必须:
⒈放活科技人才,充分释放和发掘科技智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服务的功能。第三产业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的产业,具有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多种层次兼容的特征。就目前情况而言,在第三产业中,劳动力密集型的传统行业发展较快,比重较大,而技术密集型的新兴行业发展不足,比重过小。其原因主要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从事新兴行业的科技队伍力量不强,致使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因此,一方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特别是对第一、第二产业富余人员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提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是放活科技人才,充分释放和发掘科技智能为第三产业发展服务的功能。人才是科技进步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科技优势有的表现在科研成果上,有的则潜在于科技人才队伍之中,没有被释放与发掘出来。要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采取一系列放活科技人才的措施,使各级各类科技人才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专长开展科技服务,利用技术市场参加社会性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及到企业兼职,使一些渴求知识技能的企业能找到可用之才,促进第三产业的新兴行业迅速发展。要放活人才,使各个领域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关键是放开报酬,实现知识技能性劳动的价值,激发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⒉强化科技自身的发展壮大。按产业划分理论,科学研究本身属第三产业范畴。要加大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力度,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的发展,要适当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强化科技自身的发展壮大。在科技研究工作中,要注意长短结合,远近结合,基础研究与开发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技术储备制度,保证科技成果有无尽的源流。
⒊积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和运行模式,加快科技要素向传统行业渗透转移的步伐。加大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的作用力度,就必须积极建造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运行机制,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根据第三产业发展的特点,可实行科研——开发——经营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即科研单位把富有良好的经济前景的研究成果,通过自办科技企业使之直接转化为新技术产品进行经营;或科研单位与企业建立联合体,根据企业生产与市场需要进行科研和技术攻关,使科研成果直接为企业服务,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距离;或实行技贸结合,组织科技开发合作,跟踪市场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成果开发。同时,充分培育科技市场,发展科技经济,通过市场媒介或中介机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快科技要素向传统行业渗透转移的步伐,使第三产业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得到更快的发展。
⒋深化改革,构建第三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内在动力机制。技术进步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正确引导,二是企业的动力。企业动力是长期起作用的内部动力,而促进企业依靠技术进步作用的动力又来自于竞争、危机感和利益刺激。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技术素质较低而又缺乏对科学技术的强烈要求,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把从属于第三产业的企业作为福利型企业来办,企业自身没有压力,缺乏开拓、应用科学技术的内在动力。因此,要转换科技进步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机制,就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推动第三产业由福利型向产业化转化,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中形成一种不断开拓新产品、新技术的竞争机制,使企业的命运、职工的利益与科学技术开发和应用程度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广大企业才会真正提高吸收科研成果、依靠科技进步的积极性和内在动力。
四、加速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第三产业技术经济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进
目前,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为缩短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国际化的客观需要,推动我国第三产业技术经济结构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演进,必须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吸收国际资本、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以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经济技术素质和发展速度。
⒈尽快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体系,加快融入国际技术市场网络的步伐。
加速技术市场向统一性、开放性和国际性方向发展,是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为加速这一进程,一方面要大力推动技术市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金融市场、产权市场等配套发展,在全国统一的大流通、大循环的格局中,更加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广泛领域转化,发展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第三产业,强化科技市场向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扩散辐射功能,活跃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在深层次上向国际规范靠拢,加速与国际技术市场的对接。要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技术贸易制度,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先进技术双向转移的环境条件。在条件较好的沿海、沿江、沿路、沿边地区建立对外技术交易窗口和网点,形成一批对外技术贸易基地。建立国际市场中介、经纪、科技信息等多种中介和咨询服务网络,鼓励和支持我国有对外经营自主权的科研单位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按照科技进步法的规定进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促进科学技术和具有高科技附加值产品的双向转移。
⒉加大引进技术与引进外资的力度,促进第三产业中新高技术行业的加速发展。
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我所用,这是缩小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的一条捷径。日本之所以在战败后短短的时间内迅速跻身世界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大国,走的就是这条捷径。要摆脱我国第三产业目前新技术行业发展总量不足的落后局面,也必须吸取这一经验。在进行技术引进的工作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起点要高。引进的技术要确实是先进技术,使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在高起点基础上。第二,要实用。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要在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既先进又实用,适合我国的国情。第三,注意消化吸收。要在引进之后逐步变成自己的东西,争取与世界先进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光有技术,没有资金,形不成产业,更形不成高新技术产业。而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外资来发展我国第三产业是我们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应建立第三产业外商投资法规,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适当扩展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的领域,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提高利用外资项目的效益。
⒊兴建第三产业跨国公司,鼓励扩大第三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兴建第三产业跨国公司,是加强第三产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形式。通过到发达国家投资兴办跨国公司,进入世界高科技中心地带去生产经营,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广伸触角,获取情报与技术,了解世界经济科技动态,加速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另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在直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适应国际经济环境,与世界高技术发展保持同步,并抢占国际市场,打破贸易壁垒。除了兴建跨国公司以外,还要积极扩大有条件的第三产业企业直接对外经营的权限和范围,鼓励信息、咨询、工程设计等行业大力拓展对外业务,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形式扩大第三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五、增加第三产业科技资金投入的对策建议
⒈构建科技资金投资新机制,努力形成科技投入主体多元化格局。
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与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科技资金作为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已成为科技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应用与推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决定性制约因素。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改革旧的科技投资体系,建立新型的科技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型投资机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增加政府对科技资金的投入,国家和地方财政总收入中要有一定的比例作为发展科技费用,尽可能确保科技投资以略高于财政增长速度的增长。二是要建立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引用外资投入科技事业,制定相应政策法规,规范科技投资行为。三是在每年信贷额度中划分一定比例,作为科技开发专项贷款,并在利率和还贷期限上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四是要求企业建立科技开发基金,用于科技成果开发或承担科技投资风险的必要担保。通过多渠道地筹集科技资金和多主体科技投资机制的建立,保证科技资金投入的必要增长。
⒉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科技事业,鼓励建立民营科研机构,充实科技资金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在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引导下,在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人走上了富裕之路,特别是在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民间资本。而这些民间资本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和投资项目往往呆滞在持有者手中,国家应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激活这部分民间资本为我国科技发展作贡献。激活民间资本投资科学研究,一是要通过政策规定明确的科技投资领域,建立合理的科技结构。二是民间科研机构应享受国有科研机构同等的政策待遇,鼓励民间科研结构同国有科研机构开展平等竞争。三是允许国家科技人才到民间科研机构兼职和科研人才向民间科研机构流动,以推动民间资本投资科学研究和民间科研机构的迅速发展壮大,为经济建设服务。
⒊改善科技投资结构,保证有限的科技资金投入取得较大的科技投资效益。
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科技资金的注入毕竟是有限的。而如何改善科技投资结构,使有限的投入发挥最好的科技效益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增加科技投入。一般地说,对于投入科技进步的资金,政府应在对基础科学研究有重点的保障的前提下,增加对有经济价值和较高经济效益的科技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成果推广项目的投入。对于基础科学研究经费,基本上应由国家拨款,部分可来源于各类科学基金和企业筹资,而对于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和科研成果推广,由于有较高的效益,应逐步由企业承担这一部分经费。至于科技知识的普及和科技教育、技术培训等则应由社会力量出资来办。这样可以改善投资结构,有利于促使有限的科技资金投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六、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科技经纪队伍,转换科学技术服务于第三产业的经营机制
要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应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科研成果与经济有机结合,以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技术市场发育不完善,科技成果的转换以及相关要素的流通,常常发生梗阻,同时存在渴求科技成果的生产企业求之不得和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的供求两难的双重矛盾。因此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展科技经纪人,是加速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当务之急。
——进一步发展和培育技术市场,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体系,强化技术转化的中间环节,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和转化效益。在发展和培育技术市场的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加强技术交易所的建设。在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全国按地域区划建立一批不同层次的定点指导的技术交易所,在科技智力密集的区域中形成技术市场的重要网络枢纽。技术交易所应按照现代化流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建立新型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会员制,吸收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会员,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集散、展销洽谈、信息检索、转让拍卖、招商招标、委托代理、市场调查和多种咨询服务,扩大技术的辐射面,拓宽技术交流渠道,提高技术贸易活动的现代化、规范化水平。
——按照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覆盖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经纪人队伍,并形成网络。各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养,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做好技术经纪人的培训工作,对具备科技经纪人素质和条件的经考核发给技术经纪人资格证书,大力提高技术经纪人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技术经纪人可依法从事民间联系、委托代理、经纪以及组织或参与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发等多种业务,其合法权益应依法受到保障。
——全面转换科学技术服务于第三产业发展的经营机制。为推动第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第三产业企业必须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消除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障碍,加速在第三产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风险基金,大胆探索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实现风险和收益的统一。风险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之一,要超越这一障碍,就必须给科技成果转移风险提供保护,而建立风险基金则是风险保护的有效办法之一。风险基金可按盈利企业当年产品销售总额的1%的税前利润提取,而高新科技企业可以按3%—5%的比例提取,利用这笔基金为扶持科技成果的开发或者为科技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担保。
七、积极改善和形成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的良好环境
一般地说,促进科技进步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促进科学技术自身诸要素的发展完善及有效配置;其二则是要改善和形成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要促进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推动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必须着力构建和完善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的良好环境,形成推动第三产业科技进步的有利氛围。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应主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⒈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努力改善和形成科技长入第三产业的良好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彻底破除那些妨碍第三产业发展的陈腐观念,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标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战略高度上来加强认识,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紧迫感,提高自觉性。要像重视第一、二产业那样,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作。深化改革,建立和完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制定推动第三产业科技进步和加速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加对第三产业的科技投入。只有这样,形成一个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的良好政治与文化环境,第三产业才能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有一个大发展。
⒉正确处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创造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的良好的经济环境。
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所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和制约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证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居民越富裕的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越高。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其一,第一、第二产业生产率提高,使生产同样产品所需的劳动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大为减少,腾出了越来越多的份额转移到第三产业中从事服务生产。其二,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引起消费结构与消费层次的变化,拉动第三产业相应的服务业发展,使新兴的服务业大量涌现。其三,伴随国民经济水平提高而出现的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和智能化,要求生产服务大量增加,促使第三产业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知,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必须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作后盾。第三产业作为服务业,有需求,才会有发展。当服务需求的要求越高,技术含量越大,对科技长入第三产业的刺激就大。反过来,如果第三产业的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满足不了第一、二产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求,技术水平适应不了要求,就必然制约和阻滞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科技长入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
⒊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科学技术顺利长入第三产业。
加速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必须加快第三产业的法律过渡,逐步使第三产业的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律化的轨道,为其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保障科学技术长入第三产业的顺利实施。因此必须全面清理现行的法律法规,同时抓紧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第三产业已有的行业法规和地方法规要完善促进科技进步的有关内容。国家还应制定一部关于第三产业科技进步的新法规,并尽可能对第三产业科技进步的内容、要求、考核、奖惩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依法规范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行为。同时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使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形成科技长入第三产业的法制机制,推动第三产业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快速发展。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