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盐源县梅雨镇小学 615700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师都非常注重“导语”的设计,总是采取多种手段,或诗词、或图片、或音乐,尽量创设一个优美的意境,希望学生进入一节课的学习状态。这种方式往往很成功,能很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导语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反差的是,我们很少对结束语投入更多的关注。
我认为课堂教学的“结语”也不可小觑,完整的一节课,从导入到结束,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善始善终。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其意思是说,文章开头要响亮,使人为之一震;结尾要有韵味,使人觉得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结语”,使它在帮助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有所回味、有所感悟、有所创新。缺少必要的精彩的结束语,就使教学过程不完整,也使教学效果减色不少;因为纵使导语设计再完美,中间环节再精彩,也代替不了结束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而且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始终处于很重要的地位。而美的熏陶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恰如其分的结束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节课快要结束时,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教师应当及时变换课堂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再次进入高度活跃状态,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要有一个完美的结束语。好的结束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教师针对课文内容,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入美好的意境,那么结尾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总结概括。要帮助学生把学习的教材内容加以整理归纳、总结提高,以加深印象、牢固记忆。为此,可以设计概括性的问题,也可以利用原有板书,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它的艺术性表现在简明、扼要而又系统、完整上。简明、扼要就是把教学内容以最简洁的语言和最有条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便于记忆,一般要配合使用板书;系统、完整则是不打破或损害教学内容的逻辑体系,不遗漏内容要点,使学生全面掌握教材内容。
二、回应。指结尾与教学的起始阶段呼应, 使整个教学过程首尾相应,做到完整、圆满。回应的内容包括开头设置的悬念、问题、困难、假设等,是悬念则释消,是问题则解决,是困难则克服,是假设则证实或证伪。这样的表现方法逻辑性强,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顿开茅塞,产生一种喜悦感,有助于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三、延伸扩展。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 在课的结束时,要因势利导,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阅读活动,把书本知识扩展到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启发创造,使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有更扎实的基础。
四、欣赏品评。在课的结束时,可引导学生欣赏和品评课文,感受课文的立意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可以让学生自由高声朗读或低声慢吟,领悟课文的神韵;也可以由教师富有感情地朗读,再加以画龙点睛式的评点;还可以借助幻灯投影和录音电教媒体,把学生带到诗情画意之中,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熏陶。
五、练习应用。要依据教学目标,紧扣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 以练习应用的形式来结束课堂教学。可通过练习应用,检查落实课堂教学的效果;或巩固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举一反三,在迁移中得到提高;或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总结,达到理性的升华等。教学的意图虽然不同,但都是以学生的活动来结束课堂教学。与一般的课堂练习比较,它的艺术性体现在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之,小学语文课的结束语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紧密联系教材实际,尤其加强教师的“学生意识”,灵活地设计,运用好它。
论文作者:朱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学生论文; 结束语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导语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课论文; 《教育学》2016年2月总第9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