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附属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剖宫产术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足月剖宫产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按需喂养,勤吸吮,早吸吮等情况,明显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得以提高。讨论:护理干预措施的采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干预;剖宫产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5-0270-01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是母乳喂养,是确保婴儿健康成长方法之一[1]。婴儿最天然最理想饮食来源是母亲的乳汁,相比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影响着母亲和婴儿的健康[2]。母乳也是是孩子最安全的食物,母乳含有各种丰富的营养物质,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有助于婴幼儿的发育,母乳含丰富的抗感染物质,保护婴儿免于感染,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减少过敏性皮炎的风险,有利于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宝宝的情感发育。出生后1小时内的新生儿,这时在正处于最兴奋状态,早吸吮可刺激母亲乳汁及早的分泌,增强子宫收缩,还能使宝宝获得免疫物质极高的初乳[3]。随着现在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目前在我国母乳喂养的好处已被大部分母亲所认识并且准备给婴儿喂哺母乳,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无法成功的母乳喂养[4]。剖宫产术后产妇带来的负面因素:术后疼痛,术后活动受到限制,乳汁分泌受到手术创伤影响,对母婴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使剖宫产后产妇早期泌乳,泌乳量的增加,纯母乳喂养率的提高。经临床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观察,观察组的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的效果好于对照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足月剖宫产分娩的产妇400例,均为新式改良横切口,为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200例,其中经产妇130例、初产妇270例,孕周36~41w,年龄(21~40岁)、产妇无合并其他疾病适合母乳喂养,两组的龄孕产次,年龄方面,住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1)。
1.2 方法
对照组由护士给予母乳喂养常规知识宣教,给予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术后5h进食温开水,6h进食流汁清淡易消化非产气的饮食,如清稀饭等。观察组做好以上各点及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除此以外,另外对有针对性的进行对产妇行为干预,产前在孕妇学校及产检时对孕妇指导母乳喂养的方式方法,产后帮助产妇正确哺乳并指导的正确方法,入院时,采用口头方式进行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全面母乳喂养的好处让孕妇理解,并熟悉及掌握[5]。术后返回病房给予产妇舒适的仰卧位进行哺乳使婴儿正确含接,建立母亲喂奶的自信心,另外还要促进泌乳增加营养,观察组产妇术后4小时进食温开水,术后5小时无腹胀情况下,少量多次进食米汤或清稀饭,术后第一天清晨进食少油汤汁,肛门排气后开始正常饮食,摄入足够的水分。如产后乳房空虚干瘪,护士适当热敷并按摩刺激乳房,按需哺乳并且前2天做到勤哺乳,哺乳次数8~12次/天,甚至可以达到16次/天,纯母乳喂养是只喂母乳、除开水、药物、维生素、矿物质外不添加任何其他饮料、食物,混合喂养是除母乳外添加其他食物,判断奶量足够为婴儿吃饱后自己放开乳头看上去满足,有少量多次或大量一次质软大便,小便超6次/天,奶量少为2次喂奶间时常哭闹、不满足,大便干、硬,小便小于6次/天。
1.3 数据处理
实验中,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 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χ2表示。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产妇产后 48h母乳喂养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3.1 因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产妇手上有静脉针及有留置导尿管,体位受限制,术后麻醉药效过后,伤口疼痛,术后 1小时内给予产妇舒适的仰卧位进行哺乳,做好沟通勤吸吮的重要性,得到产妇及家属的同意认可,术后一天,待尿管拔除,采取产妇及家属容易接受的床下摇篮式喂奶。
3.2 早开奶,前2天早吸吮、吸吮次数,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通过观察发现,手术当天、术后第一天吸吮次数达到8~12次,在术后第二天腺管通畅,挤奶时呈喷射状,泌乳量增加,婴儿进食奶量增加,相反,则乳汁淤积,乳量少,婴儿食奶量也少。所以,剖宫产术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最为重要的是产后第2天内产妇掌握哺乳姿势及方法,早开奶和勤吸吮。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的成功,能保证婴儿每日摄取足够的营养,增加母子互动,按需哺乳,更好的促进婴儿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甘新华.孕期心理干预与产后母乳喂养率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4,27(3):444-445.
[2]黄芬梅,易莉.谈谈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J].医学信息,2014,27(3):448-449.
[3]周继勇,衣明纪.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远期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室,2006,17(6):501-503.
[4]李楠,赖建强.婴幼儿喂养指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34(4):256-259.
[5]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13.
论文作者:杨丽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术后论文; 产妇论文; 婴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法论文; 产后论文; 母乳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