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老院介入科
摘要:目的 对原发性肝癌动脉化疗联合微球栓塞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导管插入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化疗治疗,在化疗治疗的过程中同时对患者开展聚乙烯载药微球栓塞治疗,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第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第二组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护理干预的患者,其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大大降低,且患者针对手术治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使得患者的原发性肝癌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结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其在进行化疗联合微球栓塞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动脉栓塞;护理干预
对于原发性肝癌疾病,其在当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科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确诊一般都是在晚期,这使得患者失去了治疗该疾病的最佳时期。在本文研究中的化疗联合微球栓塞治疗方法是当前治疗晚期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较佳,且治疗技术较为成熟,但患者在治疗完成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我院引进护理干预措施,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下面是具体的报道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针对本次研究工作,样本的选取为我院收治的160例晚期肝癌患者,对所有的患者开展肝动脉化疗联合微球栓塞术进行治疗,对样本进行随机均分,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第二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7:33,患者年龄分布44岁到72岁,平均年龄为55.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6:34,患者年龄分布区间为48岁到71岁,平均年龄58.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和检查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护理内容为:
第一,术前护理,首先是术前心理护理,由于肝癌患者大部分为晚期,针对这一时期的患者,其在接受治疗时对自身的病情较为悲观,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和对疾病的恐惧等,为此,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并向患者传递积极的思想。另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将一些成功的案例讲解给患者,增强其对治愈的信心。然后是术前准备护理,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等常规检测,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帮助患者养成仰卧位排尿等习惯,在手术治疗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休息,保证其手术过程中具有充足的精神面对。
第二,术中护理,在进行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保持仰卧位,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床档进行固定,防止病人手术过程中出现坠床风险。对患者进行监测设备连接,保证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指征进行全程监控,出现问题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对患者的手术进度进行全程关注,并对其进行影像造影,掌握患者的整个手术治疗过程。然后是术中护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病人因为自身的疾病和对手术的担心等,往往会出现紧张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同患者进行交谈等,帮助患者营造良好的术中心理,此外,对于手术室环境,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整,防止手术过程中患者出现体温下降等问题,影响患者的手术效果。对于栓塞剂的注入,其会造成患者出现局部疼痛等问题,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生的嘱托对患者进行镇定药物的注射等。
第三,术后护理工作,患者在手术治疗完成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指征进行严密的监视,患者在卧床24h后可以进行床旁活动,但由于患者的切口并未恢复,其不可以进行剧烈行动。此外,对于患者的穿刺点,护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护理,出现渗血情况后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对其进行处理。然后是并发症护理,由于化疗治疗会对患者的肿瘤细胞进行杀死,这些细胞会被患者的机体组织重新吸收,从而使得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对于发热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像患者讲述发热的原因,同时帮助患者多饮水,帮助患者降低体温等。最后,对于化疗的患者,其在术后会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呕吐物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判断,同时判断患者的后续饮食等。
1.3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工作,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的是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表示,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在P<0.05时表明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下面是具体的统计数据:
2.2 并发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完成之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为3.8%。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5%,且两组患者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其在临床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的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不适,在患者症状出现时其疾病已经到了晚期,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当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化疗联合微球栓塞术,该治疗方法为将化疗药物直接作用在患者的病灶位置,而坏死的肿瘤细胞会造成患者血管被堵塞,抑制肿瘤的生长,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治愈几率较高,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由于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采用聚乙烯载药微球等对患者的肿瘤血管进行阻断,加上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往往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引进护理干预,通过该护理方法能够对患者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情况以及治疗方法,同时对术后的各种不良反应等进行了解,这样能够帮助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做好心理准备,在出现不良反应后能够更好的应对。
参考文献:
[1]张洁.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联合微球栓塞术的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7,15(36):4549-4550.
[2]李雪荣,宋亚华,李婵,杨会,郭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05):756-759.
[3]卢永华.护理干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38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1):297-298.
论文作者:熊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8
标签:患者论文; 肝癌论文; 栓塞论文; 原发性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