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w研究概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Flow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R395
Flow*是一种积极情绪,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对Flow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译法,主要有福乐、沉浸、心流和流畅感等多种译法(任俊,2006; Carr,2004/2008;陈彦玮,1995;曹新美等,2007)。Flow概念最早由Csikszentimihalyi于上世纪60年代在其做博士论文时提出,当时他对数百名攀岩爱好者、国际象棋选手、运动员和艺术家进行了访谈,这些不同的受访者报告自己在从事活动时都获得了一种非常相似的、令他们十分兴奋的情绪体验,以致他们很愿意多次去持续地体验这种状态;特别是当他们从事的活动能顺利进行时,一些受访者借用隐喻“水流”(Flow)来描述他们当时的情绪感受,声称这种情绪状态能毫不费力并且源源不断地出现(Nakamura,2002)。Csikszentimihalyi把这种情绪体验命名为Flow并对其加以了定义,即Flow是指人们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同时认为Flow一般是个体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中直接获得的,回忆或想象等则不能产生这种体验(Carr,2004)。从内涵来看,Flow概念的来源实际上可以追溯至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的“高峰体验"(Finneran, 2005)。
1 Flow产生的心理机制分析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尽管自我是在意识的逐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但自我一旦形成,它就会表现出两个特性,即存在性和自由性。所谓存在性,就是指自我要极力保持自己的存在并使自己得到延续,自我本身就是自我的目的;而自由性则是指自我虽然是在个体生理遗传基础上产生的,但独立后,它对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不受个体原有的生理遗传因素的影响。
人们去做什么事常常依赖于一个人的需要系统,即一个人是根据其内在驱力所发出的指令来行动。如果把内在驱力分为遗传(具有先天特性)和文化(具有后天特性)两个部分(Nakamura,2002),那自我就自动充当调解遗传指令和文化指令间冲突的中介(因为个体的每个指令都想即刻支配行动,而人又不可能同时采取多个行动,且某些行动又可能和社会价值观相矛盾,因而先天和后天的各种指令间就必然存在冲突)。自我会依据价值(包括社会和个体自身)的大小不同设定各指令的优先次序,然后根据这个次序来选择指令并采取行动。具体来说,自我主要是通过意识觉知来调解这些相冲突的指令,意识觉知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注意(确保信息在意识中出现)、知觉(解释和加工信息)、记忆(储存信息)。自我在维持自身存在的过程中会将注意、知觉和记忆集中起来,使那些利于自我存在的意识状态得到保持,并排除那些威胁到自身存在的意识状态。自我的这一意识过程,实际上是将自己的行动目标按照价值的大小而排列成一个目标梯度,组成自我的结构(Carl,n.d.)。
外在的实际活动通常是一个综合的信息体,它在进入人的意识时既可能有与自我结构中的目标梯度相一致的地方,也有与目标梯度相矛盾的地方,这种相矛盾的状态被称之为“精神熵”(psychic entropy)(Carl,n.d.)。精神熵主要指个体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与自我目标梯度不匹配的“噪音”程度,它常常表现为恐惧、厌恶、冷漠、焦虑、妒忌、慌乱等一些消极体验。精神熵值的大小,取决于外界信息体与自我目标梯度相冲突的程度。这种精神熵理论看起来与费斯庭格的认知失调理论相类似,但费斯庭格的认知失调没有涉及自我,仅涉及个体的认知方面,因而二者间是有差异的。与精神熵相反的状态,即进入意识的外在实际活动与自我的目标梯度相协调的状态,Csikszentimihalyi称之为精神负熵(psychic negentropy),这种精神负熵也就是Flow(Carl,n.d.)。Flow的表现有愉快、幸福、满意和愉快等主观体验。因此,Flow状态是人意识中一种自带目的的内在动机活动方式,是意识内容与自我结构相协调的状态,它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要体验行为本身而不是想获得行为所带来的任何外在奖励或其他好处。
2 Flow理论模型的演进
Csikszentimihalyi上世纪60年代提出Flow概念之后,又于1975年系统地构建了Flow理论模型(Novak,1997),他指出个体所感知到的自己已有的技能水平与外在活动的挑战性相符合是引发Flow体验的关键,即只有技能和挑战性呈平衡状态时,个体才可能完全融入活动,并从中获得Flow体验。由于外在活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也即个体所从事活动的复杂度会不断增加,因此,为了维持Flow体验,个体就必须不断发展出新的技巧来应对新挑战,这也导致个体的身心得到不断的发展。为此,Csikszentimihalyi提出了Flow通道分割模型(Flow channel segmentation models),Flow通道分割模型试图说明技能和挑战间的所有可能性关系,在通道分割模型中起中心作用的是技能和挑战间的适合度。
2.1 三通道模型
早期的三通道模型(图1)将个体所感知的技能和挑战水平相适配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看作是Flow体验,因此高技能和高挑战、低技能和低挑战水平相适配时都会产生Flow体验(Novak,1997)。而当外在挑战要求很高,个体的技能水平较低时会出现焦虑感;反之,技能水平较高而活动本身挑战性很低时,个体则会出现厌倦感。然而,Massimini和Carli(Rupayana,2008)却发现,低技能与低挑战性所呈现的平衡状态不仅无法让个体获得Flow体验,反而会使个体产生无兴趣感。所以Csikszentimihalyi等人又将原始理论修正为“Flow状态仅发生于高技能与高挑战性二者呈现和谐状态之时”(Pearce,2004),并在此基础上修订了原来的三通道模型而提出四通道模型。
图1 Flow三通道模型(Nakamura,2002)
图2 Flow四通道模型(Novak,2008)
2.2 四通道模型
四通道模型(图2)是后来心理学界运用最广的Flow理论模型,它是在早期三通道模型基础上分离出第四种状态而得到(Pearce,2004)。依据这一理论模型,Csikszentimihalyi认为个体所感知的活动挑战水平虽然很高,但如果仍在个体的技能所能控制的范围之内时,个体便会产生Flow状态。也就是说,四通道模型存在四种可能性:外在的高水平挑战和个体的高技能水平相结合时会使个体产生Flow体验;外在的低挑战水平和个体的低技能水平相结合时则会出现冷漠(apathy)体验:外在低挑战水平和个体的高技能水平相结合时会感到厌烦(boredom);外在的高挑战水平和个体的低技能水平相结合时会产生焦虑(anxiety)。不过这一模型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它没有说明如何评估挑战和技能,也没有对所谓的高挑战水平和高技能水平进行明确定义,另外挑战与技能的平衡到底如何操作,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图3 Flow八通道模型(Csikszentmihalyi,Abuhamdeh,& Jeanne,2005)
2.3 八通道模型
为了进一步增加自己理论的科学性,Csikszentimihalyi和他的研究小组在1997年又进一步把四通道模型中的四种心理状态细分为八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图3),并用同心圆对他们各自的程度进行了区分。这一模型在保留了技能水平和挑战水平相适配这一中心观点之外,又确定了四个额外通道:觉醒、控制、放松和担忧(Nakamura,2002)。按照Csikszentimihalyi研究小组的最新观点,当外在挑战过高时,它有可能不会对个体造成焦虑,个体反而会出现一种无所谓的觉醒状态;同样当外在挑战只是稍大于个体的能力时,个体也可能不会产生焦虑体验,只是出现担忧等心理体验;当个体的能力远远高于他所面临的挑战时,个体能毫不费力地应对挑战,就可能不会产生厌烦体验,而是产生轻松感和控制感等心理体验。因此,八通道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比前面的两种模型更科学,也更符合人的实际状况。
以上是Flow结构的一般理论模型,目前随着对Flow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某些应用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结构模型,如人机交互中的Flow因果结构模型等(Novak,1997)。
3 Flow的特征和产生条件
研究表明,Flow心理体验的产生具有跨阶层性、跨性别性、跨年龄性、跨活动性和一定的跨文化性(Sedig,2007)。处于Flow状态中的个体几乎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体验活动本身成为活动的内在动机;(2)个体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当前所从事的活动,任何其他的外在引诱最多也只可能使个体出现暂时的分心;(3)自我意识的暂时丧失,如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饥饿、疲劳)等;(4)行动与意识相融合;(5)出现暂时性体验失真,较典型的如觉得时间过得比平常要快;(6)对当前的活动具有较好的控制感,即一个人能大致认识到自己能应对即将出现的后续行为并能对它做出适当的反应;(7)具有直接的即时反馈,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对上一活动环节的反馈;(8)个体所感知到的活动的挑战性和自身的技能水平间具有平衡性;(9)有明确的活动目标(Csikszentmihalyi,Abuhamdeh,& Jeanne,2005)。
尽管日常生活中的Flow体验相对较少,但是倘若满足了一定条件,几乎每一种活动——工作、学习或宗教礼仪等——都能产生Flow体验。我们把Flow产生的条件概括为三个方面(任俊,2006)。第一,个体所从事的活动要有一定的结构性特征。所谓结构性特征就是指一个活动应该具有确定的目标、明确的规则和相应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在结构性活动中,参与者要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同时活动本身可以给活动者提供足够的直接的即时反馈,使他了解自己已经取得了哪些进步,需要做哪些调整,知道下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所感知的挑战和技能水平间必须建立平衡,当然,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如果感知到的挑战水平开始超过所感知到的自身的技能水平,个体就会变得很焦虑;如果技能水平开始超过挑战水平,个体就会放松,然后变得厌烦。这些不同的状态提供了这种平衡关系对环境的反馈结果,并迫使个体调整行为来逃避更令人厌恶的主观体验,使自己重新进入Flow状态。第三,Flow的产生还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特点。每个个体都拥有Flow体验的能力,但是人们体验Flow的次数和所报告的Flow体验的质量还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也就是说,个体本身的特点(主要是人格方面的特征)对Flow状态的产生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Csikszenfimihalyi将那种更易产生Flow体验的人格成为“自带目的性人格”(autotelic personality)(Cart,2004)。拥有这种人格特质的人喜欢享受生活,他们只是为了自身的内在目的做事,而不是受外在目标的驱使。此外,个体注意力集中方面的品质对Flow体验也有很大的影响,有着不同注意力品质的个体在Flow体验的质量和数量上会有差别。
4 Flow的研究方法
Flow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其在不同时间、地点以及个体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通过测量来评估这些差异性。但是由于Flow如其它主观体验一样不太稳定,同时又具有无自我意识性特点,因此,对Flow的测量就变得很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不过,研究者还是发展出了多种评估Flow体验的方法(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到目前为止,心理学对Flow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三种。
4.1 面谈
面谈是Flow测量的一种最常用方法,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直接、简单而易行的测量方法。尽管这种方法的实质最早是来自于心理学的内省,但谁能比一个人自己更了解自己的感受呢?Csikszentimihalyi最初就是通过访谈许多有相似体验的人而提出Flow概念的。Flow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面谈(Nakamura,2002),即研究者在与被试进行面谈时预先做好一定的准备,但在实际过程中又会根据具体情况而有一定的灵活变化。这种面谈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对被试的Flow体验进行具体而细致的了解,可以确定Flow的动力学特征和大致范围。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是一个人的自我感觉常常不准确,人们经常会混淆自己的感觉或被自己的感觉所蒙蔽。其次,一个人的自我报告容易出现“实验者效应”。这容易导致面谈结果的信、效度出现问题。再次,面谈比较费时间。不过,随着人们对访谈的形式、语言要求等进行不断的规范,面谈方法正在得到不断改善,目前正朝着能更丰富、更完整、更客观地描述Flow体验的方向发展。
4.2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也是一种较常用的Flow测量方法,研究者常常用它来测量Flow体验的维度、情境和个体间的差异(Nakamura,2002)。Flow问卷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是否有过Flow体验; (2)Flow体验的频次;(3)在什么活动或情景中能体验到Flow。问卷调查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一次可以调查许多被试,而且被试的反应可以按照主试的要求来进行,便于研究者获得想要的信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Flow量表主要有Jackson和其同事共同编制的Flow状态量表(Flow State Scale,FSS)和倾向性Flow量表(Dispositional Flow Scale,DFS),这两个量表都是以上文所讲到的九个Flow特征为基础而发展出来的(Kawabata,2008)。FFS主要用来测量个体产生的Flow状态的连续统一性而非片段性,FSS最初被用来研究各种体育运动中个体所体验到的Flow,现在其它领域的Flow研究也常采用此量表。DFS则是对Flow的倾向性进行测量,是用来评估个体参与某项活动时产生Flow体验的可能性及其具体的体验程度。现在这两个量表已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修订。此外还有Flow特质量表(Flow Trait Scale)等测量工具,其主要用来测量Flow体验产生的个体间差异(Koehn,2007)。
问卷调查虽然可以大大节约研究时间,看起来似乎比面谈具有更好的科学性,但其实质和面谈一样——也主要依赖个体的内省,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和面谈同样的缺陷(Koehn,2007)。也就是说,面谈和问卷都比较依赖于被试对过去体验的回忆。但是回忆存在着一个精确性问题,回忆的内容或多或少会与当时真实的情景内容存在一定偏差。所以这两种方法收集到的资料信息不能确保真实性,这也就影响了测量本身的信度。不仅如此,面谈和问卷调查还要求被试将那些分散的画面组织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呈现出来,呈现的结果将受到个体的组织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影响,这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此外,面谈和问卷调查受被试当时的情景条件的影响很大,即被试提供的内容也许更多包含了他当时的即时心理体验成分。基于这些缺陷,研究者们通过实践又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心理体验抽样方法。
4.3 心理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ESM)
心理体验抽样法(ESM)为Flow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ESM的思想核心在于多次重复评估个体在日常行为中对自己和环境的感受,从而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种方法要求被试佩戴一个能发声的电子仪器(类似于BP机),当被试收到一个来自主试的声音信号时,立即完成一份相应的问卷并把它传给主试。主试呼叫被试的时间及被试完成的问卷等都是预先设计好的,可根据研究者的具体目的来决定(Smith,2005)。心理体验抽样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收集被试当时的认知、情绪和动机状态信息,也就是说可以搜集被试的即时活动和即时体验,清晰地呈现出被试的日常生活状态,从而帮助研究者了解或获得个体真实的生活体验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此外,这种方法还可以进行持续性研究,从而帮助研究者更好地掌握被试总的Flow状态。Flow的ESM研究主要关注个体在一些典型时刻的信息资料:如Flow体验条件出现的具体时间、Flow体验出现的具体时刻等。研究者通常用一个10点计分量表来测量,将被试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度和愉悦度三个方面的自我报告水平相加得出测量结果。尽管ESM比前面两种方法更客观、更精确,但这种方法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便是会妨碍被试的活动表现,有研究表明运动情境下此方法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水平发挥(Kawabata,2008)。
以上是Flow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不过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研究者开始尝试运用其它方法来测量Flow状态,如Kivikangas(2006)就使用心理生理学方法对Flow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这种方法将心理指标和生理指标相结合。Kivikangs认为心理生理学方法可以在被试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被试因而不会意识到用心理生理学方法评估Flow体验的过程,而且这种方法还可以持续地监控和记录被试的生理过程。
5 Flow的主要研究
Flow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许多学者在这一过程中对Flow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果我们把这些研究进行简单概括,其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Flow自身属性的研究,另一类则是Flow的应用研究。
5.1 Flow自身属性方面的研究
第一类研究主要围绕Flow的性质、Flow的作用和潜在影响因素进行研究。Flow性质一直是Flow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因为许多人都意识到Flow的存在,但不知道这种情绪体验和其它情绪体验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如Bloch(2000)对Flow体验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现象学分析,结果表明Flow具有3个现象学结构,即成就结构(The Structure of Achievement)、联合/整体结构(The Structure of Unity/Totality)和意义结构(Other Spheres of Meaning),而不同的现象学结构或结构组合揭示了Flow体验的不同意义。Moneta(2004)采用ESM研究法对香港中文大学的269名大学生和533名美国12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揭示了Flow模型存在一定的文化变异性:中国人倾向于在低挑战、高技能的掌控条件下体验更高的内在动机水平;而在高挑战、高技能的Flow条件下体验到的内在动机水平较低,内在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可部分地解释这种变异。
根据Flow理论模型,由于Flow体验与活动本身的内在奖励相关联,因此我们可以用Flow来促使个体坚持某项活动或再次回到某项活动中来,从而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技能水平来获得积极的结果。Shin(2006)以Flow理论为基础而提出了一个有关常规大学教学情境中虚拟课程(以VOD形式呈现网络在线讲座的课程)的Flow教学模型,这一模型包括Flow前兆、Flow体验和Flow结果。他们以525名参加23门虚拟课程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检验了这一模型。结果显示:(1)学生所感知到的课程挑战水平和技能水平是确定他们的Flow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2)Flow是课程满意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3)性别差异对学生的Flow水平无显著影响;(4)强烈的学习动机对Flow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影响。Adlai-Gail和Wells(1994)采用ESM法所进行的纵向相关研究证实,Flow体验的时间可以预测个体的自尊水平,他们认为这是Flow体验使个体的自我得到改善或发展而导致的结果。Rogatko(2007)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讨Flow体验是否可以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结果显示高Flow体验组被试比低Flow体验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积极情绪。Flow除了可以使个体产生积极的结果之外,纵向研究也显示其可以防范消极结果的产生。Schmidt(2000)的研究发现,对在家中或学校里经历高度不幸事件的美国青少年来说,挑战活动的有效性、对这些挑战活动的投入性以及参与这些活动时的成功感都与两年后不良行为的减少有高度的相关。
心理学在Flow体验的影响因素方面也已进行了一些研究,如Russell(2001)访谈了42名大学运动员,他们参加各种运动,包括足球、棒球、排球、垒球、游泳、摔跤和三项全能运动,他在访谈影响被试进入Flow状态的因素的同时,也让被试填写了Flow状态问卷(FFS),结果显示性别、运动类型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因此,他认为只要活动具有结构性,不论所参加的运动或参加者的性别有没有差异,参加者都会有相类似的Flow体验。Lee(2005)以262名韩国的本科生为被试,检查Flow和延迟反应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延迟反应与Flow有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即时反馈对Flow有影响。Asakawa(2004)将日本大学生被试分为自带目的人格和非自带目的人格两组,结果发现自带目的人格组学生所感知到的挑战和技能水平比非自带目的人格组学生更平衡,而且自带目的人格组的学生趋向于将自己置于感知到的挑战水平比感知到的技能水平更高的状态,非自带目的人格组的学生则相反。此外,这一研究还表明日本学生Flow状态下的心理幸福感水平很高。
5.2 Flow的应用研究
Flow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应用研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研究者开始将Flow理论从心理学转借到其它学科。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侧重于Flow与其它心理特质、计算机网络应用、学习、运动、工作、艺术创作等领域的相关研究。由于Flow研究特别重视其在学习和人机交互领域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在这里主要对学习领域、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领域的Flow研究进行介绍。
Flow体验与学习的关系是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这一方面的研究常与网络学习情境相结合,一些研究者已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如Sedig(2007)等人研究了Flow体验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个怎样设计儿童数学学习软件的Flow操作模型。这个模型主要是通过一个被称为超级七巧板的操作学习软件来展示,其核心在于以综合方式来操作数学学习软件中所具有的Flow特征,从而增加儿童在数学学习时的Flow体验,并最终提高儿童的数学理解力。评估结果显示此模型非常有效。Heine(1996)的一项针对有数学天赋学生的纵向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学生原先的能力和分数水平的情况下(使被试具有同质性),那些在学习数学课程第一部分有Flow体验的学生在后半部分学习中的表现要更好一些。Liao(2006)通过建构模型来评估学生在远程学习中所体验到的Flow,研究发现Flow体验对学生在远程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很重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体验到Flow的学生对远程学习抱以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利用远程学习,同时还指出三种交互作用(学习者与指导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界面)对学习者的Flow体验有重要影响。
在人机交互领域里,Flow研究旨在改善交互情境或提高工作品质,常与不断增加的积极情感、探索行为和计算机使用相关。Rheinberg和Vollmeyer(2003)在控制了电脑游戏和情境变量的情况下,以被试所玩游戏的难度水平为自变量,采用简明Flow量表(Flow Short Scale,FKS)来评估被试的Flow水平。结果显示,中度或最佳的游戏水平更容易使人产生Flow体验,而较简单和较难的游戏水平则较少地使人产生Flow体验。Skadberg和Kimmel(2004)研究了浏览网页时所产生的Flow体验,认为网站要素(设计的吸引力、速度和使用的难易度)间的相互关系与Flow体验相关,浏览网页时体验到Flow的人往往使用网络的态度和行为要更积极。侧重设计数字游戏的研究近来也已注意到Flow的潜力。Choi和Kim(2004)的研究发现,如果游戏设计者将Flow原理应用到游戏设计中,其设计的游戏会更迷人。Choi等人(2007)在Flow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也有人称之为电子学习、网络学习或在线学习)成功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的研究表明数字化学习特征、Flow体验、学习者对数字化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结果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这一研究还特别揭示了Flow体验作为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因素对学期起着关键作用,它对学习结果的多个方面(如质与量)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6 总结与展望
Flow是一种重要的积极情绪,它有助于改善人类自身的生活品质,因此心理学界一直没有放弃对这一主题的研究,特别是随着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Flow正受到各领域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学者对Flow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把Flow和具体活动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方面,如梁斌(2007)对足球运动员流畅感心理状态特点及诱发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王铮芳(2005)的高中生数学考试流畅感状态研究等。
目前Flow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发展趋势:
(1)Flow研究将逐步走入实验室,尤其是利用ERP、PET、fMRI等设备的实验室研究逐渐开始成为Flow研究的主流。我们认为,过去Flow研究的客观性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如人机交互领域使用最多的Flow研究工具便是FSS,但还没有数据显示它在数字游戏或其它人机交互情境中有较高的信度或效度。因此,如何利用当代的最新技术和设备来探讨Flow体验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从而确保Flow研究更客观、更科学将是Flow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
(2)Flow的跨文化研究。尽管已有学者对Flow进行了一些跨文化研究(见文章5.1部分),但仍然有一些学者认为Flow的主要研究均是在西方,其理论过于西方化,由此扩展到全人类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oneta,2004)。因此,大力进行跨文化的Flow研究也将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
(3)Flow研究将更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过去的一些Flow研究常和宗教仪式相关联,所以有人认为Flow理论太轻浮、神秘,不值得去研究(Csikszentmihalyi,Abuhamdeh,& Jeanne,2005)。心理学必须为全人类的生活服务,必须扎根于人类的生活实践,也就是说,Flow研究必须为增进全人类的幸福而提供技术支持。因此,如何提高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Flow体验也将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收稿日期:2008-07-06
注释:
①Flow一词目前在大陆和台湾有许多的译法,本文为了避免引起误解而没有对它作特定的中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