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预制T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星宇

桥梁工程中预制T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星宇

天水市交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甘肃天水 741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脚步的日益加快,公路运输领域的建设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在公路建设期间,桥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桥梁工程来说,预制T梁的应用十分广泛,不过预制T梁在实际施工时也会遇到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并研究桥梁工程中预制T梁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桥梁工程;预制T梁;施工技术

一、预制T梁施工技术

1.钢筋骨架的绑扎

钢筋骨架进行绑扎时首选将腹板筋绑扎成骨架并适量点焊,侧面加斜撑支撑牢固;腹板钢筋骨架与隔板钢筋组拼成型后,安装预应力筋;按设计尺寸设定预应力管道定位筋,固定锚垫板,安放波纹管和钢绞线,波纹管的接头必须缠绕密实,且施焊中严禁烧伤波纹管。预应力筋安装完成后即安装隔板钢筋,边梁尤其注意钢筋此时的稳定性;在模板安置好后,绑扎顶板钢筋。

2.模板施工

T梁的模板是整体式钢模板,在实际施工时对侧模和端模的挠度及模板面板的变形有一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其挠度需要控制在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以内,而面板的变形不能超过1.5mm。在使用模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满足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另外对预埋构件等特殊部位需要确保其位置的准确性。由于模板能够重复使用,所以在施工时要注意对模板加以保护,尽量使构件的外体不会变形。假若模板的面板有焊疤,则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整平。针对底膜,要把其制作成小块体积,这样便于装载和运输,然后把其运输到施工场地进行拼装。两端活动底膜各一节,方便吊梁,中间固定底膜三节。底膜两个支座间的高差需要控制在四毫米以内。而针对侧模,同样可使用分段制作的模式。在侧模拼装过程中,需要把连接部位紧密的固定起来,对接缝要使用刨边对接的方式,接缝宽度需控制在两毫米以内。而对外侧模采用高频附着式振动器交错设置牢固,同时需尽可能的把其设置在底部位置。端模则需要采用整体模板措施,和外侧模板间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固定。针对端模、侧模和内模连接时所出现的连接缝,要采用橡胶条加以填充。

3.预制T梁混凝土的浇筑

对于桥梁工程来说,其在施工时假若混凝土浇筑出现问题,通常需采用一次性技术手段加以处理。针对桥梁施工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来说,同样需要采用一次性浇筑成型的浇筑方式来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每一阶段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都需要小于3h,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浇筑间隔时间过长,混凝土有凝固现象出现。除此之外,混凝土拌合物滞留需小于60min,在具体浇筑时,其浇筑间隔不能大于2h。

第一,用小型车辆把混凝土运输到现场,然后通过吊装设备把混凝土送入到模板中;第二,混凝土浇筑应采用分段、水平分层方式,其倾斜度应控制在30-45°的范围内,纵向分段距离间隔控制在8m左右。此外,水平分层厚度应小于30m。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浇筑时间应小于混凝土初凝的用时。预制 T 梁混凝土浇筑基本顺序:从预制T梁的一端到另外一端,采用纵向浇筑与水平分层浇筑相结合的方式。第三,在浇筑过程中,入模温度控制在10-30℃ 范围内,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4%的范围内。另外,模板温度应控制在5-30℃范围内。对于该工程来说,为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符合要求,每浇筑40m3的便测量入模温度、塌落度和含气量等,确保符合相关要求。第四,为避免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纹,以及浇筑后的平整度,应进行二次收浆抹面处理,然后处理拉毛。第五,该工程的预制T梁,混凝土振动以振动器为主、插入式振动棒为辅助振捣设备。

4.T梁预应力施工

预应力索设计应采用符合要求的预应力钢绞线,梁体混凝土必须达到90%强度以上后方可施加预应力,张拉吨位及顺序按设计图纸严格执行。首先需要对预应力钢绞线及其锚夹具进行检验。其次,要做好预留孔道,看采用波纹管成孔。再次,需要做好钢绞线的下料和编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料前,要作如场地布置,地面要平整、硬化、或用型钢支垫以防钢绞线被泥污。最后,做好预应力的施工。施工预应力原则:获得准确的张拉力,理论伸长量和实际伸长量相符,构件不出现裂缝和翘曲,要用YCW250千斤顶对称双端张拉,张拉时,千斤顶张拉力作用线应与预应力钢材的轴线重合一致,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

5.孔道压浆

钢束张拉完毕后,严禁撞击锚具和钢束,钢束应立即进行管道压浆。压浆前应用压力水冲洗孔道以排除孔内粉渣等物,保护孔道畅通。冲洗后用空压机吹去孔内积水,但要保持孔道湿润,确保浆液与孔壁的结合。在冲洗过程中,如发现冒水、漏水现象,应及时堵漏洞。如发现有串孔现象,则采用两孔同时压浆的办法。制浆:采用M50号水泥注浆混合料,水灰比不大于0.4,压力不小于0.50~0.7MPa。压浆:在张拉完毕48小时之内将进行管道压浆,压浆时和压浆后48h内梁周围环境低于+5℃时,不得压浆。孔道压浆至最大压力后,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压浆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出浆、排气孔排出与规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管道压浆要求密实。待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切割钢绞线,切割方法与下料切割方法相同,可用高速磨割轮锯断,锯割后的外露钢绞线长度不小于3cm。为防止拱度过大,梁板预制张拉完成至浇筑桥面整体层的时间间隔不超过三个月,存梁期应密切注意梁体的累计上拱值,若边板超过1.3cm、中板超1.1cm应采取控制措施。

6.移梁存放

T梁起吊前要对龙门架和起吊设备全面检查,并按设计荷载的60%、100%、130% 进行试吊,观测上横梁的挠度值,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吊梁;等封锚混凝土、水泥浆强度达设计要求后才能移梁;吊梁采用钢丝绳加护互捆绑吊。T梁存放时支承点应与吊点位置一致,在存放T梁时设置好保险垛,支撑牢固后方能松去吊带。

二、桥梁施工中预制T梁施工技术要求

1.混凝土的选择

混凝土浇筑所使用的混凝土,其耐久性应良好,为确保混凝土耐久性符合施工要求,应严格控制混凝土配置材料,对于配置混凝土所使用的的砂子、水泥等原材料,均要检测其质量。此外,要通过试验的手段,结合该工程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混凝土配合比,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和物的物理性能。

2.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完成预制T梁混凝土浇筑后,由于当前混凝土的浇筑水平不高,加上前期模板平整度无法达到施工的要求,所以,混凝土极有可能出现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这就要求提高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水平,通过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等,来控制混凝土的裂缝。

3.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预制T梁混凝土的浇筑,是预制T梁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混凝土浇筑,科学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工艺,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做好这项工作,主要应在混凝土搅拌、振捣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控制施工的措施。

结语:综上所述,在桥梁工程中,T梁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只有从根本上全面了解T梁的施工特点和难点,掌握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装,孔道压降,移梁存放等方面的施工技术,才能从整体上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美华.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梁的施工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6):200-202.

[2]林建凡.后张拉法预制T梁锚下有效预应力损失率合理取值范围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7):196-198.

[3]秦基珍.公铁两用架桥机移运架T形梁施工工效及资源消耗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3(5):5-8.

论文作者:刘星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桥梁工程中预制T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刘星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