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人民医院 云南永胜 674200
【摘 要】目的:分析影响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临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疾病治疗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提出具体的干预措施。结果:年龄、白蛋白含量、血液感染比例、炎症反应程度、动脉压及APACHEⅡ评分均是影响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龄、血液感染比例、APACHEⅡ评分、炎症反应程度等均成正性相关关系,白蛋白含量及动脉压则成明显的负性相关关系。结论:了解影响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因素,有利于临床对策的制定,能够为接下来的治疗护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ICU感染性休克;死亡危险因素;临床对策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重症监护室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数据统计显示,约50%的ICU患者死于感染性休克疾病,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但是只有了解引发感染性休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才能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措施[1]。本文主要就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相关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研究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特地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ICU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5.41±2.58)岁;根据患者的不同结局分为死亡组(14例)和存活组(16例)。
1.2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利用SIRS表评估两组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程度,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APACHEⅡ评分表评估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2]。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同时通过X2进行相应检测;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的对比分析
结果详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实验数据证实,年龄越大则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的危险性越高,血液感染比例和炎症程度及范围越高,患者更容易死亡,APACHEⅡ评分分值越高,患者的死亡风险性越大,但是白蛋白含量与动脉压的高低与患者的死亡率呈现明显的负性相关关系,白蛋白含量越高,动脉压越高则患者的存活率越高;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与患者是否具有基础病史、是否有手术史、住院时间的长短及患者的性别无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研究实验结果证实,白蛋白含量降低是感染性休克死亡的独立危险性因素,低蛋白血症容易引起全身组织水肿,能够促使感染的扩散,增加血液感染的比例。
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以下解决措施,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检测,做好详细的记录,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生剧烈波动后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干预,稳定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深静脉置管,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3];炎症反应和白蛋白含量下降也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应定期检测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测定患者体内白蛋白含量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及早实施必要的护理措施,把握救治的黄金时机;在进行相关操作中要严格医院规定的流程,在严格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同时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消毒处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减轻患者的感染程度,降低交叉感染的发生率[4];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抗菌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实施药敏实验,确定病原菌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减少药物滥用情况的发生,在给予前仔细核对患者的病情和基本信息,降低用药失误率;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能量高蛋白物质的摄入,及时补充蛋白质和生长因子,维持患者的环境和电解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代谢情况,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和疾病预后的改善[5]。
综上所述,在治疗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控制好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十分重要,及时补充患者的蛋白质,维持患者合成代谢过程的平衡均尤为必要,从病情发展的根源上进行综合性的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吴家玉.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0-32.
[2]谭妙芬.重症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9):1265-1266.
[3]徐蕾,周焕荣.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1430-1431.
[4]易州萍.ICU感染性休克病死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2017,4(4):159-160.
[5]方丽君,李秀文.微造瘘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1):92-94.
论文作者:谢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者论文; 性休克论文; 白蛋白论文; 因素论文; 对策论文; 炎症论文; 病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