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是作文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思考题目内容,明确题目范围,揭示题目意义。只有这样,作文内容才符合要求。否则就会出现"走题"、"偏题"现象 。认真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那么,看到一个作文题目该怎么"审"呢?当没有题目,只给一个范围时,又该怎么办呢?
一、引导学生仔细审题
(一)审体裁
小学阶段一般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等。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记叙文主要有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种形式。审清体裁,就是要弄清题目要求我们写什么形式的文章,是写人记事呢,还是写景状物。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体裁,题目都有明确的揭示,要留心辨别。 如" 一件难忘的事"、"记一件有趣的事",这些题目都标明是写事的文章。" 一个有爱心的人"、"我的班主任",这些题目标明是写人的文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记一次春游游" ,这些题目都标明是写活动的文章。 一般情况下,标有"记"字的,常常是记叙文,如"记一件事","记一个我熟悉的人"。以介绍物品名称为题的,一般是说明文,如"电冰箱的使用和保护"、"我的文具合"。 有的文题,可以写几种体裁,如"母校使我难忘",既可以写母校的老师、同学 使我难忘,又可以写母校的事使我难忘,还可以写母校的景色使我难忘,这样的文题,要先确定内容及中心,再确定体裁。
(二)审人称
人称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他",用第几人称写,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如"我的同学",题目中的人称代词是"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用第一人称写,"同学"是写作的主要对象,应重点表现同学的品质,最好用第三人称。又如"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虽然"她"是第三人称,但她是文章重点写作对象,这样的文题,最好用第一人称写。《我的梦想》就要用第一人称,不但要写出自己的见闻,还有写出感受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审清范围
文章的题目很多在选材范围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注意弄清这些要求,以防所写的内容跳出"圈"内。如"上学路上二三事"这个文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范围要求:时间范围"上学";地点范围"路上";数量范围"二三事"。如"一堂 精彩的展示课",修饰语是"一堂精彩"。从这个修饰语中我们清楚地看出,这堂语文课的数量范围只能是"一堂",写作内容应围绕着怎样"精彩"来选材。一般来说,题目中的修饰语越多,写作的内容就越窄,范围越小。如"一个星期六的晚上",这个题目的修饰语较多,严格限制我们必须写"星期天的晚上",不能写其他时间的晚上,也不能写星期天的其他时间,只能写晚上,而且只许写"一个"晚上,不能写两个。如果这个题目就是"星期天",范围就广泛多了 。如《一次有趣的活动》,题眼就是"有趣",如写"野炊 ",就容易突出中心。清楚了"题眼",就能把握重点
(四)抓住"题眼"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要防止跑题,偏题,离题。 作文审题,要认真分析题目的关键词句或句型结构。"题眼",就是作文题目中揭示思想意义,体现文章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示感情色彩的词语。任何一个作文题目,都有出题者的目的和意图,如"一个勤劳学习的人",题眼是"勤劳",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我心爱的存钱罐",题眼是"心爱",表明了作者的感情。"他真美",题眼是"美",我们写作时,必须抓住美,写出体现"美"的事件或细节。审题抓住题眼十分重要,题眼抓得准,有利于突出重点,表现中心。否则就容易把文章写偏,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审题,除了弄清以上各项内容外,还要注意题目下面附带的具体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予以重视。如时间,地点,季节的限制。有些作文,没有完整作文题目,只有一个范围,另外还有一些限制。遇到这种情况,就要引导学生在大范围中取一个小的范围,选熟悉的来写。如"以'我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把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400字以上等。标省略号的部分由自己填上,可以写人,可以写景,也可以写物。如果写景,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并写出你喜爱赞美的情感。"如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特点,语言,动作等,还要注意这个文题附加的要求。审题如果注意这些附加要求,写起来就能更好地把握住重点。
总之,作文前,审题是很有必要的,引导学生在审题中挖掘,提炼隐含的信息,帮助学生正确取舍,审清题目,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正确组织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做到有材料可写,有话可说,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实现准确的表情达意,才能提高作文的有效训练和写作水平。
论文作者:杨晓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题目论文; 人称论文; 文章论文; 修饰语论文; 体裁论文; 记叙文论文; 的人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