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论文

云南省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论文

云南省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

赵俊1,代建菊2,李永平1,黎艳3,董莉1

(1.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云南昆明 650101;2.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元谋 651300;3. 云南丘北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云南丘北 663200)

摘 要: 云南酿酒葡萄产业是新兴产业,通过30年的发展,所产葡萄酒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在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中,带动了“三区三州”的迪庆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在推进云南绿色、生态发展的形势下,对酿酒葡萄产业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优势、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促进酿酒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支撑。

关键词: 云南;酿酒葡萄;发展现状;竞争策略

云南省酿酒葡萄种植与酿制始于19世纪末[1],现代工业化酿造始于20世纪末,先后在弥勒、香格里拉、丘北建立现代化酒厂[2],“云南红”“香格里拉”“太阳魂”等系列葡萄酒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并成为知名品牌。云南独特的地理区位气候,造就了不同类型的葡萄酒,也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何在最优风土条件下聚合形成酿酒葡萄产业优势,是当前云南酿酒葡萄亟需解决的问题。

1 云南酿酒葡萄产区自然资源情况

“先天在于原料”是葡萄酒质量的根本保障,如何生产出优质的原料,就需要拥有适宜酿酒葡萄生产的风土[3]。由于云南海拔与纬度的交错影响,形成了迪庆、弥勒、丘北产区,较为认可的是弥勒和迪庆产区,前期学者的划分主要依据酿酒葡萄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产品特性进行的划分[4-5],王蕾等[6]人根据气象站点的划分进一步证实了迪庆产区的优势度,但其将宾川、元谋、建水等鲜食葡萄产区划入酿酒葡萄区域[7],不能反映云南酿酒葡萄的现实情况,但为酿酒葡萄种植区域的发展可行性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1.1 弥勒产区

弥勒产区是云南首个酿酒葡萄与葡萄酒得到认可的区域,于上世纪末进行葡萄酒的规模化工业生产,揭开了高原红葡萄酒的神秘面纱。弥勒产区位于低纬度中海拔区域(1375~1520 m),属亚热带干燥季风气候类型,年温差小,日温差大,雨热同季,年降雨量990 mm,大于10 ℃活动积温3500 ℃。适合早熟品种‘玫瑰蜜’‘水晶’葡萄的种植。

在《基姆》中,吉卜林摆出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宗教和世俗。在印度(在西方人眼中,足以成为东方的代表)复杂的宗教环境下,吉卜林的选择并不是将宗教与世俗完全分离,而是将宗教的修行融入与世俗生活之中。

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与第2节中的理论分析相符合,由于少模光纤的模场面积大于单模光纤,且传输的正交模式多于单模光纤,在干扰因素恒定的情况下使用少模光纤接收可以显著提高光耦合效率,因此采用少模光纤进行信号光接收可以提高接收端的信噪比,增强链路的稳定性,改善接收端性能.容易推测,提高模式数量,如采用四模光纤,能够进一步增加系统的鲁棒性,但相应的在空间光通信系统中也必须换用基于四模光纤的EDFA和波分多路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WDM)等.

云南大多数葡萄酒企业中,现有产能没有完全激活。以太阳魂酒业为例,实际生产只占设计能力的40%~60%。一边是企业激活产能能力有限,一边是跃进式的推进基地种植扩张,其“牛鞭效应”明显。成本竞争优势弱,进口酒及其他省份酒对云南葡萄酒产生一定的冲击,德钦县酒厂收购的酿酒葡萄成本在4600元/吨,酿成原酒的平均成本超过1万元/吨,成本与回报没有明显优势。同时,市场定位缺乏清晰度,弥勒的“云南红”葡萄酒定位于中低端市场,迪庆州大多数酒业公司均定位在中高端,价格远高于国际国内同类产品,目标市场主要针对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细化到具体的目标客户群体时,缺少明晰的定位和核心客户群。

1.2 迪庆产区

云南省现有鲜食酿酒兼用葡萄种植面积4710 hm2,全部集中在弥勒产区,主要品种为‘水晶’‘玫瑰蜜’,其中‘水晶’葡萄占鲜食酿酒兼用葡萄种植面积的94%。东风农场种植的‘水晶’葡萄为云南红酒业公司提供原料,而公司用于酿酒的‘水晶’葡萄也仅为产量的10%,其余的以鲜食葡萄进入消费市场。

1.3 潜力产区

2010年前云南省葡萄酒生产维持在7000千升上下,2010年实现产量翻翻后,一直处于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云南省葡萄酒产量为2.8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14.9亿元。全省从事葡萄酒生产的企业有1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家,主要生产干红、桃红、干白、冰酒、葡萄烈酒等产品。

2 酿酒葡萄种植与葡萄酒生产情况

2.1 酿酒葡萄种植情况

云南省现有酿酒葡萄面积1438 hm2,而其中的96%主要集中在迪庆产区。包括德钦县面积960 hm2,主要种植品种为‘赤霞珠’,占全县面积的95%以上。维西县酿酒葡萄种植面积420 hm2,主要品种为‘威代尔’,占全县种植面积的95%。弥勒产区因兼用型葡萄的大面积种植和酿酒葡萄效益的下滑,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萎缩严重,从2003年高峰期的1533 hm2减少到目前仅有56 hm2,仅为该产区高峰期时面积的4.1%。

迪庆产区小气候类型多样,德钦县和维西县酿酒葡萄种植区属寒温带山地季风性气候,气温-6.9~37.2 ℃,年均温度13~16 ℃,海拔1700~2800 m,气候受海拔的影响较大,雨热同季。德钦县年平均降雨量600 mm,维西县年平均降雨量900 mm。昼夜温差大,平均15 ℃,最高可达30 ℃,具有冰葡萄种植条件,是中国生产冰葡萄最佳区域,葡萄无需埋土越冬。该区域葡萄生长期较长,适合晚熟品种‘赤霞珠’‘威代尔’的种植。

2.2 云南葡萄酒业发展情况

云南省适合酿酒葡萄种植的潜力产区,主要考虑气候因素,与现有产区相类似的气候带均有潜力种植,主要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红河流域等地,在鲜食葡萄比较优势明显的状态下,发展酿酒葡萄不能盲目跟进,酿酒葡萄种植品种和原料优劣均有待试种评估。

2.3 云南葡萄酒品牌与市场

葡萄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全省从事葡萄酒生产的大小企业、酒庄几十余家。香格里拉酒业、云南红酒业、太阳魂酒业、酩悦轩尼诗香格里拉酒庄、永恒酒庄、藏地天香酒业等公司具有现代化的生产线。部分作坊式的酒坊采用原始的简单发酵工艺,产品安全堪忧。

3 云南酿酒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优质原料保障供应亟待提高

书楼文化是宁波的文化之根,一代代读书人在这里孜孜汲取,书香余脉不绝,一座城市的精神得以传承。随着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揭晓,屠呦呦的名字成了宁波这座城市的骄傲。

葡萄酒业内早已熟知的“七分靠原料”佐证了优质原料是酿造好酒的基底,弥勒早期的‘玫瑰蜜’、德钦的‘赤霞珠’都为云南葡萄酒的迅速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由于水果市场的开拓,经济作物之间的比较效益拉大,使云南省最早进行规模化酿酒的弥勒产区的专用型酿酒葡萄面积大幅度压减,选择了发展鲜食酿酒兼用的‘水晶’葡萄。目前,鲜食市场的价格明显高于酿酒收购价,用于鲜食的葡萄产量也明显高于酿酒葡萄的要求,因此追求高产高效必然是果农首选,是否符合酿酒需要就放在了其次。新发展的维西‘威代尔’葡萄同样具有鲜食特性,果农追求高产势在必然。维西县远离消费市场,交通不顺畅,水果流通还未兴起,依靠葡萄酒厂的收购仍为主流,但其原料的优质性忧患依然。

3.2 葡萄酒标准化酿造有待提升

云南葡萄酒从2 0 1 0年处于上升态势,这与“十二五”以来云南推进葡萄酒产业发展有密切关联。“弥勒葡萄”“迪庆高原葡萄酒”先后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云南红”“迪庆高原葡萄酒”多次在国内外葡萄酒质量大赛中获得佳绩,得到了业内和消费者的认可。近几年,在低价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下,产业上升乏力。

3.3 市场拓展面临国内外竞争

丘北产区与弥勒产区气候较为类同,温度较弥勒偏高1~2 ℃,降雨量平均多100~200 mm。该区域现种植‘赤霞珠’‘玫瑰蜜’等品种。丘北产区从气候区划上来看,应该归属弥勒产区,这与李巍[5]划分的弥蒙亚区较为符合。

4. 云南酿酒葡萄产业竞争策略

4.1 重视优质原料供应,强化产业建设联动性

一是优化酿酒葡萄种植区划,规划出优质原料生产适宜区,推广适应酿酒葡萄发展的种植技术,围绕酒庄和产业链发展模式,合理布局产业基地建设;二是从重视种植端物化投入向服务于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公益设施转变,加快在气象数据、种植地土壤分析等基础数据建设方面的支持和完善,实现酿酒葡萄农业气象数据信息化、智能化;三是适当提高原料收购价格,建立紧密的利益机制,稳定优质原料的供应;四是慎重发展兼用型葡萄品种,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引导果农生产优质酿酒原料。

学生要结合企业、行业生产实际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积极参加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增强科技引领产业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促进产教融合,以“校企政”合作平台为舞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并以创新改变人生,以创业圆梦未来。已经走上创业成功之路的高校毕业生,要反哺母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在校大学生一起分享创新创业经验,为他们提供创业机会和创业指导。

4.2 增强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产业文化氛围

云南地区“十里不同天”的小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势必要求加强葡萄园种植能手的培育,才能因地制宜的生产出优质酿酒葡萄。“三分靠酿造”是原料转化为好酒的点睛之笔,企业与酒庄通过引进、联合培养出一批酿酒师,根据不同的葡萄原料酿造出不同风味的葡萄酒。协会、企业与科研院校联合培养一批品酒师,形成在葡萄酒品鉴、侍酒、文化、旅游方面的放大效应。

教学大纲是学科的教学纲要,是教师工作的主要依据。好的实验教学大纲可以使教学规范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所以,要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实践中执行大纲。

4.3 以消费为导向,打造品牌拓市场

一是合理定位葡萄酒价格,减少盲目定价的泡沫空间;二是规范葡萄产业秩序,对小作坊式的生产予以杜绝,提升酿酒葡萄现代化生产工艺;三是加快融合发展,促进葡萄酒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旅游、风土人情的融合,拓展销售渠道,增加葡萄酒企业的效益;四是培养消费者以品质作为消费身份引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酿造不同风格的葡萄酒。

参考文献

[1] 王靖婧, 涂勤, 王德强. 云南省德钦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是实证分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45(5):111-119.

[2] 马春花, 邵建辉, 蔡建林, 等. 极具特色的云南葡萄与葡萄酒[J].酿酒科技, 2011(7): 123-125.

[3] 李巍. 风土: 葡萄与葡萄酒的精髓[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6(5): 150-155.

[4] 张宁. 中国葡萄酒地图之云南葡萄与葡萄酒产区[J]. 北方园艺,2008(1): 70-71.

[5] 李巍. 中国葡萄酒产区划分浅议[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0(1): 68-72.

[6] 王蕾, 李华, 王华. 中国葡萄气候区划Ⅱ: 酿酒葡萄品种区域化[J]. 科学通报, 2017, 62(14): 1539-1554.

[7] 李跃琼, 赵俊, 道金荣, 等. 云南水果产业发展初探[J]. 云南农业, 2017(7): 61-6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mpetitive strategy of wine grape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ZHAO Jun1, DAI Jianju2, LI Yongping1, LI Yan3, DONG Li1
(1. Yunna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Kunming 650101, China;2.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n Hot Zon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uanmou 651300, China;3. Economic Crop Workstation of Qiubei County, Qiubei 663200, China)

Abstract: Yunnan wine grape industry is a newly emerging industry, through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wine has a certain popularity at home and abroad.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Deqing wine industry in "three districts and three counties" has been promoted, and some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promoting green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resource advantages, industrial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wine grape industry, so as to provide strategic support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ine grape industry.

Key words: Yunnan; wine grapes; development status; competitiv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F061.5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3414/j.cnki.zwpp.2019.04.017

收稿日期: 2019-04-16

基金项目: 云南省现代农业水果产业技术体系(No.2017KJTX0012-06)

作者简介: 赵俊(1983—),男,高级农艺师,硕士,主要从事果蔬产业研究。E-mail: sczhaojun995@163.com

标签:;  ;  ;  ;  ;  ;  ;  

云南省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