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灵琳 重庆市北碚区中山路小学 400700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优质集团作为崭新的教师发展共同体,有效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效益放大的团队成长,对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着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结合重庆市北碚区教委推进集团办学的总体要求,中山路小学作为优质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之一,与重师大初教院附属小学、天生桥小学、龙凤桥小学、三圣镇中心小学、黄桷小学,共六所学校组成联盟学校。将集团的发展定位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以研修为合作形式和任务的共同体,通过“三定”靶向式研修,即:定向、定位、定性,实现本集团教师在共同体组织中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靶向式研修;教育集团;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180-03
一、定向:基于集团发展需求定向
(一)基于三个需求定向
1.基于集团文化形成及发展的需求
如果将教育实践的本质理解为一种交往活动,那么集团化办学便是不同文化情境中的共同体交往活动。中山路小学优质集团属 “松散型”教育集团,各校有自己独立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民主、合作、和谐、共生”是集团的文化,倡导各校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和谐互促、共生共赢。作为集团内牵头学校的中山路小学,没有简单地用名校的优势去同化其他学校而达成统一化,而是秉持“和而不同”的观点,以本校特色文化和优势资源引领、帮助其他学校扬长补短,去糟存精,协同而差异地发展。因此,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靶向式研修”,是基于集团文化,建立共同体学习愿望、学习规范、礼仪和培育共同体意识,从而使每个成员怀着一种认同归属心理积极负责地参与共同体的学习生活。
2.基于集团内学校品质发展的需求
北碚教育走过“十二五”的“基础发展——规模发展——均衡发展”之路,正在向“特色发展、品牌发展”的关键时期迈进。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内六所学校中,有三所乡镇学校,其中一所学校地处教偏远。集团组建之初,这几所学校在教育硬件建设方面与城区学校虽无较大差距,但在软件建设方面还急需加强,有的学校还未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有的虽提出了学校文化,但在实践中深入不够,校本研修活动因种种原因开展很困难,教师们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专业素能急需提升。而“靶向式研修”,立足本集团实际,构建合作共同体针对学校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评价机制等进行研修,促进乡校、弱校的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内涵式品质发展。
3.基于集团内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对本集团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发现本集团内有的学校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够、缺乏专业引领、同伴互助;新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等不同层级的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校本研修活动质量不高;老师们需要的研修内容既有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的技能……。基于这些问题,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学习共同体,为了共同的价值追求,聚焦问题“靶向式研修”,必将促进教师发展。
(二)推进两项工程
基于集团内学校品质发展的需求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了研修的两个方向,即“教育教学思想刷新工程”和“教学技能塑型工程”,以此增强教师的内驱力,提升教师专业思想、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1.教育教学思想刷新工程
(1)专业阅读+随笔写作
阅读是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教师的职业生命成长有一种内在的维系。近年来,集团教师先后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教育三十七度二》《国学经典与教育》《我的教学勇气》等书籍。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写读后感、教育随笔。
(2)专家讲座+专题论坛
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组建了专家讲师团队,定期为集团教师做专题讲座。讲座内容:《走进课堂做研究》《课例研究助推校本研修》《小学教师教学行动研究》《如何撰写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继专家讲座之后,教师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专题论坛”,内化专家的讲座,使之形成教师的教学主张,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3)主题演讲+沙龙研讨
通过《我的课堂观》《我的学生观》等一系列主题演讲,教师将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教学主张。
2.教育教学塑型工程
集团针对不同层级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建立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三级教师塑型体系,让各类型教师分层发展。
(1)青年教师塑型
①编制标准,规划发展
集团编制了《中山路小学教育集团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明确了青年教师的发展目标:一年入门、两年合格、三年成熟、四年优秀、五年骨干。
②集中优势,形成合力
集中集团的优势力量,形成“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骨干—学科核心组”培训合力。将青年教师卷入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情境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
③构建模式,培养保障
构建“教-研-培-训-思-评”培养模式,将每个环节具体落实,保障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效性。教,即教学,指一切培养活动围绕提升教学技能进行。研,即研究,针对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等研究。培,即培养,立足青年教师最近发展区和实际需求,开展培养工作。训,即训练,每次集团主题培训后布置任务,教师进行实操练习。思,即思考,要求青年教师每天写教学随笔。评,即评价,青年教师教学技能评定纳入集团各学校绩效考核方案。
④师徒帮扶,促进发展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就位如格,集团实行“一帮一、二帮一、多帮一”的形式,由骨干教师、成熟型高级教师帮带青年教师,师徒关系有校内的,也有校际间的。提倡师徒之间每学期进行一次“同课异构”活动。
2.骨干教师塑型
集团依据骨干教师的需求及专业发展的程度,构建了“评-跟-研-展”“四环”模式,提升骨干教师教学技能。评:即教学案例评述。跟:即跟岗实践,交流互动。研:即网络研讨。展:即成果展示,资源共享。
3.高级教师塑型
本集团的成熟教师塑型机制是“提炼中升华”“指导中完善”。“提炼中升华”即高级教师提炼并推广自己至少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中完善”即高级教师在指导青年教师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定位:特色发展三级定位
集团的品质发展离不开集团文化的发展、课堂特色的构建、教师个性教学主张的形成。本集团属“松散型”教育集团,各校有自己的学校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本着“平等交流、资源共享、互促互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研修共同体”的作用,促使“集团特色发展、课堂教学特色发展、教师个性发展”三级定位目标的实现。
(一)团队构建 研修文化定位
集团努力营造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以“文化”实现集团理想与教师思想的共振,让教师在文化“场”中感受力量,凝聚团队精神,形成内驱力,让教师保持“行走”的姿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语文组—— 合•和•活
数学组—— 同心圆•共发展
英语组—— 分担•分享•分辨
双语组—— 缔结智慧•合作共赢
综合组—— 和而不同•乐而以进
体育组—— 共学共研•合作创新
(二)创新方式 课堂特色定位
各校在自己的学校文化整体框架下提出了特色课堂文化,中山路小学的“人文课堂”,龙凤桥小学的“成功课堂”,天生桥小学的“研学式课堂”,三圣镇中心校的“雅博课堂”。集团创新研究方式,焦距各校在构建特色课堂过程中的真问题进行微格式研究、同课异构、主题式案例研究。通过创新的研修方式,凝聚各校教师的向心力,积极投入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研讨中来,从而定位本集团的课堂教学特色。
(三)行为跟进 教学主张定位
教学主张是教师教学的独特视角,是推进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专业生长点。集团采用了一系列的行动跟进式研修,促进教师教学主张的形成。
1、网络平台式
集团创建了“中山路小学优质教育集团教师研修网”。以网络架构为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融教研、科研、培训、教育技术为一体的专业支持体系的研修模式。主要包括专题资源、主题活动、同步资源、视频案例、网络课堂等,教师可以按学科分类、按年级水平、按资源类型、按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进行资源检索和浏览。
2、校际联动式
联合开展专题讲座、教学观摩和研讨、开发校本研修课程、开展课题研究,形成合作研修协作体,促进集团内教师的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通过分阶段、有主题的层次递进,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逐步深入地进行学习、思考。其主要形式是:将集中的理论学习与现场感受结合,将专题报告与参与者对话分享结合,将集中学习学习与教学实作结合。
3、专题研究式
专题研究式是以问题为出发点的研修形式。集团内学校和教师将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并提炼出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群体共同关注的问题,以此形成研修专题。针对学校的这些共性问题,聘请专家、学者、骨干教师作专题讲座,借助外力进行诊断和梳理,形成学校的若干个研究课题,并拟定研究计划。教师则根据自己的特点、研究倾向和喜好以自愿组合的形式加入某一研究小组,在自主、开放、宽松的研修氛围中形成研究群体。课题成员间团结协作,共同学习探讨、互相观摩切磋、分享经验、共享成功。
4、主题研修式
集团研修活动本质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教师同伴互助学习,它的有效展开关涉到有着同样的问题或者对同一件事情有着热情的工作伙伴的参与,如何让参与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需要一定的策略,也需要有个培植能力和习惯的过程。主题研修式便是优化集团研修活动的有效策略,主题研修式分为“主题讲座──课例实践──辩课互动──点评提升──研修反思”五个环节与阶段。在活动方式上特别注重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以激起教师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网络平台式、校际联动式、专题研究式、主题研修式等行动跟进式研修,集团内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被卷入其中,教学主张也在一次次研究、谈讨、学习、思考中形成。
三、定性:制度建设抓保障
集团在构建共同体实施靶向式研修的过程中,从制度上保障、规范和促进研修活动,是推进集团联动,校际互动,学科促动的根本,从而保障集团发展、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定性”,使集团办学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四个一制度
1.一周一次情况通报会:各成员校每周五通过集团研修网站和QQ群向集团“理事会”汇报校本研修、课题研究、同伴互助等情况。每周一理事会通过网络将开展得较好的学校和情况向集团内通报。
2.一月一次研修会:集团每月开展一次较大型的研修会,确定研修主题,有专题讲座、课例研修、观课辩课、沙龙研讨等。研修会的地点不固定在牵头单位,每所成员校轮流承办研修会。
3.半期一次联系会:半期各学校校长举行一次联系会,针对半期以来集团研修活动作总结,讨论并部署后期集团研修工作。
4.一期一次展示会:每学期本集团将提炼研修成果,申请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经批准后向区内其它集团展示、汇报我们的研修成果,并在进修学院专家的引领下和区内其它集团同伴的帮助下,反思、总结,制定下期的研修计划和方案。
(二)评价激励
本集团为保证“研修活动”开展的质量和品位,创建了“一校一品”、“一科一特色”、“一人一亮点”的评价方案。考评小组成员由本集团的课题“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研和参加教师组成,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
●一校一品:学校有自己的品牌和品行。即:研究的品牌课题(有价值的研究,有值得推广的经验)至少一个,有品牌教师(市、区级骨干、名师)在集团内或区级以上的经验介绍至少一次。
●一科一特色:学校每一学科教师有自己特色研究的方向。各学科团队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创新研修方式,形成研究特色。
●一人一亮点: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有自己的教学亮点。期末根据各校呈报的资料,评出等次。
根据三项评比,集团设“集团管理、教学标兵、教坛新秀”等奖项,各校的绩效考核方案中也加入相关内容的权重考虑,激励教师参与集团的各项研修活动。
(三)研修成效
通过靶向式研修的实践与探究,本集团各学校开发了有特色的课程,有特色的课堂逐渐形成,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不同层度的促进和发展。
1.促进特色课程开发
“靶向式研修”聚集团内优质资源,组建了特色课程研发团队,开发了本集团的特色课程。中山路小学构建了国学教育、双语教学、青花艺术制作等课程;三圣中心校 “雅博教育”课程,黄桷小学“腰鼓校本课程”。
2.形成有特色的课堂
靶向式研修使集团内各校在构建“特色课堂”中逐渐清晰了本校的课堂理念、探究了特色课堂构建模式。如:中山路小学的“人文课堂”,在一次次靶向式研修中,明晰了人文课堂的表现形式,即:教师雅教、会教,学生爱学、会学;龙凤桥小学的“成功课堂”,通过研修提出了“儿童化”、“生活化”、“生命化”是成功课堂理念;天生桥小学通过研修,提炼了“研学式课堂”的构建模式:研学与质疑——探究与展示——点拨与拓展;三圣镇中心校的“雅博课堂”总结了“展标、导标、学标、教标、验标”教学五环。
3. 构建集团研修文化
集团以中山路小学“中西人文教育”办学特色文化为引领,立足联盟内各学校自身特色文化,构建了集团 “民主、合作、和谐、共生”的研修文化,和教师共同的精神价值追求。
4.促进学校品质发展
定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靶向式研修,推进了教育集团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开创了在“松散型多法人”状态下集团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品质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校际间的交流和学习,真正促进优质教育向薄弱学校辐射,联盟内学校办学水平整体提高。
中山路小学集团探究的“靶向式研修”基于集团、学校、教师发展的需求,通过校际资源共享,逐步形成了具有开创性、实践性、研究性特点的教师研修方式,体现了集团合作共赢、互动发展的思想,开创了在合力状态下谋求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模式。在今后的集团办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通过“靶向式研修”,探究集团内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集团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进而促进集团内学校特色发展、品牌发展,形成北碚区集团化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傅建明.教师专业发展一一途径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胡协和.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化社区一一为终身教育打造构件搭建平台[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傅道春主编.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赵其坤. 教师研修与专业发展[M].学苑出版社,2012.
[5]陈进兴.教师研修之路[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6]黄侨明.教师研修的有效性探索[M].中国教师杂志,2009.
[7]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
[8]吴群. 共事切磋 共同提高——区域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的探索[J].教师,2010.
论文作者:韩灵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集团论文; 教师论文; 中山路论文; 学校论文; 专业论文; 靶向论文; 特色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