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李五甲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李五甲

河南省景畅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 安阳 456550

摘要:要想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提高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混凝土的制配非常关键,它是后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配置过程中,一定要对其相关的配置参数与手段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比如对其材料以及配料与搅拌相关参数与方法的控制。只有混凝土本身在质量上具有了良好的保证,才能确保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性,才能确保土木工程的建设质量。下面我们就以混凝土的前期配置以及施工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一下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技术;研究

1关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施工的流程和所在的问题概述

1.1混凝土施工的简要流程。

1.1.1混凝土的制作原选料的选择

混凝土前期的制作主要是由水泥、水、沙石以及添加剂按一定的比例配比通过搅拌并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的。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应该仔细、谨慎。

1.1.2混凝土的搅拌过程

混凝土的搅拌是指在对混凝土的原材料选定了以后。按正确的比例将其进行搅拌均匀并最终制作成混凝土的过程。除了需要搅拌的均匀之外,还应该制作出合理科学的搅拌流程。首先,正确的选择搅拌的机器。其次,对于每次所进行的混凝土搅拌进行一定量上的控制,使其达到混凝土的最优化配比。最后,根据施工主体的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搅拌总量以方便更好的进行计划性搅拌。

1.1.3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混凝土的制作地和混凝土的浇筑地点存在地理上的位置差异。所以就要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地点,但运输的过程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运输的过程成混凝土经过沉淀导致了水分离或者颠簸导致了混凝土混合结构分布不均匀等等。现如今专门的混凝土搅拌车的发明与使用就是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而来的。

1.1.4混凝土的浇筑过程

混凝土的浇筑是混凝土进入到建筑主体的使用阶段,也是混凝土施工的一个重要阶段。混凝土浇筑时应该使其与模板充分的相结合并进行夯实以增加建筑主体的坚固性。此外,混凝土浇筑的时间和浇筑的位置也应该被得到很好的控制。比如说使其能够完全的包裹住预埋件,充分的与预埋件相互结合增加其牢固程度。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宜太晚。太早了混凝土水化热释放的热量过多过大容易损害建筑主体。太晚了又达不到预定的凝结效果,导致牢固度下降,影响整体的建筑质量。

1.1.5混凝土浇筑的分隔时间不能太久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存在运输时间的时间差,浇筑过程可能会因为时间限制产生质量的问题。主要值得注意的是,浇筑应该在上一层的混凝土尚未形成初凝面的时候进行浇筑。

1.2简要的分析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或者机器甚至于天气因素等等原因经常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我们就根据混凝土施工的流程进行一下简要的分析。

1.2.1选料的过程中忽略了原材料对于混凝土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比如说选择了不宜使用的水,或者是凝结度不高的水泥等等直接导致了混凝土的本身质量的下降。

1.2.2在混凝土的配比与搅拌过程上因为机器和人为操作失误造成的质量影响。比如说,配比比例失调导致了混凝土的凝结度降低或者因为搅拌不均匀造成混凝土质量达不到相关的建筑标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3在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一些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问题

例如,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运输的距离较远,混凝土已经初步凝结导致凝结度下降;浇筑过程中并没有完全的将预埋件充分覆盖住或者与模板的结合不够密实等等。

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施工过程包括: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保养,对不同阶段混凝土的施工操作,其技术控制要点也各有不同。

2.1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是施工的基础,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对混凝土原料的选取和配置对施工工程非常重要。首先,选取合适的混凝土时必须对施工现场环境情况和建筑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施工现场环境的不同不仅影响混凝土在施工现场的性能且浇筑以后对工程质量也有一定影响。构筑物的不同部位所需要的混凝土种类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属性特征配置出相应合适的混凝土。

2.2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过程是混凝土施工非常重要的环节,浇筑过程中要保证相应的结构要一次性浇筑完成,因混凝土长期暴露在外部环境中会出现凝固,导致混凝土强度出现问题,因而不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浇筑之前要保持搅拌状态,避免出现长时间闲置。

2.3混凝土的保养

后期的混凝土保养也是施工技术的要点,应防止在浇筑完成后,混凝土还没有完全固化就受到环境的影响。对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出现的裂缝问题要提高重视,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出现上述问题。

3混凝土施工浇筑与养护

混凝土浇筑指的是将混凝土浇筑人模直至塑化的过程。浇筑步骤包括:清理、混凝土搅拌、混凝土运输、振捣和各部位的浇筑。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钢筋上的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检查垫块是否垫好。根据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原料的用量,按倒石子、装水泥、倒砂子的工序进行搅拌。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防止出现离析现象,一旦出现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对管内残留的混凝土进行冲洗。浇筑混凝土时应按照分段、分层连续进行的原则,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自身特点予以决定。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避免间隔,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浇筑。

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够逐渐凝结硬化,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保证混凝土具备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加,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方法主要包括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种方式。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温度及湿度的控制,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并对暴露面进行覆盖,防止表面水分的蒸发,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4混凝土施工技术创新

4.1生态技术

减少生态破坏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的一大主题,要求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破坏生态环境,其也是评价一个建设工程是否合格的标准。因此在对混凝土的选择上应提高重视,防止由于混凝土的某种属性而对当地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4.2新型节能技术

新型材料有很多优点是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例如:重量轻、低耗能、耐用且环保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设工程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还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总结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作为土建工程中比较重要的施工环节,关乎着建筑主体的综合质量标准;毋庸置疑是我们在建筑施工中应该关注的焦点之一。混凝土施工的正过程也是一个项目繁杂的工作阶段,其中所涉及到的部门、人工、原材料及机器设备是多不胜数的。这就意味着复杂的关系给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关于混凝土施工中的相关环节和一些关键技术仍然需要我们共同的研究与探讨。才能使混凝土施工与时俱进、与各行业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捷.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华章,2012(6)

[2]铁兰芬.试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2016(8)

论文作者:李五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  ;  ;  ;  ;  ;  ;  ;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李五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