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让我深刻地感到教学工作的环节很多,但无疑课堂教学工作是中心环节,是教学质量好坏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据学生认知规律,分层次教学
初中教育是义务教育,我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必须明确初中数学教学不能只面向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部分学生,要兼顾全体;也要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难度,减少死记硬背以减轻学生负担;更要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除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外,还尽可能地去增加一些学生可以接受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增加并强调一些开放性和有发展性的知识。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搞好课堂教学,进一步完成课堂教学的其它方面。
二、出色的导入是课堂高效的前提
1、兴趣是唤起学习的动机。一堂课若能引入得当,就能抓住契机,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例如,我在上“点的轨迹”这一节时,事先准备一段绳和一截彩笔,将彩笔拴在绳的一端,演示彩笔在不停地旋转,这样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后就给出课题:“点的轨迹”,再结合生活中常见“点的轨迹”的现象展开讨论,总结得出“点的轨迹”的定义,通过课堂检测反馈的信息来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精心设疑,出奇制胜。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只要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出有价值的悬念,就能从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会产生求其根本的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形式多样的、发人深思的问题能引导学生回忆、联想,从而渗透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我在上“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时,给出这样一个问题:太阳早晨升起前后与地平线有哪些情况,这显然是一个实际问题,问题提出后,大家都急切想得出结果,我提出这与我们学的圆与直线问题相似莫?这样,学生在愉快中学习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若在课堂引入时能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到这是在办实事、真事,兴趣当然会很浓,在课堂上注意力就能集中。实际的例子较易举出,在讲直线公理时,举出要把一根木条钉在墙上至少要钉几颗钉子木条就被固定住了;在讲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和四边形不具有固定性时可举出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有的图形要用三角形而有的图形要用四边形;总之采用联系实际的引入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改变对数学形成的枯燥、抽象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把握提高能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关键点
1、每一节课都要根据内容和实际需要,有目的地提出设计好的问题,比如温故知新的复习性问题、预习内容的定向性提问、理解知识的启发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等。同时,提问对象要明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还是面向个别同学的。在提问时,语言要简明,一般不要重复提问,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课堂语言要有启发性。课堂提问要紧扣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针对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提出问题,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揭示薄弱环节。同时,提问的时机要恰当,要有启发性,使学生产生质疑、解疑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发思维的目的。
3适当降低难度,注意能力培养。数学有自己的特点:严密性、高度的抽象性、运算方法的技巧性等,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适应社会的需要,要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难度,坚决抛弃“题海战术”,取而代之的是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搭建平台,让学生真正动脑,提升能力。
4、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
如何通过学习课本知识,形成能力。就要经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是将他人的知识吸收内化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做题,通过做题来检测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做题后,将已会的知识和能力储存起来,不会的或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再通过教材重新学习和思考。那么,思考后就要实践,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呢?其主要原因是懒得做题,缺乏实践这一环节,缺乏反思。
总之,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循序累积的过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和谐性,有效性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独到见解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和谐。
论文作者:陈汝峰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论文; 过程论文; 数学论文; 是一个论文; 《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