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玲玲,金新凯,牟云祥,张强

电力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玲玲,金新凯,牟云祥,张强

1国网山东电力日照供电公司供电配调中心 山东日照 276800 2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营销部 山东日照 276800 3国网山东电力日照供电公司配电中心 山东日照 276800 4国网山东电力日照供电公司岚山客户服务分中心 山东日照 276800

摘要:2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同时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渗透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国家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前进的步伐,同时也没有办法满足人类生活的需求,所以为了顺从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管理中。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要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电力工程面临的成本控制压力日渐增大,电网建设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而一旦工程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遭到破坏,工程延误、投资失控、甚至质量隐患等问题就可能发生。因此,信息管理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开始被重视,利用信息系统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成为目前提升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1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1.1普及程度不够

计算机系统可以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中,通过制定项目投资计划以及对工程进行规划和后处理。信息技术参与电力工程的管理的过程,就是保证管理人员能够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对于工程相关信息的查阅和管理,增加对于工程的熟知度。虽然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很多方面,但是并没有覆盖到方方面面。信息管理技术只能提供一些信息的收集和储备,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水平还是很低,并不能给企业收益带来实际的进展。

1.2信息技术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信息技术的使用给企业带来了变化和收益,在高速信息化的发展下,企业为了追随社会发展的步伐,在还没有完全适应的情况下盲目的转型。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脱节,两者不能完全的融和,这就导致了企业在信息的处理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错误,造成巨大的损失。

1.3信息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

电力工程造价变化复杂使得管理数据不够完善,不能对具体情况做出全面的分析;缺乏对造价管理的全程监控;在监控管理中不重视动态造价信息;管理方法不合理,信息共享平台较弱。

2电力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要点

2.1工程综合管理子系统

工程综合管理子系统是一个帮助工程管理人员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展开决策工作的子系统,其主要对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生产计划、作业管理、施工管理等内容进行材料、图纸、人力、设备等重要资源的综合管理,并达到及时上层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和资源。

2.2投资和合同管理子系统

投资和合同管理子系统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可以将所需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可由身处不同地理位置,具不同用户权限的用户对其进行查阅和修改,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投资和合同管理的有序性和高效性。

2.3工程安全管理子系统

工程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在项目开工前,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风险点和欲控措施的提示,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安全台账进行实时的跟踪和记录,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违章现象进行录入和分类统计,提高电力工程中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2.4工程质量管理子系统

工程质量管理子系统可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制定包括质量验收、质量控制和质量监督等环节的质量工作计划,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提醒管理人员录入相关质量管理信息,进行项目的经验总结,为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工程进度管理子系统

电力工程建设由于受人为、技术、设备与构配件、水文地质与气象及其他环境、社会和一些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拖期或延误等现象。合理的进度管理可以将进度的延误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工程的进度管理应该囊括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阶段等整个过程,并将工程进度与其他环节进行紧密衔接。目前,电力工程多采取多级进度计划管理,例如,四级计划管理就包括人力资源需求计划、机具需求计划、设备需求计划、物资到货计划这四个计划。此外,如何将影响因素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整合,反映出它们与实际进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便于决策,是目前工程进度管理子系统中需要被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3电力工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及总体思路

3.1电力工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电力工程企业信息管理主要是指电力工程企业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对不同信息进行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工作。一般情况下,电力工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数据库和相关维护人员。21世纪互联网的普遍使用为电力工程信息管理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电力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几乎每个方面都要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要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但是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使得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耗费过多且管理规模过大。

3.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信息技术,提升施工的安全

电力工程的实施必须对现场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测,并且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制备详尽的安全施工准则。对于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要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信息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合理的信息管理方法的实施,要严格按照各种制度,使信息技术标准化,规范化。在做好相关的措施后,不能私自施工。对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方要放上明显的标志,施工工艺和设备要完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要加强,从根本上排除危险的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3施工过程中要节约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到很多材料的使用以及人员的调配,这些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去维持。所以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完善的设备预算和审查,对于施工过程的每一项花费都要落实,对于资金的流动和支出情况要清晰。信息技术会解决这些问题,利用信息技术管理资金的动向和人员的调配,在数据库中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将资金合理的运用到每一处,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工作的效率,减少成本,增加是施工的经济性。

3.4强化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能力

为了保证信息技术可以合理应用于管理工作,以发挥其最大应用价值,需要将强化工作人员素质能力作为重点,确保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运用,具体措施包括:针对管理人员实际信息技术掌握情况予以调查,然后根据人员不同能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加强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定期向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了解情况进行考核,督促管理人员认真完成信息技术学习,确保管理团队信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3.5网络信息的合理运用

在项目各方进行工作协调、信息交流时,其主要是以传统方式与模式为主,在效率、速度方面比较不理想,其原因为:除了需要了解工程管理和施工技术相关内容之外,还应对计算机相关知识内容进行全面了解,此类管理人才过于匮乏。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网络信息相关技术予以科学运用,通过对网络技术的了解,以便于实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另外,企业还应结合电力工程管理现状,对相关信息管理软件进行积极开发,确保企业发展过程拥有较高科技力量。

4结束语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升了电力工程管理的效率,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为了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信息技术必须不断进行完善,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出相关的管理系统。只有从根本上提高电力工程管理中的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小平.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与电力工程管理[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4).

[2]陈静.初探信息管理系统对电力企业发展的作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3]张蓓,党鹏,唐瑛娃.电力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化初探[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2016,43(7):720~724.

论文作者:吴玲玲,金新凯,牟云祥,张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吴玲玲,金新凯,牟云祥,张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