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小军 甘肃省永昌县委党校 甘肃 737200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化建设既可以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建设进程,也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政治民主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出发,对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浅析。
关键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背景;现实意义
前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目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对社会法治的建设,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这对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法律的健全特征体现在,法律制度的种类全面、法律内容的规范合理、法律形式的明确化,法律体系可以与时俱进,具有时代特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民主化进程的完善。政治民主化与法治国家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政治民主化为法治国家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在法治国家的建设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法治国家反过来又可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是民主化进程完善的重要表现方面[1]。
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出发点。法治国家的建设是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权利的公平公正,保证人民群在在国家中的主体地位。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创立了法家学说,主张以法为本、依法治国,这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奠定了基础。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1992年的中国共产党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建设社会法制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我国的民主进程更加的体系化、规范化、法律化,为我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引导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历史性的意义。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宪法》进行了修改,将依法治国写入法律体系中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2012年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确立法治社会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将建设社会法治国家推向一个新的里程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可以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将为人民服务的原则深刻的灌输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来,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的执政能力和我国国家治理方式的转变[2]。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群众的更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群众的意志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上升为国家意志,达到国家、社会、人民三者的意志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加剧了各行业之间的竞争,因此通过法律手段来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是势在必行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双向调控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是以市场运行机制为主导,另一方面是国家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国家要用法治建设来维持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发展,防止由于不当竞争而造成的市场失灵。加强社会法治国家建设有利于我国在新时期实行全面改革体制的深化和延伸发展,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可以对市场进行规范引导,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建设社会法治国家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的落实和维护。对国家社会法治的建设需要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本权利等用法律的形式加强维护,保证人民群众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中的权利有法可依,有效的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根本上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尊重和法律制度的保障[3]。
(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法治国家的建设可以强有力的保证我国的社会环境的安定性。建设社会法治国家可以有效的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用法律法规的衡量标准去解决问题,可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化,提高国家的政治治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实现我国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总结:建设社会法治国家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时代浪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是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法治国家具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完善的民主进程和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要出发点的特点,加强建设社会法制国家对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小军,陈建科.法治中国的内涵与时代特征[J].社会主义研究,2014,05:63-70
[2]石莎.论新时期加强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及现实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5,08:146-147.
[3]黄远声,冯纪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程及经验[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427-432.
论文作者:姚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法治国家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我国论文; 社会论文; 国家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论文; 进程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