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_王志岗 焦新强 侯民羊 岳倩 赵建新 王倩 王丽娜 赵华

(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陜西西安710065)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对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在进行负重下、自然状态下行冈上肌出口位摄片。结论:测量肩峰到肱骨头间距,得出负重下和自然状态下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配对实验,统计得出数据,看有无统计学意义。根据数值结合狭窄程度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进行诊断和分类,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冈上肌出口位;A-H值

中图分类号:R816.8 文献标识码:A

在实际的临床当中肩部疼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就是因为肩袖损伤以及肩关节外伤和退变等原因所造成的。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占关节疾患的17%-41%。肩峰撞击学说是由Neer教授于1972年首先提出,他认为95%的肩袖撕裂是由肩峰撞击所致,因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笔者发现一般我们在对冈上肌出口位实施拍摄当中,测量的A-H值90%的人都是小于10mm,和临床当中的诊断标准之间的要求相比较非常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患者疼痛配合体位非常困难,患者的胖瘦等自身的因素以及技师对冈上肌出口位摆位的掌握程度不同,这些因素对于A-H值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笔者通过筛选出符合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病例数30例,经过3名有经验的医师对自然状态下和负重下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进行统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了我院2017年7月到2017年10月确诊的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病人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1岁,其中19例肩部疼痛1年到3年,8例间断性疼痛半年到一年,3例三年以上。

1.2 仪器设备

东芝(型号DST—100S)DR摄片。

1.3 摄影方法

冈上肌出口位拍摄,患者面向板子站立,两足稍分开,使身体站稳,被检查者肩关节靠近并贴紧成像板,身体冠状面与成像板呈45°-60°夹角,自然状态下被检查者上臂自然下垂,负重状态下被检查者手提2kg的铅块上臂下垂,并稍后移以避免肱骨与肩胛骨重叠,肩胛骨喙突置于成像板中心,X线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0-15°,以肩胛骨内侧缘中点摄片,曝光条件:80-85KV,12-14mas,胶片距150cm,使用活动滤线器。

2 结果

通过统计软件SPSS22的统计得出p=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负重状态下测量的数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有指导性的意义(如下图)。

 

3 讨论

3.1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系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部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肩峰下间隙”,是喙肩弓与肱骨头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包含有岗上肌、肩峰下滑囊等结构,喙肩弓是由肩部外侧最上方是由肩峰、喙肩韧带、喙突组成的。各种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减小、内容物增大,均可导致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其肩峰下间隙减小的原因包括钩状肩峰、肩峰下骨赘形成和肩锁关节骨质增生,其与冈上肌肌腱反复摩擦,导致冈上肌肌腱充血和水肿[4]。判断肩峰下间隙是否狭窄的重要依据是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A-H值)。而测量该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冈上肌出口位片。

3.2 冈上肌出口位能清楚地显示喙突,肩峰形态、肩胛岗、肩胛上角、肩峰下间隙和肱骨上端,可准确测量肩峰-肱骨头间距(A-H值),正常人A-H值10-15mm,<10mm为狭窄,,,<5mm,提示广泛肩袖损伤撕裂。

近年来,在SIS临床诊断治疗影像学诊断中,磁共振成像(MRI)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逐步取代X 线造影技术。MRI目前已在肩袖疾病的诊断中广泛应用,横断位、斜冠状位和斜矢状位是评价肩关节最常用的部位。MRI 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较之其他造影技术的一大优点是:能够在肌腱撕裂之前显示病变,MRI对诊断完全撕裂病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其具有侵袭性,目前还尚未实现完全临床应用。冈上肌出口位X 线平片与MRI 相比更经济,操作更简单,对肩峰的弯曲度能进行很好的评估,对骨质增生及肌腱钙化等病变清晰显示,对肩峰的分型可提供直接的影像学依据。

肩峰的分型,现阶段最为常见的肩峰分型方法主要就是Bigliani等在1986年提出的分型法,在这当中,I型肩峰呈平直型,II型肩峰呈曲线型,III型肩峰呈钩状,其中I型被认为是基本正常的肩峰解剖形态,而II型和III型,尤其是后者,被认为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重要病因学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玉杰,卢世壁. 肩袖损伤的诊断和进展【J】. 中华创伤杂志,1998,14(5):340-342.

[2] Neer CS,Anterior acromiopl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shouldeer:apreliminary report【J】. J bone and jiot,1972,54(1):41-50.

[3] 肖健,崔国庆,王健全, 肩袖滑囊侧部分撕裂的诊断【J】.中华骨科杂志,2008,28(2):136-139.

[4] 傅中国,姜保国,张殿英等,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并肩袖损伤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9):817-818.

论文作者:王志岗 焦新强 侯民羊 岳倩 赵建新 王倩 王丽娜 赵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  ;  ;  ;  ;  ;  ;  ;  

探讨负重下与自然状态下冈上肌出口位测量A-h值对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论文_王志岗 焦新强 侯民羊 岳倩 赵建新 王倩 王丽娜 赵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