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 4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综合管理方法。方法:从2018年6月份至2019年7月份医院接收的所有患儿中随机选取74名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收综合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限、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耐药菌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得到了不同的护理效果。对照组患儿的耐药菌感染率为3.46%,对照组感染率为34.2%,因此实验组的耐药菌感染率更低,治疗效果优。结论: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对策、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执行力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感染;儿科;治疗对策;综合管理
耐药菌顾名思义是抗药菌,多重耐药菌也是一种病原菌,可以对多种抗微生物药物产生耐药性[1]。患者的用药出现错误,没有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这就导致体内的耐药性不断增,造成患者的感染状况。患儿年龄较小,自身抵抗力较差,因此极易受到细菌的感染,患儿在使用药物后可以将体内的细菌消灭掉,但是使用多次之后,患儿体内的耐药菌就会逐渐繁殖,这对患儿来说并非是有益的,相反会带来感染的发生[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6月份至2019年7月份医院接收的所有患儿中随机选取74名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7人。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2~9岁之间;实验组中共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1~11岁之间。实验开始前,医生需要对患儿进行全身检查,排除患有其他疾病患儿,保障实验对象均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管理,实验组接受综合管理。院方需要向患儿家属讲述实验流程,在患儿家属自愿的情况签署知情协议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都有所差异,但是这些差异对本次实验的影响并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理。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叮嘱给患儿服药,注意患儿的具体变化以及抗菌效果,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医生需要给患儿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保障治疗的效果。
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包含以下内容。
(1)做好环境管理。患儿需要长期住院接受治疗,这种情况下,病房环境对患儿的恢复十分重要,护理人员需要按时清理病房,保证病房的清洁度。为了防止感染,院方必须要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相关人员在接触患儿时需要进行消毒,以免外界的细菌通过医务人员传播给患儿,造成再次感染,影响治疗。
(2)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大多数患儿的年龄并不大,因此患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患儿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不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护理人员需要向患儿家属普及病理知识,减少患儿家属的焦躁感,给予患儿最全面的照顾,除此之外,护理人员需要适当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做好心理护理。
(3)做好健康教育。目前一些患儿家属并不了解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导致患儿家属并不知道该使用何种方法进行预防,院方需要向患儿家属发放一些教育手册,简要介绍多重耐药菌的具体情况以及预防措施,医务人员需要适当的向患儿家属进行讲解,使患儿家属提高预防性。
(4)做好呼吸道护理干预。呼吸系统对人体的发育来说极为重要,但是患儿由于年纪较小,自身的呼吸系统并未发育完善,极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呼吸道患儿的具体情况,保证患儿的呼吸道能够保持顺畅,以免呼吸道出现阻塞,危机患儿的生命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期限、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以及耐药菌感染率。患儿的生活质量的高低按分值进行评定,分值从1~100分进行设定,分值越高,患儿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x±S)来进行表示,用t来对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的检验则通过x2,得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耐药菌感染率为3.46%,对照组感染率为34.2%,因此实验组的耐药菌感染率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的住院期限为(12.34±2.16)d,实验组的住院期限为(10.12±1.20)d,因此实验组患儿的住院期限短于对照组。
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6.4%,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2.6%,因此实验组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讨论
人体内包含多种细菌,细菌本身并没有耐药性,但是出现基因突变之后就会出现耐药性,目前市场上的各类抗菌药物使得细菌的耐药性逐渐提高,更会引发一些感染[5]。儿童年龄较小,自身抵抗力较差,所以极易感染病菌,若是患儿没有正确的服用药物就会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状况,影响患儿身心健康[6]。
总结:本文简要研究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具体情况以及综合管理方法,根据实验的结果显示,使用综合护理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治疗的效果,有效的控制患儿的病情蔓延,并且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患儿的住院期限,减少耐药菌感染率,因此综合管理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7]。
参考文献:
[1]吕淑静,郭喜霞,徐亚利,刘玲,展效文,付素珍.单中心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2):4034-4040.
[2]靳爱红.有效降低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99-100.
[3]田茂强,龙丽华,任洋,代建荣.88例小儿多重耐药菌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转归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8,10(04):349-351.
[4]张英乔.预防儿科患者多重耐药菌交叉感染的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2):116-118.
[5]陈爱梅.分析护理管理对降低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6):39-40.
[6]王庆阳,刘红,赵兴辉,韩兆欢,夏保刚.我院2015年多重耐药菌分布情况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7,23(10):39-42.
[7]温艺超,谢富华,陈伟燕.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情况及综合干预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4):158-161.
[8]李艳红.探讨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2):194-195.
[9]温壮飞,孙虹,卓珠琳,周琼华.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的分布与耐药率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10):1625-1628.
[10]王丹,陆卫民,杨苏芬.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综合管理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01):67-69.
[11]潘红梅.儿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及护理对策[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10):975-976.
[12]郑红丽.综合防控干预措施对儿科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1987-1989.
[13]郦红.儿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03):239-240.
论文作者:张蔚
论文发表刊物:《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患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儿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家属论文; 患者论文; 感染率论文;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