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李志花

(怒江州福贡县人民医院内科;云南 福贡 673499)

【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组,对照组以硝苯地平、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以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6.98%差异显著(P<0.05)。结论: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用药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硝苯地平;厄贝沙坦;不良反应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08-02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病因不明的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中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1]。该疾病最初并无明显症状,易被忽视,而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可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需长期用药控制血压,选取有效且安全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2]。目前高血压可选取的治疗药物较多,我科近年来主要运用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比索洛尔等,为了解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86例患者展开随机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门诊诊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6~71岁,平均(59.36±3.24)岁;病程1~8年,平均(5.13±1.02)年;观察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44~70岁,平均(59.28±3.17)岁;病程1~8年,平均(5.20±1.14)年;两组基本资料有同质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以硝苯地平、比索洛尔治疗:每次给予硝苯地平(广东逸舒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596)10mg,口服,1次/d;同时给予比索洛尔(山德士(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033)5mg,口服,1次/d。

观察组以硝苯地平、厄贝沙坦治疗,其中硝苯地平用药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厄贝沙坦(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13)150mg,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1)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评估疗效,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至少10mmHg,且降低到正常范围,或虽未恢复正常,但与治疗前比舒张压降低20mmHg及以上;有效:治疗后舒张压降低程度不足10mmHg但已到正常范围,或虽未恢复正常,下降程度为10~20mmHg;无效:不符合显效与有效的标准。以显效、有效为总有效。(2)测定治疗前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3)统计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实施t检验与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

2.3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10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眩晕2例,乏力1例,头痛2例,恶心或呕吐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观察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眩晕1例,乏力1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9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x2=4.440,P=0.035)。

3讨论

近年来,在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断改变背景下,我国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威胁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3]。高血压是多种病因引发的心血管综合征,若不用药控制血压,疾病可不断进展,甚至可引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4]。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终身坚持用药控制血压,对血压定期测量,规范性治疗,才能平稳控制血压。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最有效的方法,且随着药学领域的发展,可选取的降压药物种类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联合用药往往能取得更理想的降压效果,可避免单一用药所需的大剂量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升高的问题,又可避免机体代谢紊乱。

研究[5]发现,钙离子对人体中细胞活动可发挥调节作用,能够影响很多机体活动,如肌肉收缩、血小板活动及心脑血管活动等,然而若人体中钙离子水平高于正常的标准,则可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后果。该拮抗剂为降血压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可促使血压降低,但不易引发心动过缓等不良后果,同时还可发挥抗动脉硬化、改善心肌功能的效果。硝苯地平为临床常用钙离子拮抗剂,其可将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中的钙离子通道阻断,进而发挥降压效果。研究[7]显示,硝苯地平可促使血管扩张,使得血压明显下降,然而不宜大剂量单独应用,以免造成药物安全性问题。厄贝沙坦是高血压治疗中的常用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可干扰机体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ATi受体,实现降压效果,同时可改善机体的左室肥厚现象,且避免干扰到缓激肽的作用,因此在用药期间,不易引发咳嗽等不良现象。将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片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降压机制,可以协同发挥降压效果,能够更为有效的促使患者血压降低到正常范围内。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由此可见,与硝苯地平联合比索洛尔相比,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能更为有效的降低患者血压。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26%、6.98%差异显著(P<0.05),从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与比索洛尔比,厄贝沙坦这一药物具有更高安全性,这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其治疗体验。

综上所述,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用药安全性较高。

参考文献:

[1]张松梅.氯沙坦钾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3):46-47.

[2]吴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价值探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9):89-90.

[3]刘树新,杨晓瑜.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5):10831-10831.

[4]田广勤.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6):11-13.

[5]孙磊.缬沙坦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5):10-11.

[6]邵贵峰,汪茂宝,杨方成.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6,37(5):553-556.

论文作者:李志花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价值分析论文_李志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