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_汪 洋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_汪 洋

◆ 汪 洋 浙江省临海市回浦实验小学 317000

现行的浙教版小学《品德》的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不仅是原有的思品、自然和活动课的整合,还是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它单元主题的内容常常是通过若干幅活动图呈现出来的。可爱的卡通画,亲切的生活图,简洁的提示语,极富童心、童真和童趣,并且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便。我们发现学生对品德书爱不释手,除了教材有来自生活的真实场景、吸引眼球的优美图片、贴近学生的平常语言外,特别能打动学生的是教材在图文并茂处还留有大量的空白,可供他们书写和绘画。

教材留白,是新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它使教材成了儿童交流的拐棍、对话的平台和实践的园地,能够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对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反思、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关注留白,你会发现其中精彩无限。我们的品德课堂教学,应该给学生的学习留点想象的空间和遐想的余地,留有学生们自我感受、自我理解、自我放飞的时空,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从而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意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预设留白——未成曲调先有情

品德是一门综合课程,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能力,既要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给予学生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洗涤。教材中的留白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有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有的是提供一些信息;有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起解决问题的愿望……教师应该灵活处理教材中的留白,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因地制宜地并进行再创造。

如上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我长大了》一课,可以把课前准备的大片空白留给了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布置“准备能证明自己长大的物品”。学生们展示的物品让我们大开眼界:有体现自己外貌变化的照片、录像、成长挂历;有证明自己身体变化的衣物、鞋帽、手模脚模;有体现自己生活过程的奶瓶、尿片、学步车;还有证明自己心智成熟的婴儿画报、四大名著等等,真是琳琅满目,课堂上因为不时有新鲜的东西出现的笑声不断。

二、探究留白——动静结合相益彰

“乐于探究”、“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留白”,引导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等有效的活动过程中,把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带到课堂上,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如教学《家乡特产知多少》,课前要求学生调查家乡的特产,在了解的基础上不妨将一些特产如涌泉蜜桔、邵家渡草莓等带上课堂,让这成为一堂有趣的课,更是一堂秀色可餐的课。这样让学生亲身了解体验身边的事物,课堂上不再是“空空对射”,而是“言之有物”,极大增强了活动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面、兴趣度,使课堂“热”起来。

三、拓展留白——天高海阔创个性

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留出了一定量的“拓展性留白”,这些留白是对课程的延伸。在《我长大了》一课的教学中,教材的留白处是“我的支配方案”。在和学生交流了长大了的种种表现,探讨了长大了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事。课后可以请家长给孩子20元,让他们真正去消费,去实践,请家长进行监督和指导。这样课堂上讨论的种种付之以行动,比空洞的讲解要实际多,又使学生真正地融入生活,学会生活。

总之,精巧的课堂留白是品德课堂教学中一扇风光无限的窗,是品德课堂之旅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是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老子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品德课堂也要向艺术学习,巧妙运用留白,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呼吸、自由生长的独特空间。如果我们在品德教学中巧妙运用留白技法,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余地,营造一片任鸟飞的天空,任鱼跃的海洋,那我们的学生收获的将绝不仅仅是“知识”。让我们领着孩子们与文本对话,与生活沟通,与个性共舞,与生命共享,在属于我们的品德个性空间里,收获智慧、张扬个性、感悟生命、感动心灵……彼此感知,一路欢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2]倪柏根、韩永平《对品德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小学德育》,2006年,第14期。

[3]《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浙江教育出版社。

[4]《小学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

论文作者:汪 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4年2月总第1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6

标签:;  ;  ;  ;  ;  ;  ;  ;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文_汪 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