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目的:研究新型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在口腔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校2014级本科口腔专业学生78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第一次采用传统式教学,第二次采用新型病例讨论式教学。结果:应用新型教学法后,学生在学习兴趣,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归纳能力和联系临床能力5个方面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优势明显。结论:在口腔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应用新型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通过课堂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考和记忆归纳能力,对学生日后进入临床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病例讨论;口腔专业;医学影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353-02
近年来大连大学围绕创新型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开展了科学研究,对口腔医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改革和创新了口腔本科课程设置、医学教学内容、医学教学方法。以提高口腔医学本科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素质教育。医学影像教研室于2016年6月在大连大学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开展课堂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结果。
1.基础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大连大学2014级本科口腔专业学生共61名,男22人,女39人,年龄20~22岁。第一次授课为传统式教学方法,编号为1组。第二次进行病例讨论式教学,编号2组。两次教学学生基础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第一次授课为传统式教学方法。第二次进行病例讨论式教学。
1.2.1讨论课的设计 由2名高年资教师分别对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各4学时)分2次授课。第一次授课为传统式教学方法,老师将大纲规定的内容,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传授,让学生“死记硬背”。课后给学生发放问卷,然后回收统计。同时布置下一堂课病例讨论的授课内容,让学生提前认真准备相关资料,结合案例资料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第二次授课为病例讨论式教学方法。老师先向学生提供讨论案例,学生结合基本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教师以主持者的身份逐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由浅入深对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鉴别诊断,学生们通过前期预习和资料的查阅,结合教师对案例的引导,解决提出的问题,掌握章节的重点内容。
1.2.2讨论课的开展 ①预习引入。学生在课前通过网络文献和图书资料就讨论病例相关知识进行查询。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过程,在教学前扩展思维,拟定讨论发言提纲。②课堂讨论。讨论的形式根据所授内容全班或分小组讨论,列出一组问题请学生进行讨论[1],然后给1个病案让学生分析,作出初步影像诊断,之后各小组总结并进行中心发言。③课后评估。讨论结束后进行小测验,对讨论课的效果进行评估,作为平时成绩。
1.2.3评价方法 ①问卷调查。采用笔者制定的调查表,主要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思考能力,记忆归纳能力和联系临床能力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在本门课程结束时发放,当时评分后收回,有效问卷100%。②理论考试。用同一套试卷在传统教学法和新型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对所学系统进行理论考试,比较两次授课进行效果详细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教学法的意义
1.3.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使学生将实际问题与影像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紧密地联系起来。
1.3.2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与教师及其他同学的交流。而在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要参与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要学习聆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意见。当观点不一致时要学会交流与互动。
1.3.3培养学生收集和评价信息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何种工作,均需要他们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正是以小组为单位实施教学。小组中的每位成员既能陈述自己的观点,又能通过互相的讨论交流来达成一致真正体现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2]。
2.讨论
《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采取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讨论具体问题,主动独立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自学,结合基础知识推理和分析,使各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理论与临床病例有机结合,使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记忆牢固,因而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
该教学法深受学生欢迎。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班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前利用图书馆、网络查找资料,不但获得了大量知识,而且学到了检索、查新的技能,提高了自学能力;在课堂中开展讨论式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有助于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意识的培养。
讨论式教学方法对教师也提高了要求[3],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更要结合临床实际设计问题,选择合适的病案和资料供学生讨论;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既要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还要给学生留下新的问题,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医学新科技、新动向。故此,讨论式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3.展望与不足
医学影像学教学不仅要给学生建立起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还应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我们团队在口腔专业中积极尝试讨论式教学方法,通过临床病例阐释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4]。为培养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临床医生发挥医学影像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优势与作用。这些改革同时也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会不断地向教师提问有时提出的问题有一定难度,这就促使教师在课前要认真准备,查阅有关资料[5]。由此促使教师不断从深度和广度上更新知识,并且除了要掌握病理学的知识还要掌握临床及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愿意与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讨论问题,鼓励学生要有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科学的治学态度[6]。
在进行新型病例式讨论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首先,我们的课时比较少,对相关知识的讲解还不够全面。其次,我们的的评分标准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使其能更加的体现学生的想法,也能暴露出问题。最后,如何进一步提高新型教学方法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及更好的学到知识。总之,以上的问题将在后续的教育改革中需要国内外教育专家们进一步深入和系统性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小组讨论法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2,17(7):534.
[2]谢永红.浅谈PBL教学法在病理实验课中的应用及意义[J].右江学,2004,32(4):387-388.
[3]劳海苗.跨世纪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J].医学与哲学,1999,20(12):56.
[4]于秀文,张春庆,徐凤琳,等.在病理解剖学教学中实施临床病理讨论课的必要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9):1093.
[5]封艳,顾敏,葛菲,等.比较影像学方法在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1):58-61.
[6]赵尔云,梁学娟.影像学技术在口腔医学教学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8,47(3):89-92.
论文作者:翁文采,王亮亮,王丽娜(通讯作者),宋吉慧,艾琦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病例论文; 学生论文; 式教学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法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