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探讨论文_唐怡

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探讨论文_唐怡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桂林供电局 541002)

摘要:电力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迅速提升。目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否不单单是电力企业的事,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为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将电网隐患及时发现,电网事故及时处理,电力企业就必须更加重视电网调度远方操作的风险控制。电力企业已经形成了调控一体化模式,其是一种将监控与调度功能集成到一起的新模式。为将电网监控与远方操作风险降到最低,本文就电网运行实际入手,分析远方操作风险因素,并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希望对电力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探讨

0 引言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的建设结构也变得复杂化。我国的电网建设进入了以特高压为标志的坚强智能电网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也对提升大电网的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其驾驭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调控一体化模式是电力企业对于未来发展尝试采用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由于各地区电网发展状况并不相同,设备集中监控业务单独从变电站系统剥除出来的时间不长,正处于过渡期,且工作人员对于新工作状况的适应期较短,这些都给模式下的电网监控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因此,要对这些操作风险进行细致的研究,以保障新模式优点可充分发挥。[1]

1 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的风险

在当前的电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推行调控一体化模式,在该种模式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对于危险源的主动识别能力不强,执行力度不够会导致误操作

对于远方操作行为来说,其主动识别危险源的能力稍差。在单一的断路器远方操作时,其动作简单,因此监控员也会产生麻痹思想。另外由于没有直观的作业环境,操作人员即使操作错误也无法灵敏感知,产生误操作事故。

1.2 电网监控员业务范围猛增,对设备熟悉能力较差

在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电网监控员的监控范围突然增大,以致于其对于管辖的设备无法迅速进行熟悉,岗位的适应能力随之也会降低。在当前的改革形势下,地区的电网监控员监控范围已延伸至县域,其管辖变电站数量亦成倍增加。这就导致了DF8003E调度监控系统内的变电站数量众多、布局紧密、设备繁杂等问题的发生。部分监控人员的不适应,也会影响到操作。因为对接线方式不了解,尤其在同时进行多个变电站操作时,误操作十分容易发生,会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

1.3 电网的异常运行预控工作未实施到位

在对电网的异常运行进行预控工作时,由于各种原因,并未将措施进行到位。如果没有开展发生电网紧急事故时的预控演练,就无法对紧急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比如,一旦发生主变的低压总柜发热异常情况,电网监控员情急之下可能会对数台电抗器、电容器进行同时操作,如果是连接在同一母线上的,就容易导致整个系统的电压波动值、遥测等越限,该操作直接后果是不仅影响到电压无功的考核指标,并使得电网处于安全临界的状态。

1.4 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导致现场设备与监控系统数据不一致

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因自动化系统的异常故障而导致的现场实际与监控系统并不一致的情况,也会影响到电网监控员的判断正确率及操作正确率。

(1)断路器如果没有通过调控中心的自动化验收,那么电网监控员在进行远方操作时,易发生误分合断路器操作;

(2)如果电力设备、自动化通道发生异常,开关的实际位置与监控机器不一致,导致遥测及遥信并不准确,也会使得电网监控员发生误判;

(3)在无人值班变电站距离较远的情况下,运行维护人员由于到站检查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到正常操作。当遇到事故停电、保电任务下的紧急操作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一旦发生电网监控员移交操作权困难的情况,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电网监控员工作量大,配置不足

在电力改革模式下,调控一体化的提出,可为未来实现减员增效打下良好基础。但在现阶段,由于处于过渡期,业务量的突然增加,使得原有的电网监控员无法适应,大量的工作凸显了人员配置方面的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如果遇到信息核实询问、运维任务下达、自动化信息验收等多种任务重合的情况,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力不从心。尤其是当处于调整无功电压的高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而出现的断路器远方误操作也十分容易出现。此类误操作占比重很大,应引起重视。

2 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

经过上文对于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的分析,下文将对其防范措施进行一一列举。

2.1 全面加强电网运行管理,提升监控水平

首先电力企业要做的是将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以实现监控运行水平的提升。对新模式下的运行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讨论并及时完善、制订,将相关部门与电网监控员的争议部分及时消除,以方便各部门迅速适应调控一体化的新模式,保证电网平稳运行。

2.2 更换旧设备,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

电力企业还应将原有的老旧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全面提升电网的整体自动化技术水平。只有确保了自动化设备、自动化通道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实现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健康水平,才能最终实现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正确性的有力保障。[2]

2.3 提升电网监控员业务能力,快速适应调控一体化模式

对于电网监控员无法及时适应新模式的问题,可采用加强业务能力学习的途径来解决。《国家电网公司调控机构设备集中监控管理制度》、《变电站现场运行规程》、《电网调度规程》等都应熟练掌握。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避免在工作中与运维人员发生因政策争议而导致的操作延迟。

此外,应坚持开展电网监控员的变电站熟悉活动,要对变电站现场设备等都了如指掌。对于应急事故演练,应坚持参加,进一步提升对电网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努力提升电网监控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实行调度、监控人员轮岗制度,为进一步实现调控一体化提供优良的基础。

2.4 提升电网监控员安全意识,加强操作规范训练

在实际工作中,安全意识是重中之重。提升电网监控员的安全意识,也就保障了电网的安全。

(1)要贯彻实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从根本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现场运行规程》、《两票三制》、《安规》等都熟练掌握;

(2)工作中,使用专属密码,做好保密工作;

(3)在进行操作时,注意力集中,绝对不做与手头工作无关的事;

(4)在任务较多,出现交叉时,应及时根据事件的轻重缓解进行分类,首先处理紧急事件,再处理其它。如遇紧急事件较多,无法处理时,一定要将信息告知班长并寻求他人协助,将断路器远方误操作事故坚决杜绝。

3 结束语

我国经济水平目前处于节节攀升的态势,电力企业为适应经济发展,尝试各种新的改革措施,电网调控一体化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在运行的经济成本方面、在电网运行安全方面考虑,其都可为电网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电力企业需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来对电网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的远方操作风险进行合理的管控,更好地将调控一体化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3]

参考文献

[1]杜力,夏友斌,宋铭敏,杜亮,吴春阳.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研究[J]. 电力安全技术,2014,16(10):4-7.

[2]王小枚. 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探讨[J]. 科技与企业,2015,(06):253.

[3]陈婷.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地区电网监控风险管控[J]. 甘肃科技纵横,2017,46(03):32-34+41.

论文作者:唐怡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调控一体化下电网监控员远方操作风险探讨论文_唐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