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131”模式的概念、特点出发,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究“131”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 “131”模式 初中思想品德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106-01
一、“131”模式的概念、特点
“131”模式即对课堂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把四十五分钟分成五份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粘联旧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目标,预习新知,产生感性认识,用时大约9分钟;第二阶段为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新知,形成知识体系,用时大约27分钟;第三阶段为当堂训练,巩固达标,应用新知,用时大约9分钟。
1.“131”模式的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每个小组,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学习小组的集体智慧,产生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多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倡导全体参与体验。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2.“131”模式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三者的辩证关系是:预习包括知识构建、储备、搜集信息及情感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它是展示课的基础,没有预习或预习不充分绝不进行展示,预习具有基础性。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质量,让同学们得到成功的体验,具有激励性。反馈,是对展示过程中的死角进一步解决,保障人人达标,具有保障性。
二、“131”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等情况,每个班分若干个小组,每个组都要有学习优秀者,一般按学习成绩编号排序,一般让后几位上黑板展示,前几位进行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并及时科学地评价小组及其成员的表现。?每个小组的学习潜力是教师必须进行挖掘的,因为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且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思想品德方面的独特能力,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指导,激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知识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在学生之间关于知识产生分歧的时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再将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在这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正确地树立正确的观点,进行正确观点的理解。
2.严格控制教师讲解时间和范围。一节课教师讲解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要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不理解的,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不讲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改变教师作用,由教、领变为启发、督促、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体地位,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的学习。学生可以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加深对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学生之间可以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互相帮助,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与教师共同开展合作学习,取得课堂的高效率。
3.加大学生练习方式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和推行练习的基本方式: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等。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
4.加大交流展示的调控力度。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激发比、学、赶、帮、超的兴致和愿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关注中下游学生。加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调控力度。树立预习就是正课、自学就是正课的观念。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支配度。学生没有预习的课不准上,学生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把学生预习自学成效纳入评课标准。晚自习一律不准上课和讲评。
5.加大检查落实的力度。教师要为学生的预习提供目标设计,把学生自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想全想好,能应对学生思维的多种可能和各种突发问题。加大对学生作业、随堂练习、随堂笔记、单元检测试卷等的检查力度。
总之,“131”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符合新时期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作为教师应该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及时反思,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131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百度文库
[2]施建成.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启迪与智慧.教育版》.2017.07
论文作者:赵仁勇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学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教师论文; 模式论文; 不讲论文; 知识论文; 小组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