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戏曲在语文课堂上湮没论文_沙婷婷

不让戏曲在语文课堂上湮没论文_沙婷婷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高级中学 210000

摘 要: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国艺术的瑰宝。但学生对古代戏曲的兴趣淡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搜集材料了解戏曲,深入文本读懂戏曲,改变偏见爱上戏曲,不让戏曲在课堂上湮没。

关键词:戏曲 语文 教学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中国艺术的瑰宝。然而现行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中大多只编选一篇戏曲文本。人教版高中全日制必修语文编选的戏曲篇目最多,也只有三篇。学生对古代戏曲的兴趣淡薄,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几乎不再阅读古代戏曲作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珍惜每一次戏曲教学的机会,不让戏曲在课堂上湮没。

一、搜集材料,了解戏曲

古代戏曲距离现在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隔着时空,学生无法看清古代戏曲的本来面目,阅读存在巨大障碍,因而会有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近年来影视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故事曲折、包装精美的电影电视紧跟时代潮流,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相比之下,古代戏曲演出场景简陋,故事情节发展缓慢,演出时间过长。此外古代戏曲中所宣扬的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已经和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严重不符,难免会被打上“落后”的烙印。“了解艺术作品本身,是进行审美鉴赏的前提。”因而要想让学生消除对戏曲的误解,必须先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戏曲。

古代戏曲不仅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也有别于现代戏剧。学生想要读懂古代戏曲需要先了解其基本体例和专业术语。比如元杂剧在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戏曲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每个阶段戏曲都各具特点,体例也不尽相同,因而戏曲史方面的知识也是学生了解戏曲所必须具备的。全面认识戏曲并不等于全盘肯定戏曲,古代戏曲中确实存在一些封建保守思想,比如《窦娥冤》、《琵琶记》所表现出的“节孝观”就经常被人诟病。这与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教师既要让学生明白其存在的合理性,又要引导学生用理性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作品。戏曲知识博大精深,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老师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补充介绍戏曲常识。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料和网络资源,结合自身实际搜集戏曲相关材料,扩充自己的戏曲知识储备。然后再利用班级活动的时间,交流成果,将相关知识梳理清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深入文本,读懂戏曲

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的艺术,其呈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场上演出,一种是案头阅读。虽然场上演出更能全面展示戏曲的魅力,但对于普通学生而言,了解戏曲主要还是靠阅读。近年来很多戏曲作品被搬上荧幕,改编后的戏曲很难保留原作的精髓,容易误导学生。所以学生只有深入文本,才能真正读懂戏曲。近千年来留下的戏曲作品可谓卷帙浩繁不计其数,而学生的精力又非常有限,究竟该阅读怎样的作品?怎样阅读这些作品呢?第一,读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古代戏曲比其他文学体裁难度大,学生要想读通读懂,需要跨越很多阅读障碍,如果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很可能半途而废。第二,读经典戏曲作品。经典传达着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具有人类情感的普遍性,是具有大智慧、大悟性的先贤圣哲对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精辟见识,可以唤起现代人共同的情感体验。在时间紧迫、不能一一阅览戏曲作品的时候,读经典就成了学习戏曲的捷径。第三,按照时间序列来读。戏曲艺术从萌芽到发展,再从繁荣到衰微历时较长,学生按照时间序列选择经典文本来读对学生了解戏曲史有很大帮助。

三、改变偏见,爱上戏曲

古代戏曲之所以被学生忽视,主要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戏曲在高考中考查次数少,分值低,形式单一,内容雷同,很难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然而戏曲教学并非仅仅为了这样功利的目的。戏曲是中国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无论其唱念做打,无论其曲词宾白,无论其服饰化妆,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中国古代戏曲的教育学涉及到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是一种民族责任。教师要敢于放时间给学生,学生要舍得花时间学戏曲。学生和老师都不能因为其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少,而无视它,任由其在语文课堂上湮没。

要想让学生改变对古代戏曲的轻视,在课程改革的时候可以考虑适当提升戏曲作品在课文中的比重,即使不能选入必修课本,也可以多选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的戏曲作品进入读本,供学生自学。在一些有条件的高中,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开设戏曲方面的校本课程,让那些喜爱戏曲的学生能深入学习。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应属于交叉学科,不同学科的老师要明确分工并加强合作。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戏曲作品理应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活跃于学生的课本和生活中,然而现状却令人担忧。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历经千年,光泽不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守住三尺讲台,传播民族文化,不让戏曲在我们的课堂上湮没。

参考文献

[1]侯艳芳 高中古代戏曲的审美教育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78-79。

[2]吴晓均 戏曲音乐及教育初探[J].四川戏剧,2016,(04),33-34。

论文作者:沙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1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  ;  ;  ;  ;  ;  ;  ;  

不让戏曲在语文课堂上湮没论文_沙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