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183;文化#183;知识--关于信息技术文化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183;文化#183;知识--关于信息技术文化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信息技术#183;文化#183;知识——浅谈信息技术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文化论文,浅谈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技术,在今天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的总称,是围绕信息的开发、存储、传输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技术。因此开发存储更多的信息和更快速的传输信息,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这一技术发展的标志。今天,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信息储存和传输等信息处理能力上达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水平,并且日益显示其“加速度”的发展趋势。它已经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核心技术是微电子芯片、数字模拟以及以激光为依托的光缆技术。微电子芯片是把更多的电路和元件集中放置在一块微小的芯片上,使计算机体积日趋小型化,并具有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强大的功能。微处理器的发展加速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使PC机进入千家万户。

数码技术就是将任何信息——文字、声音、图像、图表、动画等都转化成二进制的数学语言,交给计算机处理。其中,压码技术则是将数码化后的数据进行浓缩。在条件既定时,能使单位时间和单位空间传输更多的信息,这就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效率。数码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计算机的功能,在已经拥有了庞大的文字信息后,又扩容了对图像、声音等信息的储存和处理。用数码技术带来的多媒体技术使有线电视、电话、电脑都能“互补联网”。数码技术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使社会信息的流动进一步大众化、平民化,因为它使所有形式的信息,不仅是文字,还有声音、图像、图表等都能在计算机上得到存储、显示和传输。在人们智力水平发展尚存在着较大差别的今天,它加速了社会信息的有效流动。这个意义还将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光缆,是以激光为介质通过光导纤维传输电话、电视等。光缆是信息流动的通道,它所容纳的流量大小,对信息的传递速度至关重要。随着计算机存储和处理信息功能的不断增强,促使人们以更新的技术去研制、生产能携带更大信息量的光缆,这就是今天我们在媒体上经常看到的也是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汇——“带宽”。

微电子芯片、数码技术、光缆,带来了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无数计算机与网络的联结,形成了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广阔的信息空间。巨量信息的产生,带来其涌动、流变的必然性,促使网络技术不断更新。信息流动的加速,又带来信息量的急速膨胀。所谓“信息爆炸”,在技术上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等一系列技术的整体效应,在现实中,则是人们对信息的掌握和渴求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互动、共荣的结果。而“信息革命”就是指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的主导技术,已经或者将要永远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相互交往的方式,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近几年在全球发展迅速,有目共睹。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引起人文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2

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它已超越了纯技术的界域,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发达国家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第一,这一技术向人们提供了巨量的信息源,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需要。现在,网络提供了从广告、购物、气象、交通、保健到新闻、教育;从股市行情到商务信息;从足球比赛、电子游戏到哈勃望远镜的最新照片,美国国会图书馆的馆藏,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应有尽有。使每一个在网络上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成为信息财富占有的“大款”。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网络商,还在竭尽全力,更多的、而且更具个性地在网上组织和发布信息,使信息服务从数量上,形式上更贴近个人,以吸引更多的普通民众加入到网络中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同时也是开放的文化氛围。

文化的形成,以大量的文化信息及其广泛的社会传播为它的前提条件。历史上,印刷技术的出现曾经导致了一场文化的革命,推进了文明进步的速度。印刷术出现以前,文明社会信息的记载几乎完全依靠手的抄写。人类虽然有了文字,可是能够拥有文字信息的仍然是社会中的极少数人。印刷术出现以后,尤其是由蒸汽机带动的印刷机出现以后,推动了社会大规模文献的生产。它使人们能够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记载和“翻版”大量的文字信息,由此加速了文字信息在社会上的传播。书信、报纸成为人们社会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和习俗、传统一样,文字信息开始有了文化的含义。

今天,计算机、网络通讯及组成的信息技术,使人类创造和拥有的信息量巨增,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的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开始引起重要范式的转变,它包括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

第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信息(具有文化意义的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出现以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限往往以年、天来计算,即使是较快的传递工具,如电报,也只能以小时来计算。而现在网络上传递信息,是以分、秒来计算。例如一封电子邮件,即使是包括图片图表的邮件,它的传递在几秒钟内就可以完成。从网络上接收时事新闻,甚至是几十、或者十几分钟就可以刷新一次。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它的社会文化意义是什么呢?一般来说,信息流动速度缓慢,也就意味着人们生活的信息环境更新停滞,文化相对萎缩,智力发展缓慢。相反,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也就意味着人们不仅拥有的信息量在短时间内可以快速增加,而且更新的频率加快,这样就能极大地刺激人们的创新意识,强化和优化人的智力和心力。毕竟停滞导致陈旧、封闭,它和愚昧、退化相联系;运动则带来创新、开放,它和文明、进步相联系,这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

第三,信息的储存、传递、处理依托于计算机。是人对计算机的操作,才使得这些物的因素由此而流动起来。我们把信息技术视为一种文化,还在于今天的计算机操作已日渐成为一种社会职业,一个现代社会人必备的技能。技术衍生为文化,很重要的是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群来操作此项技术。

计算机问世的初期,主要用于军事和宇航领域,对它的操作属于复杂技术,一般只有专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才有可能成为操作者。以后PC机出现,计算机进入各行各业的管理层,更多的人成为计算机的操作者。微软公司的创世纪产品Windows操作界面,以生动、直观、 明快的图画操作界面取代了原来枯燥、繁杂的数字操作指令,使计算机脱去了“神秘”的外衣,走向大众化。现在人们通过对键盘的敲击和更为简单的划动鼠标就能完成计算机的操作过程。正因为如此,计算机技术的运用迅速地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普及开来。目前类似于美国这样的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个行业里的就业人数日益增多,对美国人来说对计算机的操作已逐渐和驾驶汽车一样,成为人们生活技能中的一部分。通过计算机的日常操作,培育了人们逐渐强化的信息意识,也向人们渗透着这一文化特有的“理性”——规范、效率、创新、乃至公平、宽容、协作。

3

从技术发展史来看,信息时代以往的技术,无论是手工工具,机械工具,电力技术,其功能大多是扩展人的肢体,对这些技术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操作上。实际上是人对自己延长了的肢体的协调动作的训练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扩展的是人的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尤其是思维器官。它的功能提高了人的感觉能力,增强人脑的记忆与计算的速度,从而使人类提高了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说以往的技术是操作的技术,那么信息技术就应该是智能的技术。掌握这门技术,操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部分虽然不可缺少,但随着这项技术自身的发展,它会变得日趋简单。而这项技术的核心,是它的智能部分——储存和传输的大量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都能以多媒体的形式储存和处理信息,但是所使用的主要信息符号仍然是语言和文字,这一点很重要。语言和文字信息,是人类的智力成果,也是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手段。人类正是有了语言这样的交流手段,才具有了比动物更有效的创造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语言交流,人们相互间传达着生产的经验和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理解,同时形成了一定时期人们重要的观念和向往。社会信息量也大大丰富起来,人类社会才开始得以向文明迈进。文字是抽象化、理论化了的信息。正象列宁说的,是人的认识网上的纽结。如果说语言已经凝炼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经历,促使人类产生了思想,那么文字则帮助人类将自己对自然及社会的认识,将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进一步概括和提升,从而形成系统的科学知识。文字记录的信息,较之语言更为客观、准确。另外,文字记录的信息不易被遗失和忘却。这样实际上是减轻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的“记忆负担”,而可以更多地去再认识和思考已经由文字储存下来的经验和知识,这样的再认识和再思考往往就是创新的开始,所谓“温故而知新”,道理就在于此。语言和文字积累的是人的智力和心力,尤其是人的智力和心力的凝结——知识。所谓“智能技术”,从技术的角度上说首先是它具有对语言和文字识别、认知和处理的强大功能。

信息技术是“智能的技术”,由此衍生的文化自然应该是知识的文化、智能的文化。这并不是说以往的技术文化都是非知识,非智能的,这有悖于文化的含义,因为凡是能称之为文化,必定是人类智慧的创造物。生产工具、机器物资设备,是人类运用知识改造自然物质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由概念而决定,由知识而化成。使用工具和操作设备的程序、方法、工艺,是对物化以后的知识的学习和认识过程,尤其是在机械工具和更为复杂的电子工具出现以后,人对这些技术的掌握,往往总是先从理论学习开始的。因此,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技术文化发展无论在哪个阶段,知识总是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操作的技术中,文化可能多半在操作的技能、规范中体现出来,而在信息技术中,文化则更偏重于理性和知识。当我们一般地谈及文化的粗野与文雅、落后与发达的区分,往往也是指它们所含有的理性、知识成份的多寡不同。

今天的信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为我们大量创造和储存了知识信息,并使它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基本内容,于是知识便成为信息技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信息——文化——知识,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了社会信息流动的质的飞跃。或者我们直接就可以把信息技术文化称为“知识的文化”。

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知识信息的流动大大优化了社会生产的要素。计算机网络技术就是通过提高信息流动速度和处理速度,来增强人类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构成现代生产力的基础。社会知识信息与劳动者相互作用,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生产技能、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劳动者的创造活动使社会知识信息物化为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在信息社会,劳动者是掌握丰富信息资源的信息人,所使用的重要工具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的机器体系,劳动的主要对象也是人们开发创造的,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大量社会信息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取代了传统观念中社会的基本资源——人力、资金、物质,大大节约了这些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使用和消耗,成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知识信息实现了在全球的流动,而且这个流动直接就是哲学、宗教、文化、艺术、道德等等意识形态的传播。它营造着人类历史在空间上最为广袤的文化圈,人们在信息的共创、共享的过程中,从意识形态上走向趋同。这样的趋同一方面泯灭着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别,另一方面使原来在世界文化整体中处在不同层次的文化发生碰撞,走向整合。历史上文化的进步,多半就是在不同文化的碰撞、整合中,由较为进步的文化带动较为落后的文化得以实现的。所不同的是这样的整合和进步在今天,时间更短,更迅速罢了。预测未来趋势,信息时代的世界绝对会走向一个统一的现代文明,而处于文明潮流之潮端的一定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称之为科学和知识的东西。

4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人们生活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环境。任何人只要有条件接触这一技术,就能迅速将自己置身于信息的海洋之中。这样的情形给人们带来许多美好的憧憬,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人们相信,在信息时代更多拥有信息,就拥有了文化、拥有了文明。信息就是文化,就是知识,就是文明。似乎在信息时代,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去迎接现代文明。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天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大多依赖于人机界面不断改进。最近微软公司又开发出了Windows CE系统,用这项技术装备起来的电视机可以成为网络电视机,既“非PC”的家用计算机平台,使人们操作和进入网络象选择电视机频道一样更为简单。这样更多的普通人,即使是不具备一般的文化水平,也都能成为网络信息的拥有者。然而进入网络人数的增多,并不意味着有效利用信息空间的人数比例的增加。到目前为止,许多人进入网络的目的仍然是娱乐和消遣,如看电影,玩游戏,聊天,购物等。据美国匹兹堡大学布拉特福德分校心理学教授金伯利·物的调查,美国对网络上瘾比例最高的群体并非各类从业人员,而是家庭主妇、残疾及退休人员,当然也包括学生。今年初,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998年互联网用户增长较快,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为查询信息占被调查人数的95%,报告没有给出所查信息的分类列示,但是为收发邮件的占94%,为下载免费软件的占77%,为在网上和人聊天的占42%,这些数字多少也能看出:网民在网上做些什么。

已有许多有识人士看到这一点,信息也许可以酝酿文化,但是拥有信息绝不意味着就拥有了文化的核心——科学和知识。他们认可现在的信息社会是一种金字塔式的模型,数据、信息被视为金字塔的底部、中层,塔尖则是知识和智能。1997年4 月欧盟高级专家组一篇题为“建设为我们大家的欧洲信息社会”的报告中,专门提出要讨论区分信息和知识。报告指出:“首要的是在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划分出清楚的界限,无序的数据并不会自动变成信息,信息也不等同于知识。”“信息社会的主要挑战就是要开发利用信息的技能和社会性知识”。〔1 〕这就象一个国家,她拥有的自然资源是上帝赐予的,但拥有并不等于富裕和强盛。只有有能力去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带来财富,使国家富强起来。信息不转化为知识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价值。网络技术营造了社会的信息化环境,这自然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区别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信息时代的实质内涵应该是它使人类的心力和智力得到历史的“提升”。用马克思说过一句话来描述,就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才是人类所追求的文明发展的最高境界。

创造信息时代的主体是人,人也是信息时代的主导因素,可是并非所有的人或者是具有正常意识能力的人都能成为这个主体中一员。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只有拥有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人”,才能使自己跨入信息时代。

所谓信息人,是指那些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着强烈信息意识和敏锐的信息感觉能力,具有信息环境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的人。美国图书馆协会(ALA)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曾于1989 年对信息人作了如下的定义“作为信息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人最终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懂得如何学习,懂得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知道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2 〕我们理解信息人大致应该具这样的素质,一是对相关信息的理解和认知能力。现在网络每时每刻都可以向人们显现出大量信息,古往今来,各个领域,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当这些信息仅仅是被停留在作为消息(NEWS)面上来接受时,人只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所接受者信息也是零碎的,毫无联系的。而信息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能将相关信息联系起来,在头脑中进行积极的加工,把原来单纯的物理外界信息经由神经冲动转化为精神的信息,既有能力将News转化为Knowledge。这是因为信息人有着较为宽泛的知识积累, 也就是一个完整的、合理的认知结构,每一个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中,都可能以一般的感知能力获得“有什么”的认识,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信息人可以在感知当下的信息时,同时激活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储存,因而具有较强的信息识别和理解能力,他们能在大量的“有什么”的信息中,去识别和确认这些信息“是什么”“能运用于什么方面”等。第二,在对信息认知的基础上,信息人还相应具有迅速搜寻、组织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现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企业的高层领导,他们的办公桌上一般有好几个电脑,每天不停的接受最新的信息和资料,然后用最新的处理程序过滤和加工,使之系统化,专业化,转变为知识和智慧,公司的领导人就是依靠这样的手段去决策和参与竞争的。第三,信息人的知识结构是开放的,思维是创新的。如前所说,作为信息人,往往取决于他的良好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然而每天不断的、大量的信息的摄取,决定了即使是信息人也有一个不断调适自己的过程。因此信息人往往总是以自觉的、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东西,调整和扩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他们总是处在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并随时怀有“危机感”。

在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信息显现和传播技术,可是对信息资源的真正利用和开发恐怕还只是“信息人”的能力所及。这样一方面是信息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不断将获取的大量信息转化为知识,从而更快的进行着知识的积累,加快着自己的智力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对于另一部分并不具备相应知识结构的人,他们所接受的大量信息只是被作为生活服务、娱乐和一般消息消费掉,而没有成为增长智慧,积累知识的有效资源。这一部分人的智力“财富”相对“贫瘠”。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可能在社会上造成新的“贫富”两极分化,有人称为“文明社会新的断层线”。〔3 〕计算机网络在技术上解决了平等的向民众传播信息的问题,但同时也酝酿了新的社会的不平等。这个不平等在现实世界的发展中还表现为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现代文明发展的差距。由于信息工业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等差异,发达国家在普及信息技术方面以及信息开发和利用方面已远远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面,他们依托先进的大规模存储,卫星图像,宽带网络等为主的网络通信技术,正在建立以全球为坐标系的巨量信息库,同时他们已经把培养和训练对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的教育普及到了小学。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只刚刚进入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普及的阶段,即使是这样的普及过程也是十分艰巨的。我国近两年PC机的家庭拥有量增长速度在加快,但是用电脑干什么,多数人还只是用它充当打字机和作为简单的数据储存库,甚至是游戏机。上网的计算机很少,企业决策人,研究人员,教师等真正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的更少。也就是说,网上的大部分信息在未开发利用的情况下白白地浪费了。

实际上,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进入信息时代的完整含义,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使用操作技术的普及,同时也应该是民众的信息开发和利用信息能力的普遍提高,民族的文化知识素质的普遍提高。所以,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把握信息技术文化的实质是十分重要的。否则,作为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追赶信息时代的过程中,很难避免自己成为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倾销市场。

标签:;  ;  ;  ;  ;  

信息技术#183;文化#183;知识--关于信息技术文化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