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C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常规组、病变组,给予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变组空腹C肽水平及餐后2hC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存在关联。结论: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存在相关性,可考虑借助糖化血红蛋白、C肽水平监测,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PN的风险。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C肽;2型糖尿病;DPN
前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DPN的形成提示患者的治疗难度增加,如未能及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活动功能、生活质量均容易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做好2型糖尿病患者的DPN预防控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目前临床尚未确定糖尿病患者合并DPN的机制,这一状况为DPN形成风险评估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研究指出,糖化血红蛋白、C肽与2型糖尿病DPN之间存在一定关联[2]。因此,分析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之间的相关性具有一定必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如糖尿病患者的表现符合以下2项及以上,提示其合并DPN:(1)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温度觉异常;(3)振动觉异常;(4)踝反射消失;(5)尼龙丝检查,足部感觉消失或减退;(6)针刺痛觉异常。
依据是否合并DPN,分成常规组(单纯2型糖尿病,45例)和病变组(2型糖尿病合并DPN,59例)。常规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7.9±9.2)岁。病变组男32例,女27例;年龄(47.6±9.1)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检查:于清晨采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静脉血(空腹时间>8h)。以全自动分析仪(MQ-2000PT;上海惠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测定受检者的糖化血糖蛋白水平。以血糖仪测定静脉血标本的空腹血糖指标。空腹C肽水平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确定。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2h后,再次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标本,以血糖仪(ROCHE卓越型ACCU;上海三崴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化学发光法(C肽试剂盒;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中国)分别测定患者的餐后2h血糖及餐后2hC肽水平。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认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室检查结果
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5±1.03vs8.57±1.43,P<0.05),常规组空腹C肽与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0.62vs1.38±0.47,P<0.05),常规组餐后2hC肽与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9±0.66vs2.28±0.49,P<0.05)。
表 1 实验室检查结果[x±s]
2.2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的关系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C肽存在密切关联(P<0.05)。
表 2 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的关联
3讨论
近年来,2型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升高[3]。在这一背景下,由2型糖尿病引发的DPN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事实上,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DPN的原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这一血糖代谢紊乱状态可损害周围神经细胞;同时,高糖环境可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造成管壁持续增厚,而管腔逐渐由正常状态转为狭窄状态,最终诱发神经内膜的缺氧状态,促进神经低灌注,为周围神经病变的形成提供机会。2型糖尿病DPN带来的复杂表现,不仅会加剧患者的痛苦体验,还会持续破坏患者的正常活动功能。基于这类并发症的危害,早期识别、控制DPN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临床评估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这种物质主要来自血清中糖类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糖化结合反应。随着2型糖尿病血糖代谢状态的变化,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也会随之产生变化。
C肽则是一种常见多肽。这种多肽主要形成于胰岛β细胞的分泌机制。基于其与胰岛β细胞之间的密切关联,这一多肽常被用于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估。
为了验证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将是否合并DPN作为分组依据,探讨单纯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并DPN之间的差异,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病变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此外,病变组患者的空腹C肽水平及餐后2hC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上述结果初步证实:糖化血红蛋白、C肽可能与2型糖尿病患者DPN的形成存在关联。
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则验证:2型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C肽存在相关性。分析上述关联的形成原因为:C肽这种多肽可经激活一氧化氮合酶、Na+-K+-ATP酶的活性,借助上述酶的作用,诱导机体神经纤维的再生,改善神经元的凋亡状况。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患者餐后2hC肽水平的不断下降,C肽的神经保护功能逐渐弱化,可引发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上述病变则容易刺激DPN的形成与发展。
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DPN之间的关联机制可能为: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的持续延长,患者长期处于血糖代谢紊乱状态,长期高血糖状态持续引发神经毒害反应,其对患者神经细胞的影响作用,容易增加其DPN形成风险。而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糖尿病控制的重要依据,其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之间的密切关联提示,其与2型糖尿病DPN形成风险存在正相关关系。
此外,从2型糖尿病DPN的病理生理机制来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也可能影响其DPN的形成风险。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可考虑将病程纳入2型糖尿病DPN危险因素的研究范畴,以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DPN。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糖尿病DPN与糖化血红蛋白、C肽有关,提示糖化血红蛋白、C肽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形成机制。为了进一步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DPN形成风险,可考虑借助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餐后2hC肽指标,建立DPN预警机制,即要求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餐后2hC肽水平,一旦发现糖化血红蛋白异常升高或餐后2hC肽异常降低,立即进行深化评估,以便及时发现DPN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胡亚会,邓超,周鹏飞,等.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检测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意义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25):164-165.
[2]郭楠,侯艺,王娜.糖化血红蛋白及C肽检测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学,2019,25(10):131-134.
[3]洪梦杨,陈弘,李晓牧.1型糖尿病患者糖化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值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世界临床药物,2018,39(09):602-605.
论文作者:付思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血红蛋白论文; 糖尿病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周围神经论文; 水平论文; 血糖论文; 餐后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