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形资产论文,不对称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关于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现象的研究
对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现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成果表明,随着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贡献日益增强,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无形资产相关信息,要求企业披露无形资产更多信息的呼声日益增加,然而由于无形资产增加了企业价值的可变性,可能使得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员收益随着无形资产强度增加而增加。
在美国和欧洲25个最大的基金经理之间进行的一个关于信息需求的调查表明,他们所想要的信息与公司提供给他们的信息大相径庭。投资者认为他们需要有关无形资产的信息,其中有68%的人认为无形资产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但只有8%的公司年度财务报告中提到这一点。在《价值报告革命》一书中,作者通过对高科技行业的调查表明,当前的公司报告作为信息需求各方交流的中介,存在5种缺口:信息缺口、报告缺口、质量缺口、理解缺口和感知缺口。此外,风险信息缺口也是当前报告体系常常忽略的一个重要内容[1](P166—187)。据Bassi在1999年对美国40家大型上市公司财务年报的考察,这些公司都在年报中宣称企业最重要的资产是自己的员工,但却无一例外地没有披露任何关于人力资源价值的定量信息。只有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财务报表中单独报告研发费用,但研发费用本身的范畴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判断。另外,关于公司人员培训、提升品牌和信息技术方面投资的信息,在财务报表上一般也没有单独披露[2](P334—382)。
我国资本市场上,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十分严重。我国上市公司有关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主要有两种形式:正表披露与附注披露。资产负债表正表左方单独列示无形资产项目,但该项目通常只适用于披露公司主要的无形资产,一般为土地使用权。有关无形资产的其他具体项目通常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研究结果表明,开始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上市公司逐年增加,但对无形资产具体项目名称的列示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3];无形资产项目不健全,由于考虑谨慎性原则,对无形资产构成比例的披露不够充分,特别是对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只是在损益表中的管理费用一栏中做简单列示,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每年研究与开发支出具体数额的上市公司更少[4]。《2002年度中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经营状况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如果扣除在我国的会计制度中被作为无形资产记账,而经济学上应属于有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等之外,在会计计量反映中没有无形资产的上市公司高达440多家,占到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更有170多家上市公司在会计账上没有包括土地使用权等的任何无形资产[5]。这些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缺失严重,加剧了资本市场中的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
一些学者针对上述现象对我国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是按照工业经济模式来设计和运作的,主要以有形资产的披露为中心,无形资产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处于从属的地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说明”,也只是要求披露无形资产的种类、实际成本、本期增减及摊销数[4]。现行会计准则也存在诸多缺陷,包括无形资产确认范围狭窄。对自创无形资产确认违背成本利益相关性原则,以及关联交易中,利用现行无形资产成本规定价格等[6];资产负债表对无形资产的披露过于简单,也未作详尽的分类,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未详细列示无形资产开发费,不能反映企业的研发水平;报表附注也未对无形资产的辅助信息进行充分的披露,如无形资产的分类情况、计量基础、摊销方法等,无法给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具体、完整的会计信息[7]。
二、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后果
在无形资产作用日益增强的条件下,依据充分、可靠的相关信息,对无形资产价值做出准确的判断,成为投资、经营成功的关键。无形资产信息的不对称及披露失灵,给人们正确认识无形资产价值带来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是降低了无形资产市场效率,甚至导致无形资产市场的萎缩。由于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加之逐利心理作用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导致了无形资产交易中的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形资产的买方无法区分低质量和高质量的两种无形资产,便只能按照平均的质量预期对它们定价,无法形成分离均衡。其原因是低质无形资产的卖方存在隐藏真实信息,以达到与高质量的无形资产一同出售的动机,导致鱼目混珠。由于卖方对高质量无形资产的估价高于买方的平均估价,假设无形资产的买方厌恶风险或为风险中性,市场价格就不可能达到拥有高质量无形资产的卖方的预期价格,卖方因此而退出市场。这一行为导致市场上无形资产的平均质量下降,迫使无形资产的平均价格下降,出现了平均质量和平均价格交互下降的恶性循环,市场中交易的无形资产数量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市场萎缩,交易效率下降,社会福利受损。
二是信息强势群体主动操控,损害信息弱势群体利益。掌握信息优势的信息强势群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操纵利润,进行内部交易而获利,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公正性。内幕交易利润的持续存在损害了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他们对资本市场公正性的信心[8]。杨明总结了我国资本市场中,利用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不当得利行为:(1)披露虚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信息,虚拟利好消息。(2)通过知识产权关联交易,掠夺上市公司现金资源。(3)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虚夸无形资产价值,并将其与主体公司“捆绑上市”,从而掠夺上市公司的资源[9]。这些不当利得行为,往往是掌控信息优势的强势群体,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是造成资本成本增加,加大企业融资困难。Amihud、Yakov和Haim Mendelson证明了信息不对称和公司资本成本之间有重要的联系。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不足,特别是无形资产密集型公司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资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必然要求更高的风险补偿,这将导致过度的资本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的融资能力,成为企业成长的障碍[10](P223—249)。此外,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充分,融资风险增大,也减少了资本供给,给拥有无形资产优势的企业融资带来困难[3]。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不充分使得企业无法把自己真正的实力展示给投资者,投资者也无法对公司技术革新及产品开发活动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价,致使资本市场上难于形成合理的资金流向,给企业融资带来困难。
四是造成企业价值系统性低估,增加了经济决策的不确定性。Lev等人通过对1500家研发密集型公司的研究表明,那些处于成长初期的无形资产密集型企业(表现为较高的研发增长和较低的盈利增长)的股票在市场上的定价明显过低。企业市场价值被系统低估,不仅使其融资行为遇到了极大的障碍,而且导致公司盈利能力被错误估计,即报告的盈利低估了增长型企业(拥有较多无形资产)的实际盈利能力,高估了成熟型企业(拥有较少无形资产)的实际盈利能力,可能会误导投资者投资决策。美国布鲁金斯无形资产研究特别工作组认为,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能提供有关公司无形资产投资的充分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的缺乏导致宏观经济的一些重要指标变得难以计量,公司内部或特定行业内不同公司间资源的合理分配变得更加困难,经济决策的不确定性加大了,同时也削弱了资本市场的透明度,造成证券价格异常波动,公众对资本市场维持公正的能力失去了信心[11](P16—22)。
三、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根源
关于导致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原因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无形资产固有特性形成的障碍
虽然无形资产对现实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然而人们对无形资产的认识仍然有限,这与无形资产的固有特性是分不开的。一是无形资产投资的内在风险性。由于人们认为大部分无形资产投资(研发、员工培训、争取顾客等)的结果是高度不确定的,无法通过规范的手段(如未来现金流现值计算)进行估价,而只能简单地将这些投资作为当期费用处理[12]。二是无形资产产权的模糊性[13]。由于无形资产形成原因及过程的复杂性,无形资产的产权安排相对有形资产更加难以界定,企业也无法对大多数无形资产行使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如人力资本、未申请专利的知识等),特别是在经济转型的条件下,由于时空约束和体制转型,导致无形资产产权相对模糊。三是无形资产的部分排他性(Partial Excludability)和非交易性(NonMarketable)[14](P37—41)。这也是导致大多数无形资产无法在企业财务报表中作为资产确认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排他性使得无形资产的所有者不能完全排除他人从中获得好处,非交易性则使得无形资产缺少可与其他类似资产进行比较的活跃交易市场,从而使得其价值估计结果不可靠。另一方面,在无形资产市场上,由于无形资产往往是独一无二的,无法形成批量的产品市场,使得价格作为市场信息收集者的功能失灵。
2.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在报告无形资产信息方面存在缺陷
现行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以有形资产的计量和报告为核心的,在提供无形资产信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一是会计计量方面,以历史成本和交易为基础,不仅由于无形资产价值与成本的弱对应性而使信息的准确性下降,而且使得大量无形资产游离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之外,导致财务信息无法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经营风险和盈利能力[15](P144)。大量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商誉、商标、专利权、特许权、版权、专有技术、R&D、人力资本等大量资产的取得都不是以有形的方式和市场交易为基础,所以,它们在以有形资产为基础的传统会计系统中总是得不到合理的计量。二是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中不披露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的详细项目,这不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以及无形资产方面的科研投入与技术含量的高低。另外,由于统一使用货币计量,使得许多与无形资产有关的对决策者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难以用货币计量的重要信息,不能反映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像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外部环境、与客户的良好关系、销售网络的分布、管理人员的能力以及企业员工的素质等都被排除在财务会计报告之外。特别是未能反映人力资源这项企业十分重要的资产及其有关的权益和费用等信息。三是许多企业采取会计报表附注形式对其无形资产进行披露,但披露的随意性大,而且存在选择性披露利好信息现象[16]。随着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日益增加,企业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不断下降。Lev和Zarowin的研究表明财务报表价值相关性的减弱跟无形资产强度的不断增加有很大关系,导致财务信息有用性不断恶化的“元凶”之一是现行财务报告对无形资产信息的不当披露[17](P353—385)。
3.无形资产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动机复杂
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不充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无形资产信息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动机。虽然管理当局有动机自愿披露私有信息,但这类披露可能会受到如披露成本、商业机密泄露风险和法律责任的影响。Lev认为,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主要参与者(经理人员、审计人员、相关的财务分析师)的复杂动机网[14](P89—107)。无形资产费用化处理和隐藏无形资产信息,可使经理人员得到夸大未来盈利的好处和模糊对投资失败的解释。减少无形资产信息披露降低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风险,从而减少审计人员的法律诉讼风险。相关的财务分析师通常能够从关系紧密的经理人员那里获得关于公司的无形资产信息,如果这些信息被公开披露反而影响他们的信息优势。美国布鲁金斯无形资产特别工作组的报告认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遍反对增加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原因在于:一是目前还未形成被普遍接受的统一的无形资产计量方法和模型;二是披露会削弱竞争优势;三是管理人员害怕承担法律责任;四是缺少恰当的呈报方式。资本市场中介也对企业是否应该披露更多无形资产信息产生抵触和质疑,一是因为他们已掌握传统的计量评价方式而对改变现状产生抵制;二是有些证券分析师认为因自己掌握的评估无形资产价值的独特模型与工具而形成的竞争优势,会因无形资产信息的充分披露而弱化;三是对分析师或其代表的投资组织而言,选择性披露对其有利,因而也就没有动机努力使信息披露方式更系统。更正规[11](P26—30)。因此要改变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足的状况,必须改变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环境,增强无形资产信息供给的激励。
四、关于改进无形资产计量与信息披露的研究
无形资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也导致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对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足。随着无形资产的作用日益增加,为了减少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良后果,人们也开始不断探寻能够有效计量和披露无形资产信息的模型与方法。
1993年,Skandia公司开发了一种影响广泛的适用于保险金融机构的无形资产测量报告系统“巡航者(Navigator)”。瑞典的卡尔·爱瑞克·斯威比博士和康莱德小组共同开发了无形资产监控表(IMA)并提出一系列重要指标,用于对知识型公司无形资产进行计量和披露[18]。这些指标已被许多上市公司用于其年度报告中。Celemi公司为知识型公司创造了一个无形资产监控者的模型TangoTM作为财务报表的附注公布,列出结果和解释性脚注从而为股东提供一个公司真实价值的清晰图像[19](P24—38)。《价值报告革命》一书中,作者认为无形资产主要是用非财务指标来度量,这些度量应满足以下特征:有效性、可行性、相关性和预测价值,并提出一个包括外部市场纵览、内部价值战略、价值管理和价值平台等四个部分的价值披露模型[1](P274—298)。美国布鲁金斯无形资产研究特别工作组认为,提供充分的无形资产信息最大的障碍是缺乏能准确和有效地描述新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活动的经济模型,缺乏一种对影响这些生产活动的因素做出清晰、一致和强有力的描述的通用语言。工作组认为,政府在无形资产的创造、计量、披露及报告方面发挥着基本作用[13](P15—35)。Lev在分析了当前会计系统在提供无形资产信息方面的缺陷后,提出了一种解决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途径:价值链记分板[14](P110—117)。价值链记分板全面描述了企业在经济价值创造方面的能力和成功,它提供了一个既可供内部决策使用又可揭示给外部投资者的信息系统。
国内学者针对我国会计报告系统的缺陷,也提供了一系列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改进建议,包括:对会计计量困难的无形资产,要求企业在报表附注中具有关联方无形资产交易的披露、商誉的披露、人力资源的披露[6];除了披露无形资产所能提供的经济效益、剩余的有效期限和摊销情况等重要信息外,还应将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出来,使报表使用者真实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与偿债能力[20];除了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账户外,还要在附注中注明各项无形资产的来源及变动情况,高科技开发企业还应单独设置一张附表列示项目研究开发情况,主要包括研发期限、成功经验等,向报表使用者披露其研发能力[7];规范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具体类别名称,引导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主动性等等[21]。
五、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无形资产信息处理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影响因素无限性与人类认识能力有限性的矛盾,二是信息占有主体多元性与信息处理主体一元性的矛盾,三是信息强势群体主动操控与信息弱势群体被动接受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客观存在,信息不对称分布将难以避免,并成为制约无形资产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深刻认识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现象及信息披露不足带来的巨大危害提供了大量经验证据。对造成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根源的讨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解决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及信息披露问题所面临的障碍,特别是Lev关于无形资产利益相关者信息披露动机的分析,提出了解决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深层次路径。
尽管国内外的研究者提出了各种无形资产计量和披露的模型与建议,但这些模型和工具大多仍无法超越现行会计系统,而只是对现有会计系统的完善和补充。这些建议注重无形资产本身的计量和信息传递的内容,而忽视了对无形资产信息传递的通道研究。信息的交流过程由两个层面构成,一层是发送层,它以信息供给者为主体,其准则是发送者根据自身拥有的信息及利益发出信息;另一层是接收层,它以信息接收者为主体,其准则是接收者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期待获取信息。信息不对称往往表现在两个层面之间的“错层交流”。这种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的“错层交流”,导致交流双方传播的磨擦乃至冲突[22]。各种类型的产权交易市场为信息交流提供了平台,但信息交流方式及交流机制仍存在诸多缺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解决这种信息传递的“错层交流”成为可能。薛云奎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随机寄存特性,可以构建一种如同电视节目一样的多频道的信息传递通道。基于有限理性的假设,我们认为,对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正视这种客观存在,提高认识水平,在加强无形资产信息的描述和计量方面的研究同时,关注无形资产有效信息的收集和筛选,通过建立多元频道的信息传递通道,改善信息发布和接受的机制。这种无形资产信息频道模型应包括频道设定系统、噪音隔离系统和发布接收系统三个部分。通过频道设定,消除无形资产信息的“错层交流”;噪音隔离系统则通过传导制度和流程的优化,防范对信息的恶意干扰;发布和接收系统是关于频道选择的安排的,它能使有关各方在特定条件约束下实现相对信息均势。
标签:无形资产投资论文; 无形资产摊销论文; 公司价值论文; 信息不对称论文;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