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极容易发生各类的裂缝问题。若建筑物发生裂缝后,不仅影响建筑物表面的美观,而且裂缝如果过大则会对建筑物本身的结构造成影响。本文针对土木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如何解决裂缝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希冀本文对同行或类似工程能够提供借鉴和帮助,共同解决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裂缝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物施工;处理措施;裂缝问题
1.引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助推下,城市建设的速度逐渐增快,土木工程的建筑项目也随之增多。为了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安全以及城市的发展,所以必须保障施工质量。在土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最为常见的则是水泥混凝土的裂缝现象,裂缝现象不仅会导致建筑物的结构发生破坏,严重时则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安全,所以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
2.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裂缝产生的原因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对裂缝加强控制,是一个综合性又系统的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当严格控制,质量把关,并规范施工人员的具体行为,做到预防工作使得裂缝发生的概率减少或避免。对于已经产生的裂缝应当进行及时的科学处理,使得建筑物的结构不至于遭到再度破坏。在土木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着难以避免的裂缝问题。因为裂缝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现将这些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
(1)水泥混凝土质量方面的问题
水泥混凝土大部分是由水,石,水泥,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根据特定的比例进行配合,从而形成养护硬化,搅拌混合而成。
(2)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因设计原因设计结构,而发生断面突变产生集中应力,从而出现结构的裂缝。所以在建筑物的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构件的施加预应力是否合理,避免构架应力过大导致偏心,从而引起构件裂缝。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如果构造钢筋的配置过少,过粗则会导致,墙板或楼板发生裂缝。如果在设计中没有考虑构件的收缩问题,或者是选择混凝土的等级较高,用灰量较大,则不利于构建收缩。因为外界环境温度而发生变化,管线配置的不合理,保护层厚度也相对较小,使得各类施工裂缝,较容易出现。
(3)在建筑施工时应当注意克立即配是否合理,从而增加混凝土收缩,引起裂缝的产生。如果混凝土的粗细集料含泥量较大,则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率。如果骨料的粒径细或者是真片含量较大,则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用灰量也较大,构件的收缩量随之增加。如果水灰比例过大,选择的砂石过少则容易产生结构裂缝。根据相同等级强度的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由水灰比例决定。当水泥水化后,在混凝土中将会残留多余的水分。等待水分蒸发以后产生气泡,形成裂缝。如果混凝土掺合料和外加剂选择不合理,则极其容易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率。因为水泥的品种因素不同,所选择的矿渣硅酸盐也不同,水泥收缩也明显大于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原因,等级越高,则细度越细,也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裂缝产生。
(4)土木工程中的施工养护。在水泥混凝土的浇灌过程中,因振捣和插入不合理,对水泥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密实性有着严重的影响。如果搅拌时间过长,拌合不均匀,在拌合之后因浇筑间隔时间过长也容易导致裂缝。在建筑物进行高空浇筑时,因为风速较大,长时间的烈日暴晒,则导致了混凝土的收缩率增加。对于体积较大的建筑物进行混凝土的浇灌过程中因为水化计算不合理,降温措施和保温工作不合格,使得建筑物内外温差较大,从而出现温度裂缝。在建筑物现场进行磨板拆除时,因为拆模过早,产生裂缝,使得预应力张拉,从而出现张拉裂缝。
(5)建筑物的结构约束主要包括,内约束和外约束。在土木工程混凝土中,内约束要指构建的质点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待建筑物浇灌,因为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较高,混凝土表面温度相对较低,产生内高外低的温差现象。根据建筑物热胀冷缩,在一定的条件下质点会出现变形,从而使得质点之间产生相互约束力。在混凝土中新的支点应为温度较高,表面受热胀冷缩明显增大产生温度压力,从而在建筑物的表面形成温度抗拉压力。温度抗压拉力比极限抗拉强度要高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细小的裂缝,进一步发展成为表面裂缝。外约束,因为外界物体阻碍,使得建筑物构件发生形变。因为建筑构件与构件相互作用地基与基础产生相互作用力,形成外约束力。在建筑物混凝土浇筑后7天时间内,水泥化基本散热完成,混凝土降温产生一定的收缩力,混凝土固结,从而蒸发了多余的水分,加剧收缩,而建筑地基结构则形成约束力不能产生形变,在此种情况下内外温差较大,容易产生裂缝。
3.土木工程的裂缝处理措施
在土木工程的设计师应当做到抗放有度,在约束的状态下,不具有充分变形的余地时,应当减少裂缝出现,采取相应对抗措施,如果构件处无约束树的变形状态,为了使得充分保证变形与地,应当采取放措施。对于混凝土裂缝应当进行补偿收缩,大多数裂缝因混凝土收缩而产生,可以适当添加膨胀剂,补偿收缩。为了保证混凝土均匀密实在浇筑过程中应当保证浇筑区域和构建的类别,严格控制钢筋的配置状况等级,选择合适的伴和物品,品质要优,并采用正确的浇注方法。
在对建筑物进行浇筑前,应当对钢筋模板进行全方位检查,确定预埋件的尺寸和部位是否合理,待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浇筑。检查浇筑混凝土是否有障碍,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结合具体的工作能力,工程状况保证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在雨雪天气,应当防止露天浇筑的柱子和墙体构件,在进行浇筑时浇筑的高度与混凝土没有离析现象,带捣平方可浇筑上层结构。
在混凝土裂缝的养护过程中,应当给予极度重视。制定合理的养护计划,由专门的人员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待混凝土浇筑后应当加强保湿保温的养护,防止剧烈变化。选择覆盖和洒水措施,应当采用缓凝剂,保障与水泥混凝土的抗渗要求相符。对于地板楼板等构件应当在模压,收浆后选择塑料薄膜,进行覆盖,防止建筑物表面的水分蒸发。在水泥混凝土的高温浇注过程中应当减少浇筑厚度,通过浇筑层,可以搭设遮阳板对混凝土升温进行控制。
在混凝土的结构中,可以添加水管,利用冷水降温循环,降低建筑物的内外温差。也可以在混凝土的拌合过程中选择谁冷却碎石,使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有所下降,合理的保留温度。在建筑物进行浇筑后,应当用草帘或湿润的麻片进行遮盖,定期洒水养护,使得养护时间得以延长,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冷却,从而进一步强化建筑物结构的温度。对于长时间暴露的建筑结构,应当选择保温措施,特别是在寒冷,雨雪交加的季节,做好温度控制,防止建筑物外侧产生温度裂缝。
4.结束语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也蓬勃兴起。当代社会对土木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具体的施工建设中,混凝土的材料应用较为广泛,这也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了土木工程的发展与进步。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施工来说,结构混凝土因为温差产生变形,因为材料特性以及结构制约等,产生混凝土裂缝。为了保障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在建筑过程中,不发生混凝土的裂缝现象,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例如优化混凝土的配合设计比例,加强建筑物的浇筑,进一步保障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也确定了土木工程的稳定性与整体性。
参考文献:
[1]陈答蔷 处理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J],2011,(24):143-143.
[2]齐岗.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J],2011,(26):106-107.
[3]盛级圆 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方法[J].2014,(36).
[4]黄萃丽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2013,(2).
[5]胡作.浅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J],2010,(7).
论文作者:吴昆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水泥论文; 构件论文; 结构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