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施工中的基坑降水技术论文_任永臣

试论建筑施工中的基坑降水技术论文_任永臣

福建兴港建工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类建筑快速崛起。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需要做好基坑降水作业。充分的研究场地环境、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等相关条件,根据建筑物特点来选择适宜的降水方式和方法,确保达到良好的地下水处理效果。

关键词:建筑施工;基坑降水;方法;施工工艺

引言

我国近些年经济发展有目共睹,国内各项建设如火如荼,许多建筑工程逐步向大型化和高层化发展,这也对施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基坑降水施工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工程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只有通过科学设计,采取合理方案,才能使工程得以顺利展开。因此,对建筑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技术进行详细探究迫在眉睫。

1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中降水可以改善劳动强度,实现机械化施工。由于降低了地下水水位,使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岩土层,不但不含有重力水,而且使其含水量大大降低,这样就为机械化施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改善了人们的劳动强度,使工程得以快速进行。在建筑施工中,由于地下水位及土质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基坑开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通过基坑降水施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工程的施工进程,降低工程造价。在施工中通过人工降水,实现机械化施工,这样一来既可以减少一定的工程成本,还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降水是处理深基坑降水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目的一方面是保持基坑底干燥,避免坑底积水或土质稀软的现象,为施工创造有利的环境及条件,确保顺利开挖;一方面是避免管涌及流砂的产生,以防坑壁土体塌方,增加坑底的稳固性,从而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另一方面是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特性,提高土体的固结程度,增加地基抗剪强度,防止基底的隆起与破坏。在具体施工中,由于人工降水的方法多种多样,所以在实际的施工中,要根据现场施工的需求来选择最佳的人工降水方法,这样才能进一步保证施工的质量。

2建筑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2.1轻型井点技术

轻型井点技术基坑降水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真空,让土壤中的水分成为水气混合物,经过管道系统进入到水气分离器。之后再做出进一步的分离,空气进入真空分离,水分进入离心泵水管中。这个方法使用的范围比较大,同时由于施工流程简单、相对经济适用,使用关于地下水水位不深、基坑面积不大地施工场所。所以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广泛使用的就是轻型井点法施工技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土壤渗透系数很小的情况下,要采用适当的气密性措施,才能保障轻型井点法有效实施。

2.2明排水法

明排水法又称集水井排水法,就是采用截,疏,抽的方法来进行基坑等施工的排水。说白了,就是在坑底周围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置集水井,使多余的水通过排水沟汇集到集水井里,然后在一起抽出坑外,保持施工时坑底的干燥性,防止坑壁滑落造成伤亡。其中,截是指在坑底周围设置排水沟,阻断水流,防止水流影响施工;疏是指疏通水流,让水流沿着排水沟流走,排干地表的积水,保持地点的干燥;抽是指抽出集水井里的水,不要让水一直汇集在集水井里。

2.3帷幕排水

在建筑工程处于建筑物密集及地基土具有较强渗透性的位置,则多采用帷幕排水方式。在基坑开挖时采用帷幕排水方式时,可以有效的防止基坑周边地下水的渗入,有效的实现对基坑侧壁的支护。而且利用帷幕降水方法,基坑内排水量减少,有利于实现对基坑附近建筑物及管网等地面沉降的有效控制,减少基坑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建筑物及构筑物带来的破坏。但在应用帷幕降水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设计,并根据标准的规范来指导施工作业,以此来保证基坑的顺利开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堵截治水

基坑降水常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地面沉降,临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及残留滞水的存在而影响边坡稳定等。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产生,可以采用堵截法将地下水体分隔开,在基坑内进行降水,基坑外的地下水位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国内外对地下水进行堵截的方法有钢板桩、夹心墙、防渗垂直帷幕及冷冻等。

3施工中运用基坑降水技术施工方法

3.1深基坑井点的布置

在布置深基坑井点时,通常要根据基坑形状及面积的大小、地下水流方向、目标降水的深度以及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来确定。一般,当基坑的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在4~5m时,可以采用单排井点,将井点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当基坑宽度大于6m,且图纸质量差时,可以采用双排井点,将井点布置在基坑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过大时,可以在间距为10~20m井点的转角处设多处走廊,并采用多边封闭或环境布置井点。另外,在布置井点时,要注意井坑与基坑壁之间的距离,一般在2m之内,否则容易发生塌方。

3.2管路安装

在所有井点管完成铺设之后,用吸水胶管把井点管和总管相连,同时用铁丝捆牢,然后再与抽水设备连通。此后接通电源就可以进行抽水试验。在这期间监察出水是否正常;主管路的流水坡度是不是坡向射流真空泵;集水管和井点管连接的胶管在进行抽水试验中是否有漏水漏气的现象等等。凡是出现了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检修和维护工作,之后再次试验,直到没有问题产生方可投入实际工程的基坑降水工作中。

3.3加强管理

基坑降水工程修建好后不能就不管了,要定时检查,看是否有损坏的地方,及时修补,将危险遏制在摇篮里。比如在降水期间应对抽水设备和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况,避免抽水期间突然无准备的停抽,影响工程的正常进行,造成额外的经济开支,加大浪费,过度消耗成本。井点降水时,应对水位降低区域内的建筑物等进行沉降观测,发现沉陷或水平位移过大时,应及时采取防护技术措施,以免水位下降导致房屋下沉太多而引起房屋倒塌,基础建筑物倒塌等危害到附近其他人员的利益,给人们的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

3.4降水运行

在开挖基坑之前的15日内进行降水施工,必须将基坑降水位降低,在降水之前,测定各井口、地面的静水位以及地面标高,接着进行试运行操作,对抽水设备的是否完好实施检测,确定排水系统和抽水是否与降水要求相满足。在降水运行过程中,应对各井水位的观测进行加强,将含水层的承压水头变化所掌握,加强地面沉降监测避免由于降水造成周围环境有地面沉降产生。

结语

建筑工程中的基坑降水技术类型多样,这些技术在基坑施工中的应用确保了建筑工程的安全进行,提高了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的基坑降水工作中,一般采用的是井点降水方法。沿着基坑四周或者两侧埋入深于基坑的井点滤水管或是管井,然后连接总管进行抽水工作。使得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之下。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要对工程地块内的土壤进行分析,同时计算基坑涌水量,以此确定井点管的布置数量,精心组织施工,高质量地完成施工,同时确保施工中的安全。同时,基坑降水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以更好满足不同类型施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鹏飞.基坑降水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技术,2016(21):9~13.

[2]李松.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标准探究[J].中国标准化,2016(12).

[3]邓光洲.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建材,2016(04).

[4]刘杰.高层建筑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研究[J].居业,2016(07).

论文作者:任永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施工中的基坑降水技术论文_任永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