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电力新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种情况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变电运行质量。一旦变电运行过程中出现电气误操作事故,会给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甚至危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记一次,本文就变电运行中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科学化的防范策略,为变电运行相关操作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措施
1、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1.1、运行管理方面原因缺乏健全、严谨的规章制度,引发误操作事故
变电运行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各项规程进行,若这些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必然会增大实际操作人员的操作随意性,给电气误操作埋下隐患。如缺乏健全、严谨的操作监护制度、巡视检查制度以及交接班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造成操作人员无章可循、无法可依,极易引发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因此,应重视建立健全变电运行各项操作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定了完善的操作规章制度后,若相关操作人员不能严格执行,也起不到有效防范各类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目的。电气操作人员不按具体操作规程作业,主要表现为对操作监护制度执行的不坚决、不严格,如漏操作项、随意无票操作、监护人监护的不认真,操作人走错间隔,为省事操作中强行解锁等。缺乏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当前,防误闭锁装置已在很多变电站装设。各变电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且型式各异,部分防误闭锁装置仅有三防功能或四防功能。加上没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来维护管理防误闭锁装置,很多解锁操作使用的是万能钥匙,这样极易引发误操作事故。
1.2、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
不熟悉设备、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缺乏操作经验等这些因素综合造成了值班人员技术水平差。变电运行值班人员不熟悉设备,是我们常见的误操作事故发生原因。为此,变电运行值班长,应及时督促值班人员熟悉设备,尤其要熟悉哪些新投入设备与经常变更的设备,还有哪些不经常操作的设备。变电运行操作人员,只有非常熟悉操作设备,才能更好的防止实际操作中发生误操作事故。操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见到的YH反供电事故。再者操作人员缺乏操作经验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特别是对于哪些刚入职的新员工,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手忙脚乱,引发操作安全事故。
1.3、操作人员自身人为因素
值班人员的自身工作态度情况也易引发电气误操作。即使有很完善的技术规程,值班人员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值班人员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缺乏稳定的工作情绪,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值班人员责任心不强,不认真、不细心操作,也易造成误操作事故。值班人员个人精神状态的好坏,也会影响到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若各值班员在工作当中,个人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良好,精力十分充沛,头脑也很清醒,能要精会神,全神贯注工作,就会很少发生误操作事故。反之,若值班人员在值班时无精打采、头脑模糊、精力不集中,就可能会出现填写、审查操作票失误,走错间隔操作同时误拉操作与误合操作等也极易发生。
1.4、防误闭锁装置不完善
缺乏完善的防误闭锁装置,也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当前,防误闭锁装置己在很多变电站装设。各变电装设的防误闭锁装置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且型式各异,部分防误闭锁装置仅有三防功能或四防功能。加上没有完善的维护管理制度来维护管理防误闭锁装置,很多解锁操作使用的是万能钥匙,这样极易引发误操作事故,其中带电合接地刀闸操作、带地线合刀闸操作以及带负荷拉合刀闸操作发生最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站电气误操作的防范措施
2.1、健全变电站操作管理体系
为保证变电运行安全性,对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有效防范,应当在变电站原有操作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加以优化完善,并将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到行动中,确保变电运行过程中电气操作流程的规范性,操作行为的可靠性。输变电企业若想要对极易导致电气误操作的潜在因素加强管理,就应当结合这一内容对变电站操作管理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和补充,切实提高变电站操作管理制度体系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变电运行电气操作各项行为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制度依据。与此同时,为对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有效防范,应当明确变电运行电气操作实际工作中的岗位职责,对岗位操作SOP进行科学合理的检验和评价,便于变电运行电气操作人员能够准确把握工作内容,并以相关检验与评价具体结果为标准和依据开展后续操作,从而保证变电运行电气操作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更好的满足变电站相关管理标准。变电站一线操作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特殊性,为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当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变电运行一线电气操作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强化一线电气操作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切实对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有效防范。
2.2、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可通过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安排知识培训等方式,来丰富职工的安全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应重视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育,让他们明白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主动担负起安全责任,肩负起安全使命。逐步提高值班人员的安全责任心,促使他们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工作。
2.3、做好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对于变电运行操作人员的培训主要分为专业培训和素质培训两个方面,要求操作人员对于操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系统的基本原理等烂熟于心,对于具体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处理措施了然于胸,对于操作规章制度熟知并能严格遵行。同时还应该严厉杜绝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确保操作人员能够以一个高度负责的态度开展相关操作过程。
2.4、搞好技术培训,使值班人员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
对于“三熟”来说,首先应熟悉操作设备、操作系统以及系统基本原理,其次应熟悉各项操作与常见事故处理,最后应彻底熟悉本岗位具体规章制度,并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作业。三能主要指:能正确进行操作与具体分析各种运行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解决故障,能有效掌握部分常用维修技能。
2.5、完善防误闭锁装置
变电站防误闭锁装置属于强制性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目前机械锁和机械程序锁是最常用的两种防误闭锁装置。不过这两种装置易于生锈,一旦失灵或者维护不当,都可能导致操作不便或者操作不动等现象,进而延误了最佳的倒闸操作时间。为避免该问题,近年人们研发了微机防误闭锁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效果良好。
结语
总而言之,为全面提高变电运行稳定性,提高供配电服务质量,应当基于变电站运行基本特点出发,对电气误操作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积极建立健全变电运行管理体系,规范变电运行过程中电气操作行为,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电气操作环境,提高电气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并做好监督考核,切实强化电气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意识,对电气误操作事故进行科学化防范,切实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薛飞,王辉,闰兴龙.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6:185-186.
[2]刘林.变电运行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J].电子世界,2016,22:168.
论文作者:杜学飞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操作论文; 电气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变电站论文; 装置论文; 值班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