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400)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1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比较两组自理能力与健康行为水平。结果:观察组自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我护理互动模式有助于提高胸腰骨折患者自理能力及健康行为水平,增高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值得应用。
【关键词】自我护理互动模式;胸腰椎骨折;自理能力;健康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045-02
Effect of Self-Care Interactive Mode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Wang Yingrong
Deyang People’s Hospital,Sichuan Province, 618400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elf-care interactive mode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behavior of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Methods 128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64 cases in each. Control group took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observation group took self-care interactive mode. The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behavior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elf-care ability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The health behavior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elf-care interactive mode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self-care ability and health behavior level of patients with thoracolumbar fracture, increase surgical effects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Self-care interactive mode; Thoracolumbar fracture; Self-care ability; Health behavior
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骨折,随着近几年工程建设与交通事故的增加,胸腰椎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脊柱解剖结构复杂,患者往往需长时间卧床休养,其自理能力严重受限[1]。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对胸腰椎骨折护理知识相对匮乏,导致卧床并发症及二次损伤的可能性较大。故我院针对患者治疗期间存在的健康需求、医疗问题及对疾病的认知能力,结合临床实际经验,通过建立自我护理互动模式以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中男43例,女21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62±5.28)岁;骨折类型:单纯胸部骨折19例,单纯腰部骨折27例,胸部+腰部骨折18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13例,中学文化31例,大专及以上文化20例。对照组中男42例,女22例;年龄26~70岁,平均年龄(44.39±5.47)岁;骨折类型:单纯胸部骨折20例,单纯腰部骨折25例,胸部+腰部骨折19例;文化程度:小学文化12例,中学文化34例,大专及以上文化18例。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1)入选标准:入选患者骨折时间均<2周,为新鲜骨折;均经MRI(磁共振成像)、螺旋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X线等检查确诊为胸腰椎骨折;无血液疾病、免疫功能异常等系统性疾病;病历资料齐全;可配合医师定期随访;认知能力良好;均同意接受本研究随访,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症;合并颅脑损伤或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存在脊柱移位性或原发性肿瘤;存在视听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病历资料残缺。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患者入院后、术前、术后进行常规健康教育;日常卫生清洁、及时清除口腔残留物;适度的功能锻炼;倾听患者诉求、缓解心理负担;指导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守医嘱用药;传授疾病自我护理相关知识。观察组应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具体如下:(1)于护理人员、患者、家属三者之间建立关系纽带,在指导-互动,主动-被动的护患关系基础上,形成互相参与、共同协商的护理模式。(2)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根据医生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标准的脊柱外科健康教育,依据常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自我护理,采用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示范自我护理技能,并注重患者的参与度。(3)加强对家属健康行为的重视程度,引导家属与患者共同分析自理需求、自理目标及自理能力,与护理人员一同制定出符合患者个性化需求的自理计划。(4)督促患者自行学习相关自理知识、自理技能,并应用于实践;指导家属在患者住院期间掌握相关自理技能,在患者自理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效互动,并督促患者的健康行为,避免二次损伤,预防并发症。(5)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发放护患联系卡,定期随访患者骨折恢复情况或鼓励患者主动咨询健康问题,或入院检查。
1.4 观察指标
(1)自理能力:采用自理能力测评表评估患者自理技能与自理知识水平,其中自理技能主要包括卧位进食、床上更衣、床上擦浴、床上大小便、床上翻身等能力,自理知识包含腰胸骨折相关知识、背伸肌功能锻炼方法、卧床并发症锻炼方法、日常护理方法等。分别对患者自理技能与自理知识水平进行考核评分,采用50分制,分值高,自理技能与自理知识水平高。(2)健康行为:自制健康行为评估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健康行为进行评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规律性、有利性、合理性、行为一致性等,包含25个问题,采用5级评分法,完全符合健康行为标准计4分,不健康行为计0分,评估量表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健康行为越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自理能力
观察组自理技能与自理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自我护理互动模式是基于奥瑞姆(Orem)自理理论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旨在帮助患者增强自理能力、自我诊断、治疗的认知水平,从而改善其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效果[2]。自理是指个人为维持自身生存、健康而自行采取的实践活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疗理念的改变,自理在维护人类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广受临床认可。
胸腰骨折多由创伤所致,加之脊柱解剖结构复杂,患者卧床休养时间较长,故患者自理能力明显不足,进而造成自理缺陷。此时,患者多存在心理适应与角色转变等方面的障碍,对术后恢复十分不利[3-4]。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5],患者在治疗期间,其良好的健康行为与自理能力对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医学界也逐渐提出于临床应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以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增进临床疗效。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积极增强患者对自理的认知,提高自理知识水平与技能,改善自我形象,转变生活角色成为综合护理追求的内涵之一[6]。因此,本研究根据胸腰骨折患者自身护理需求,术后恢复情况,并在患者与家属的共同参与下,制定了一系列提高自理知识水平与技能的活动,帮助患者实现自我护理,改善健康行为。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自理能力评分与健康行为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运用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及家属对自我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增强自理技能,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水平,从而确保临床整体护理质量。考虑其原因如下:医院现有护理人员配置相对不足或工作量较大,导致护理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在为患者提供日常护理或健康教育时,多根据其思维习惯进行基础护理或生活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个体需求,并缺乏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无法实现护理过程中的互动[7];而自理互动模式通过加强患者、家属对自理能力的认知,促进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三者之间的互动,促使患者积极学习并掌握自理技能,保持健康行为,最终提升整体护理质量,促进康复。因为良好的护患沟通,患者对于自己的病情及护理措施有了深刻的了解,患者增强了自信心,提升了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提高了护理依从性,且患者于护理人员之间的互动就更配合与默契。同时,该模式有助于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便于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至患者疑难问题的探讨与个体化护理方案制定中,从而确保护理质量[8]。此外,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进行更多的自我护理互动,有助于增强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良性的互动循环关系。而患者能够实现自理或在家属陪同下进行护理,能够较好的维护其自我尊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帮助其尽快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进而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提高治疗依从性。由于患者住院期间已习得相关的自我护理知识与技能,积极配合家属的各项操作,家属的家庭护理工作明显减轻,有助于家属获得更多参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时间,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从而避免因枯燥的家庭护理工作而引起负面情绪,并传递至患者,影响患者生活情绪。
综上所述,自我护理互动模式对胸腰椎骨折可显著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改善健康行为,促进整体护理效果提升,并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敏娥.延续性护理在胸腰段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5):2399-2400.
[2]刘丽梅.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9):2153-2154.
[3]王达纯,张丽.功能锻炼在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130-131.
[4]熊喜双.自理理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自护能力和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888-889.
[5]金芳.临床护理路径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5):755-756.
[6]王萍萍,原泉,徐丽美.连续性护理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并发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7):144-148.
[7]王晓燕,宋丽霞,向凝.护理及康复训练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4):898-899.
[8]包凌燕,何登伟,李璟,等.胸腰椎骨折实施连续性护理对护理满意度、临床并发症及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6):951-953.
论文作者:王英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患者论文; 互动论文; 腰椎论文; 健康论文; 能力论文; 自我论文; 家属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