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进步与教育改革为指导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开发_思想品德论文

以德育进步与教育改革为指导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开发_思想品德论文

德育进步与教育改革引领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德育论文,思想品德论文,初中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十多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下,中国社会致力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实践,不断推陈出新,有效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在教育系统中的首要地位,十分注重通过各种方针和政策确保德育的健康、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学校德育课程的新局面。当下进步的德育发展方向和丰富有效的课程改革经验都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进步的德育理念引领思想品德课程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努力,我国的德育理论研究呈现多元发展和百家争鸣的显著特点。各种德育思潮、德育流派方兴未艾,中西德育思想在冲突、碰撞中走向融合,德育理论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完善、发展甚至生成新的理论认识。这一时期中,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带给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思考和影响甚为重要。生活教育的思想在国内最初可以追溯到陶行知先生,他明确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1]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有关“生活”的教育思想再度活跃并日渐升温。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思想也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今天的生活德育思想更像是诸多新思想、新理论的集大成者。它融汇了新时期教育发展和德育发展过程中许多有益的思考和先进元素,如“情感”、“活动”、“公民”、“生命”、“体验”、“审美”等相关的主题和内容。综合来讲,以下几种进步发展、相互关联的德育理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德育重视面向生活实际

儿童的道德学习和道德成长归根结底是源于生活、在生活之中发生和完成的。传统的知性德育让儿童仅成为道德知识的容器,背离了生活这一道德生长的根基。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努力就是要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身感受生活的过程中来培养德性,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或抽象或说教的世界里去培养一个人的道德。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是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是对以往和现行的以分裂、知性、技术化管理为特征的德育范式的转换与超越,它以灵巧的方式让德育摆脱了课堂的时空局限,让学生依托“生活”这一最广袤的资源和时空自由穿梭在课堂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之间,实现自主的道德学习。正是基于此,当前的德育课程改革依循生活为基础的人本路线,努力改观过去单一遵循学科逻辑的思路,转向注重品德养成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德育要回归生活世界,意在以学生生活的逻辑来重新设计、组织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这对于克服学校德育长期以来与生活相脱节、忽视学生个体道德经验的教育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服务于人的生命成长的需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指明了各个社会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心。对于道德教育而言,以人为本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今天的道德教育十分强调课程应服务于人的生命成长的需要,主张德育应回到个体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德育被视为是一种生命成长的过程,而非脱离生命体的外在束缚。关怀生命的德育发展方向敢于直面人类生存所面临的灾难和困惑,试图改变现实生活中生命价值的失落和学校教育中生命话题的缺失的状况。为此,道德教育会不断接近学生的个体生命(既包括生物意义上的生命,也包括精神意义上的生命),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让学生在学会尊重、珍惜和热爱生命的过程中领悟生命的意义,最终促进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

(三)重视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

传统道德教育的思维更多时候是自上而下的,强调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权威,在道德学习过程中,成人被假设为“道德已经完善”的一方,学生被假设为“道德需要完善”的另一方。在这种思维定势和前提假设下,道德学习过程中的灌输和控制的状况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摆脱或者改善。随着学校德育实践对“生活”和“以人为本”两个重要德育思想的深入推进,人们开始关注和强调代际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成长。基于生活的道德教育,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身上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资源,都可能成为道德榜样可供对方学习,他们通过平等对话、文化交融,实现共同成长。

(四)与时俱进地关注德育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随着近些年来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不断出现。德育界掀起一波波零星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浪潮。围绕着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分门别类的德育问题研究此起彼伏,如指向消费主义、新娱乐、大众传播文化、生态危机等所引起的学校德育问题研究。

德育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德育很难开展。同样,如果德育不能够积极地关注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那么,德育同样也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主题越来越宽泛、视角越来越新颖的德育问题研究给学校德育注入了许多时代的新质,这与德育回归生活的趋势十分切合,同时也让思想品德课程具有更强的指向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积极回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学校德育的要求,进而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作出更好的贡献。

二、卓有成效的新课程改革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提升我国国民素质和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与异彩纷呈的德育理论思潮给予思想品德课程发展以理念引领相比,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是从课程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理念和行动给予具体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发展以前进的力量。新课程改革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直接、有效地推动了思想品德课程的发展,也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推进学校教育的开放和转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文化变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本轮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一些教育概念的重新解释和界说都是以“教育与生活”的话题为中心的。以生活为视角来重新建构学校教育的主旨和精神推进了学校教育的开放和转型。这种教育回归生活的改革方向不仅潜在地兼顾了学生、家长、教师、专家学者等多元教育主体的需求,而且也鼓励了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行动中来。就学校教育的开放和转型而言,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所指出的那样,主要体现在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以看到,《规划纲要》进一步肯定了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种核心理念将会继续指导诸学科课程的未来发展。

(二)德育为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而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又是素质教育的总目标。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明确提出素质教育的宗旨、重点和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10年7月颁布的《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主张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不断明晰的坚持德育为先,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切实引领各学科课程的发展,尤其是德育课程的发展。

(三)强调课程的综合性,重视诸课程之间的联系

众所周知,尝试设置综合实践课是本轮新课程改革的亮点,这也让课程结构的“综合性”这一特征深入人心。实际上,“综合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上,还特别体现在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的思路和分科课程的内涵变化上。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新课程倡导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也十分强调思想品德等分科课程所具有的综合性质。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思路有效地打破了学科壁垒。一方面有机整合了部分分科课程,更加充分地考虑了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师资条件;另一方面改善了原先过于强调学科逻辑的分科课程,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无论是理论阐释还是实践探索,新课程改革过程都始终十分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努力推进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有效改变了原有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体现出鲜明的综合性特点。

(四)推行正确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积极功能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在本次课改中受到了高度重视。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是,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从操作层面上看,档案袋评价成为发展性课程评价的一个范例。档案袋评价基于一种评价观念的转变,即对学生成就的评定,是对其进步的连续考查,而不是对学生掌握内容范围的阶段性审计。档案袋评价方式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活动都纳入可评价的范围,如学生的作文、读书报告、问题设计或解决等能够反映学习情况的材料,都具有评价的意义。档案袋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使学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的进步。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式的变革改变了学校教育的评价理念,不仅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发挥出了更多的积极功能,而且潜在地改变了各学科课程的许多内在价值逻辑,让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落在了实处。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不断发展和完善

进步的德育理论和不断深入开展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真真实实地让学校教育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转变学习方式等先进理念更是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有了许多实质性的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现了由“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所取得的一个突出成果就是实现了由“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与课程标准相比,教学大纲较为刚性,对课程的设置及内容的选择、教学的要求、评价的方式等各方面规定得较多、较死,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和弹性。课程标准突出的是达成一定教育目标的质量要求,在这一总的质量要求的前提下,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积极盘活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共享有益资源,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由“教学大纲”向“课程标准”的转变,极大解放了教师和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主体性。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推动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

不难看出,近十余年来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有效落实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改变过去德育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用“生活”的话语带动九年一贯的品德课改革,让品德课教学能够兼顾青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倾向。对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而言,始终围绕的改革思路和准则是:尽可能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建立以学生人格和谐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小学的课程名称由《思想品德》改为《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初中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至少说明了三个问题:①政治课淡化了政治,强化了品德,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②分段设计课程,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③课程内容更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日益明显,更加符合与体现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生活经验,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三)重视大、中、小学德育的衔接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发展日益重视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问题。德育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这种系统性不仅体现在空间结构上的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三位一体,也体现在时间维度上的前后衔接。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2005年5月,为了进一步促进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衔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目标、内容、课程、活动、渠道进行系统规划。关注德育衔接问题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打破原有的大学与中、小学相脱节的德育模式,实现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同时,也有利于全面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发展特征,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特征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而言,在衔接问题上,一方面会充分根据青春期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建设课程;另一方面也会强调初中作为一个中间学段,在德育知识的安排上应当承前启后,逐步增强思想性,以为高中学段做准备。

(四)“三维目标”确立了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地位

三维目标是新课改在教学层面上提出的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进行了改革,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目标和教育价值观的重大改变。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情感体验的重要作用,要求所有的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要致力于三维目标的达成,尤其在德育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尊重德育课程的内在情感性、体验性等学科独特性,肯定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最重要的道德学习方式。由此,“三维目标”的提出确立了情感体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践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促使学生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与此同时,还要求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以此提高学生道德践行的能力。

(五)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得到加强

在若干次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公民教育的主题日益清晰是一个鲜明的方向。时至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德育与公民”这一主题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延续。“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至此,公民意识教育的提出正式把公民教育提上了重要日程。公民教育不仅应该是“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等的理性认识,而且应该是“通过公民的教育”(即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公共生活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技能、价值等各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有足够的能力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以及“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即公民教育的对象不仅仅专指儿童,还应该包括所有成年人。

公民教育在各个国家的目标、内容以及展开形式均有所不同。在我国现阶段,公民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过程时,更多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上,即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教育目标的达成在学校教育中主要依托德育工作,尤其是学校德育课程来进行。公民教育一方面适应了社会转型的特殊要求和教育民主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公民教育所提出的培养理性、独立、自主、合格的社会公民的德育目标,对于道德教育的发展以及公民个体的成长无疑都是有益的。

标签:;  ;  ;  ;  ;  ;  ;  ;  ;  ;  

以德育进步与教育改革为指导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开发_思想品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