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础 学以致用——在2008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寻找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以致用论文,启示论文,基础论文,地理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山东省各科高考试题在万人瞩目之下相继亮相并引起广泛讨论。通过分析地理试题,我们不难看出它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与去年相比出现的一些变化;对众多为2009年备考的师生们来说,从中又可以寻得怎样的一些宝贵启示呢?
一、2008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基本特点
今年是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自行命题的第二年。其中的地理试题秉承了2007年命题的基本思路和已有经验,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做到了“稳中有变,变中有新”,试题总体上表现出较高的质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体现素质教育,具有导向性
在山东省大力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新举措的背景下,高考地理试题着力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如第26题,以长江沿江地带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生态等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考生基本的学科知识素养、多角度多层次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以及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念的内化程度,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如:选择题第6题,以黄土塬上的水循环过程为载体,通过图片和文字提供的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学科间综合题第29题(3)、(4)小题,以西部经济地带城市化进程为平台,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选做题第30题,以罗布泊地区的旅游安全问题为案例,考查学生的生存能力等。整份试题力求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引导学生认识和体会学习地理知识在现实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判断能力。素质教育理念在高考命题中的体现,也将对全省新课程改革起到显著的导向作用,从而有利于素质教育更好地向前推进。
2.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基础性
今年的地理试题仍立足于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回避重点,内容不偏不怪。考查内容的涵盖面较广,涉及的知识点包括:自然地理——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天气系统、水循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等;人文地理——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化过程、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区位因素、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等;区域可持续发展——产业转移、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流域的综合治理,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等。这些均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和主干内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整体把握,以及主要观点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基本的读图能力和计算技能等)的重要性。考查内容的结构较为合理,比例较为均衡,试题有较好的效度。
3.坚持能力立意,力求综合性
试题继续坚持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方向,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尽量避免“死记硬背”式的试题。所有的非选择题的能力考核目标均涵盖“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中的三项或四项,充分体现了能力考查的综合性。如第26题(2)、(3)、(4)小题,第29题第(4)小题,能力考查的要求明确,且层次清晰,如观察、理解、分析、比较、推理、判断、阐释、论证等,并加强了对考生以上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深刻性、创新性等品质和能力的综合考查。
4.关注社会现实,彰显时代性
试题以反映现实和热点问题的“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考查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并体现培养学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价值观。试题取材广泛,关注、隐含和折射的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包括:国际粮食安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北京奥运会、我国南方雨雪冷冻灾害、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重大交通建设工程、生态环境改善、改革开放三十年城市化进程、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减排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有利于学生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情感”,有利于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5.鼓励创新思维,凸现开放性
试题尝试和探索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一方面关注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如第26题第(2)小题、第32题,引导考生观察和分析所给图表材料,“发现”目前我国粮食生产、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其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26题第(4)小题,引导考生追寻和理解科技工作者(“有关专家”)提出的治理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考查学以致用、结合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思维过程和方法。尤其是设置了开放性试题,如第29题第(4)小题,以问题探讨的方式,使得解答具有选择性,从而鼓励考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给考生展示个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开放空间,这也是今年地理试题的一难能可贵之处和创新的亮点。
6.强化图表运用,突出区域性
地理试题依然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图表语言运用的特色,共有各种图表11幅,其中区域图5幅、景观图1幅、统计图3幅、表格2幅。区域图既有世界区域,又有中国区域;既有宏观尺度,又有微观尺度。统计图表类型多样(包括折线图、金字塔示意图、饼状图和表格),信息丰富。试题的解答均需要提取、解读和应用信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寻找思路并组织答案。与去年试题的变化是,图表的信息量有所精简和压缩,但简洁的图表更有利于考生充分地思考和作答。同时试题突出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色,侧重以区域地理搭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而非侧重考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等识记性内容。与去年试题相比,所选择的区域均为真实的,更有利于体现和渗透地理学科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7.控制试题难度,注意公平性
可以看出,今年在选修模块部分对试题容量和难度是有意识做了控制,各题均由去年的三个设问变成了两个,且形成清晰的思维层次:第一设问为基础考查,占6分,第二设问为深化拓展,占4分,在难度上较去年有所降低,兼顾了不同学习层次和水平的考生。从设问的设计和参考答案的组织看,命题严格依据全国考试大纲和山东卷考试说明,而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较好实现了使用不同版本教科书的考生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Ⅱ卷试题解析及考生答题状况
由于第Ⅰ卷选择题部分是机器阅卷,不好分析考生思路和存在的问题,所以仅就试卷第Ⅱ部分非选择题进行分析。
1.Ⅱ卷必做题试题解析及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山东高考文综试卷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必做题中,地理学科仍然涉及到两道试题,第26题为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分值较大,共25分;第29题为政史地三科间综合题,地理学科为其中第(3)、(4)小题,占分值11分。
第26题:
试题以一幅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区域图,叠加上该地区某时近地面天气形势图呈现在大家面前,辅以图中A、B、C三省、东北三省以及全国两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变化资料表,力图围绕关系到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展开设问。全题共设四个小题,除第一小题作为引子,考查了该区自然要素之一的气候问题外,其余三小题,其实是关系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的小专题内容,它们分别是:粮食问题、事关区域联系的交通问题及国土综合整治问题。
第一小题:“根据图示天气形势,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天气状况”。该小题设问要求清楚,答案唯一,要求考生用严谨、准确的学科术语来回答问题。对“锋面系统”问题的掌握也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故该题属于一道基础性题目。有些同学对这部分基础知识把握不好,自然连猜都无从下手。另外,有些同学审题马虎,对设问中几个关键词语:“此时”、“过境后”、“天气状况”未加仔细揣摩,导致误答失分;本题难度系数为0.54。
第二小题:通过一表格呈现该区域A、B、C三省、东北三省、全国的一些粮食有关资料,利用递进式的设问方式,步步追问。首先设问:“A、B、C三省与东北三省相比,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通过对比发现:A、B、C三省位于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于东北地区,从而得到答案。从考生答题状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审题不准确。部分考生未抓住“相比”、“自然条件”、“优势”等关键词语,不加比较地将东北三省、A、8、C三省所有的自然甚至经济、社会方面的诸多条件,如: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劳动力、交通等统统罗列答出来,导致答案要点不清。接下来试题再设问:两个粮食生产基地的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比重的变化情况。表中只给出粮食总产量的值,要想知道所占比重,必须加以简单的计算,再比较两个年份、两地区粮食比重的变化情况。部分考生能够通过计算看出:A、B、C三省所占全国粮食比重的下降趋势(从1 985年的0.76/3.79=20%到2005的0.81/4.84=16.7%)和东北三省的上升趋势(从1985年的9.5%上升到2005年的15.3%)。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或搞不清比重的概念,或审题不清,未注意到“比重”一词,将设问理解成“粮食总产量”有何变化,故直接通过观察表格中两个年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草率答出“都上升”,导致失分。
接下来进一步要求“据表说明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从表中所给有关粮食生产相关资料的列项看:有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变化数值,所以经简单计算,应很容易看出“A、B、C三省播种面积下降,且粮食单产提高幅度远小于东北三省”是导致“A、B、C三省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该设问考生失分最多的原因同样是审题不好,没注意到关键词语“据表说明”,而是把平时常练习的导致我国目前各地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甚至解决措施统统生搬硬套地背过来,“乱占耕地、土地重用轻养、土地退化、冰雪冷冻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合理用地、不重视粮食生产、科技装备落后”等语句在该题答案中出现的较多,显示了考生即便在高考中,应对较熟悉的问题时,那种不假思索、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式的应试思维。另外从本小问的答题情况看,概念混淆不清也是不少考生失分的一大原因,如:有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将“播种面积”说成“耕地面积”,其实“粮食耕地面积”与“粮食播种面积”的含义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粮食复种指数较高的南方地区。其实对该小题,一般考生只要认真审题,运用数理地理的学习方法,不难做出正确回答。该题难度系数为0.52。
第三小题,以社会热点工程为切入点,考察交通运输的地理意义。设问:“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其实是要求答出建沿江高速公路的好处。有些考生对试题考核的目的或知识点也知道,但答案组织欠妥,答不到要点上,导致失分。难度系数0.456。
第四小题,意在让考生追寻“有关专家”提出的治理湖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考查考生学以致用、结合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性思维过程和方法。解答该问题,首先要想湖区什么生态问题与专家提出的治理思路“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是相符的?逆向思维考虑,得出该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是泥沙淤积导致的湖泊萎缩问题。从答卷情况看:有的考生回答湖水污染、洪涝灾害等次生问题,显得太牵强。在结合地理环境基本规律,谈对这一思路理解时,多数考生能认识到该区域国土整治中山、江、湖之间环环相扣的连带关系,湖区泥沙淤积、湖泊萎缩的生态问题与山区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多有关系,但在阐述自己观点、组织答案时,表述混乱、思维不清,导致失分。结果使本来不难的一道试题得分率较低。本题难度系数0.419,是四个小题中得分最少的一道试题。
第29题:
通过给出的两幅图(一幅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一幅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设两问:
第一设问:“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若要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首先需要知道表述城市化进程的几个指标:总体上说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城市数量;不同区域在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城市数量的差异;不同规模城市在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城市数量上的差异;然后再结合两幅图中所给的信息,从以上几方面作答。正确答案:①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②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③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④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从考生作答情况来看,很多考生没有答出第③、④两个小要点,原因是只读了第一幅图,没有读第二幅图;而题目明确要求通过“读图8、9两幅图”来回答问题,看来审题不仔细仍是这些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另外导致本小题失分的另一个原因是:答案语言的组织欠妥,如:在表述“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和“从城市构成上看,以中小城市为主”时混淆不清,导致失掉一个小要点的分数(2分)。本小题难度系数0.59。
第二设问:“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该问题本意想考查: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功能,亦或要考查影响大城市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着眼前者,得出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着眼后者,可得出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本题可贵之处是,它是一个半开放性质的题目,可以有不同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以前的地理试题较多地给出问题情境,倡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事实上建设规划方面的问题常需要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所以这道题目也是今年地理试题中一道创新题目,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同。从考生答卷情况看,很多考生不知道应从何处下手来回答该问题,反映了学生“学以致用”、灵活迁移知识能力的不足。还好,本小题只设3分。不过,今后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考试中探究性试题、开放性试题所占的分值和比重也许会不断增加,应值得大家重视。本题难度系数0.5。
2.Ⅱ卷选做题试题解析及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Ⅱ卷选做部分,地理学科仍设三道题目,考生从中选做一道。从考生选做情况看,57.86%的考生选择第31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作答,有26.33%的考生选做第32题环境保护,只有15.82%的考生选做第30题旅游地理。
第30题“地理——旅游地理”:以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呈现试题,设两问:
第一设问:“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该问题考查的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涉及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对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对旅游资源开发的评价,要求考生要拥有比较完备的知识体系,同时又要能够抓住主要问题。标准答案: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主要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从考生答题情况看,综合回答问题的能力有限,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全,整体的知识体系在脑子里不够清晰;另外抓不住重点问题,所以只有泛泛而谈,却答不上答案要点,导致“答了很多也得不着分”的状况。难度系数0.36。是地理试题中所有设问得分率最低的一个。
第二设问:“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该问题本质是考查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要求考生对西北内陆地区地理特征要有正确的掌握,同时又能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设身处地地考虑作答。做题时关键是要看清要求“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该设问对考生来说较第一设问相对容易,但从答题情况看,很多考生扣题不紧,不能针对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作答,而是一股脑地将很多所学、所知道的旅游安全措施统统答上。其实针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干旱、多风沙、太阳辐射强、日较差较大、地域广而空旷等,不难答出正确的答案要点: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本题难度系数0.58。
第31题“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以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呈现,也设两问:
第一设问:“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该问题本质是考查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首先从自然因素分析涝渍的原因,主要是气候与地形因素;再从社会经济条件考虑成灾的后果: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则受灾较重。标准答案为: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从考生答题情况看,自然方面的原因基本都能考虑到,但在表述上是否强调地形上的“低洼”、气候上的“暴雨集中”,是得分多少的关键。本设问失分较普遍的原因是众多考生未答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受灾较重”这一层要点。其实作答灾害题目时,从社会经济条件考虑成灾的后果是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要点。本设问难度系数为0.48。
第二设问:“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考查的是涝渍灾害的预防措施。从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考虑。标准答案: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从考生答题情况看,绝大多数考生未搞清楚“涝渍”和“洪涝”的区别,所以在回答工程措施时,回答成“疏浚河道、在上游修建水库、加固堤坝”等单纯的防洪措施。本设问难度系数为0.634。
第32题“地理——环境保护”:以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呈现题目,设两小问:
第一设问:“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该设问要求考生从阅读扇状统计图中提取信息,推测地理后果。回答该问题,首先需要知道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的含义、外延与成因。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大气环境问题自然包括大气环境污染及其造成的生态破坏。从图中看出,其能源消费以化石燃料为主,故粉尘等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只笼统写大气污染的不在少数,其实只要稍加考虑到该小问的分值为6分,就可判断只答“大气污染”是远远不够的。本设问难度系数为0.6。
第二设问:“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该问题实际考查的是在水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除了需要知道环境问题的含义,还需要清楚地理所言自然环境应包含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要素,然后再逐个要素进行思考;需要清楚环境问题只能答负面的影响,如水库影响库区小气候的温度、湿度等,就不能作为环境问题。标准答案: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从该题中能够看出考生掌握基本概念的程度。本设问难度系数为0.56。
三、从2008年地理高考试题中寻找启示
1.夯实基础,学以致用
高考地理试题呈现出来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学科核心主干知识内容的考查和灵活迁移运用;地理高考不可能考到所有我们学过的知识,但所考的内容都是我们平时直接或间接学过的。虽然考题在书外,但理在书本中。各种能力都是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没有扎实的基础,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无从谈起;对过去历年的高考地理的试题分析都可以得到同样的地理考试思想和原则,那就是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然后能够灵活和综合引用。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掌握的不牢、不准确,已使诸多考生在应试时思路混乱、混淆概念,答题出错、丢分。因此在复习知识时,应该着重夯实教材中的核心和基础知识,不要片面追求高、难试题;注重对地理主干知识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灵活掌握,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重视图表阅读,加强信息解读能力
地理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强调对图像系统的考查。大家知道,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语言,也叫第二语言,它是一类“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都可以通过地图显示出来。高考各类试题通常也都是用各种类型的地图和统计表格将信息呈现出来,意在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空间判断能力、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题题有图,无图不成题”几乎成了历年高考试题的一个共有的特点。虽然大部分地理图表相对比较传统,考生在平时复习中时有所见,但部分试题的图像会有所创新,年年都有未见过的新图形出现,所以平时应加强对各种地理图、表的阅读技能训练,提高通过读图、读表,来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这才是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第一步。
3.强化模拟,切勿猜题
高考复习中加强试题的模拟训练是可取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规范的训练,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熟练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信息获取、知识迁移、表达及应试的基本能力”,又可以在模拟练习后的反思与总结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致使以前每做必失误的“弱点”知识,彻底牢牢地记在心间。另外,平时老师就应注意从做题的正确率、做题速度和做题的规范性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解决由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失分现象有重要意义。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实每年高考考核的重点内容都会有所不同,今年高考地理考核的重点内容就与去年有较大变化:它避开了去年的河流、地形等重点内容,而向气候、水循环、区域的环境和综合发展等问题转移。所以它给我们的信息就是:只要是基础的、核心的知识都是重要的,都应是考核的重点。在以后的高考复习中,老师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指导,单纯押题、猜题的意义不大,况且高考试题很少听说有人押中。
4.强化、健全地理答题的思维过程
建立正确的地理答题思维过程也是一种应考的技能。它应包括:认真准确地审题——解题思路的确定——答案的科学、逻辑、全面地表述三个阶段。
正确理解题意是答好题目的前提。审题的过程就是检索信息的过程,并利用这些信息分析试题所涉及的内容。试题通常会创设情景提供信息,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个数字,都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特别是题中隐藏着的多种信息,若忽略了某点就可能误答或答不全。当试题与平常练习题类似时,要注意给出的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是否与过去做过的一样,不可马虎大意。平时应有意加强“审题”关,穷尽材料中的一切信息,找出关键词语,会对答题大有益处。
在理解题意后,关键还要有正确的答题思路。会灵活提取平时的知识储备,将知识进行迁移,才能解题,这也是地理思维能力的体现。而学会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联系,是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一大关键。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地理事物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任何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都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但是在这诸多的地理因素中,有某一两个要素通常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学会找出这一关键性的因素,并以此为线索,将其他的各要素联系起来,从而正确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平时备考训练时应注意多角度地训练,不时归纳总结解题的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全面调动知识,综合分析思考,理清头绪,合理逻辑推理,巧妙地将地理原理与考题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培养严密的、逻辑性的地理思维和推理的能力。
对试题进行逻辑分析后,要进行答案的构思,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不少同学在平时复习时,这方面训练得不够,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因此,考生平时应重视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答题时要针对问题科学的、全面到位的、有因果、上下联系的、逻辑清楚的表述,尽量使用地理学科规范语言,做到规范答题,最好列出1、2、3点,并要言简意赅,这样较易将答案“踩点”,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不易丢分。另外要注意将重要的、有把握的要点内容放在前面,模糊的写在后面,同时还要做到答题面广,不必深挖洞。
总之,熟悉地理事物,把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学会认真审题,讲究解题思路,训练灵活运用,注意规范答题,就能在高考中应对自如,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