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学案的教学类型。
(一)提纲式导学,了解教学内容知识点。
即根据教学内容化为若干提纲(或问题)让学生按提纲(或问题)去学习,这种方法的好处便于帮助学生提纲挈领的把握教学内容的知识层次和学习思路,这种方法较适宜简浅易于理解知识的教学。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清华大学实验教材,以下教材均是此版本)第五课《忠诚的卫士》时,导学案中的题有这些:1、第一个程序的名称_______,有____个操作步骤。2、在“变量百宝箱”中要用到______模块_____变量。3、变量就像______,每个变量只能用来存放_________。这三个题目就是第五课教学内容的基础知识的提炼,目的就是让学生们通过看书了解本课的知识点。
(二)内容提要式导学,明确教学目标及内容。
所谓提要就是对内容的简缩,它与提纲不同,提纲只体现内容的思路结构,不体现内容。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比较繁难深涩的知识。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五课《忠诚的卫士》时,导学案中的一题是这样的:
6、我们的研究结果。
这是机器人的仿真结果,学生在搭建好模块后,进入仿真环境,看到机器人得到的运行结果。通过填写完成导学案,让学生首先明确应该看到的运行结果,学生探究搭建VJC模块。程序模块的搭建需要学生多次调试,反复修改才能成功,用内容提要式导学案让学生更明确仿真结果,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样例参考式导学
样例参考式导学是教师选择或自己编写具体的样例,让学生模仿或参考样例,独立完成同类的学习任务或练习任务。在三年级的画图教学中运用比较多,一幅作品,用一个工具或者是一个技巧是不可能完成的,可以用图例导学的方法让学生去研究。如教学三年级上册《金鱼乐悠悠》《熊猫庆生日》,画金鱼、熊猫、竹子、鱼缸……不单单是铅笔、曲线、橡皮、复制、翻转等工具使用,一定是在反复的试画中找到合适的工具才能画出一幅好的作品来。在教学时我出示画好的金鱼和熊猫图,让学生们去猜测有哪些工具,师再小结画图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再去尝试,通过猜测——总结——尝试——演示——修改——最终完成作品
(四)逐层启发式导学
导学案中的内容设计不是单一的题目,根据教学内容有填空式、表格式、问题式、画图式等学案,学案内容难易程度可以是逐层递增,
?即是采用启发的手段,沿着教学内容的结构层次,逐层引导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二、导学案教学的课堂结构。
运用了导学案的课堂,其基本教学结构指导,是由导学案入学、提出问题、合作自学与探索、师生共学、总结、练习展示等环节组成。
(一)自学导学
这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关键。导学的成败,关系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成功于否。在这一环节,教师可根据教材的课前“提示”或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向学生设置疑问,提出启导思考题,引导学生看书、思考问题的答案。或提起兴趣,引起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在心理动机。?如:在进行《红外传感器的应用与避障运动》这一课的教学时,由于上一课《红外传感器的检测与条件控制》在拓展练习时,给学生们留了一个悬念,当机器人在行进中碰到了障碍物,它能做出怎样的判断并动作呢?因此,这一课的导学案中,设计了研究“仿真结果是什么”,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自学内容,引起他们自主探索的动力,找到最后机器人运行的结果,判断模块搭建是否正确。
(二)导学合作
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实践,可以同桌合作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如:在教学《机器人仿真系统的应用与“直行”模块》中,由于学生初识VJC软件,在搭建模块,画流程图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导学案中的问题:画出直行程序的流程图,这一内容就需要同桌互助,了解画流程图时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画流程图的方法。
(三)导学展示。
导学展示是解决小组自学互助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展示小组自学互助的成果,从而实现以学定教和因学活教的目的。展学可以有导学案投影展示、小组汇报、学生在教师机上展示、学生机上转播示范等形式。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请演示的同学到教师机上进行操作示范,教师作强调。如果没有学生能解决展示中出现的问题,这肯定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全班同学做示范性操作和详细的讲解,同学们可以跟着一起操作学习。通过展学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导学案的使用特点及编写原则
(一)特点
一份好的导学案能体现四个特点:
1.问题探究是导学案的关键。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2.知识整理方法的形成是导学案的重点。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3.阅读思考是导学案的特色。4.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
(二)编写原则
一份好的导学案在编写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在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3.参与化原则。 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
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5.层次化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
通过课题的研究促进了师生教育学习观念的更新,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精心设计导学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加快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根本转变的实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学习探究更多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微课的运用,评价方式的改变等都是可以研究并实践的方向。
论文作者:万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学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内容论文; 原则论文; 教师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