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孩子喜欢送小礼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礼物论文,孩子论文,喜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国内,孩子们中间互送礼物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美国小学生们也在忙于送礼,只是个中滋味有些不同。
送礼是经常性的
这一天是休斯敦二年级小学生莎娜的生日。一大早,母亲杰克琳将头一天做好的起司蛋糕、芒果布丁、一大包一次性餐具和莎娜的书包、外套等准备好,一并带上车送到学校。原来,由于今年家里不准备为莎娜举办生日晚会,所以,事前杰克琳已经通过老师告诉同学,将有一些餐点作为礼物招待大家。这已经是莎娜这一学期中第六次往学校带礼物了。
其实,美国小学生向同学赠送礼物的现象十分普遍,每逢自己或同学的生日,或是感恩节、圣诞节、假期结束等重要日子,每个人都会准备些礼物送给同学、朋友和自己喜爱的老师。有意思的是,在情人节的时候,老师也不会因为孩子太小而有所忌讳,反而会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些贺卡作为节日礼物,数量大约二三十张,总之要与班上学生的人数相等,然后大家互相交换。
送礼不重价格
虽然孩子们送礼的次数较多,不过好在每次礼物的价钱都不是很贵,比较常见的是贺卡、食品、书籍和玩具,孩子们在赠送和收受礼物的时候,也不会互相攀比。一个叫尼克的小朋友告诉我,他在送礼之前一般都会问一下对方喜欢什么东西,然后再按要求准备。杰克琳说,如果对方没有特殊要求,她一般会优先考虑女儿的意见,然后到商店选择比较合适的礼物。
但可以肯定的是,送给老师的礼物,都不会是什么昂贵的东西,通常只是一枚自制的贺卡、张写有感谢话语的照片,最多也不过是几个美元的小纪念品。因为按美国学校的规章制度,老师不能接受学生的礼物、吃请,否则经曝光,就面临被辞退的命运。然而,即使是再廉价的礼物,老师看到学生的一片心意都会很感动,记者一位朋友的小孩从中国回来,送给老师一个有中国结的钥匙扣,也就值一两元人民币,老师愣是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拥抱亲吻了她好一阵子。有的老师还将学生赠送的照片、贺卡贴满自己的办公室,颇有些炫耀的味道。
尽管礼物本身的价钱不贵,但小朋友在赠送之前都会仔细包装一番。里面的内容也许就是几块自己妈妈烘烤的饼干,外面用彩色玻璃纸包出的漂亮造型却几乎让人以为是什么价值连城的珍宝。其实这也是美国社会赠送礼物的普遍风格,美国商店的礼品盒、礼品纸以及缎带生意因此也都十分火爆。
家长有些吃不消
虽然礼物不是十分贵重,但是次数之频繁,还是让有的家长吃不消。旅美华人张女士有3个孩子,笔者遇到她的时候是在一个打折图书柜台前。她无限苦恼地说,夫妇2人都是“双职工”,虽然辅导孩子学习的压力不大,但是给孩子准备礼物的精力可是耗费不少,每个月起码有那么两次。所以为了省事儿,她就趁着图书打折的机会,多买一些放在家里备用。通常美国人都比较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因而在所有的礼物种类里,图书算是一种“万金油”,可以应付多数时候的送礼需求。
另一位华人女士则说,她最发愁的不是买礼物,而是陪着孩子制作礼物。因为美国人的教育方式普遍鼓励孩子动手动脑,所以很多礼品都由自己亲手制作。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把自己精心绘制的一幅水彩画或一条自己串起来的项链送给其喜欢的人,小一点的孩子则喜欢自己制作卡片。笔者就收到过莎娜赠送的一张卡片,她将自己的名字和笔者的名字用彩色字母贴纸拼写出来,周围再配上其他图案。虽然简单,但那郑重其事的样子,就好像送给了我一幅世界名画。这位华人女士的主要忧虑就在于,她的女儿刚上一年级,她担心孩子使用裁纸刀等工具会不小心受伤,而且,包装礼品对孩子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经常是她代劳其中的一大部分。
不过,大多数家长对这种方式还是十分认可的。一方面,他们认为互赠礼品的过程就是孩子寻找和加深友谊的过程,值得鼓励;另一方面,无论是陪着孩子制作礼物还是包装礼物,都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感觉到自己很受重视,而这些恰恰是美国的教育理念所强调的。特别是在洋人家庭中,很多母亲在子女未成年之前都是全职妈妈,所以她们几乎都乐此不疲。杰克琳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不仅陪着孩子做礼物、买礼物,还准备了很多储物盒,将每个孩子收到的纪念品、贺卡等分类收藏,贴上标签注明接受礼物的时间和缘由。她认为这些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精神财富,会成为将来珍贵的回忆。
小孩子欣喜无限
相对于大人的“几家欢乐几家愁”,孩子们基本上都非常乐意收礼和送礼。因为经常收到不同的礼物,总能让他们幼小的心灵有一种期盼,并感到新奇和兴奋,而送出礼物的过程,又让他们体味到了自己给别人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杰克琳说,莎娜在情人节的时候,带去几十张贺卡,又收回来几十张不同的贺卡,她将这些五彩缤纷的贺卡钉在卧室墙壁上,兴奋地朗诵上面的赠言,那一周里,她都显得很愉快。
对于美国儿童来说,如果在“该出手时没出手”,他们不仅会发脾气、不高兴,甚至还会向家长抗议,拒绝上学。笔者采访到一个ABC(从小生长在美国的中国人)小朋友,问到她如果参加同学的生日party时没有带礼物怎么办,她就难以置信看着我:“那怎么可以,那样让我根本无法见人,我会拒绝去参加,我的朋友肯定会觉得我很奇怪。”她的母亲朱莉女士补充说:在一些重要节日里,互换礼物的形式十分普遍。通常是学生将带去的礼物堆放在一起,大家像抓阄一样自己拿。孩子们通常在这个时候对于那种“不确定性”充满好奇和兴奋,此时如果没有带礼物的话,孩子必然就会显得十分孤立与可怜。
标签:莎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