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论文_王勇晟¹,方业亮²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论文_王勇晟¹,方业亮²

1.赣州佳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2.江西新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省赣州市 341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正在飞速发展,其对资源的再生及利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目前部分资源稀缺的情况,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支撑。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投入了诸多的辅助,如颁布相关法规并兴建各类水利水电工程,为其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在这样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建设当中还存在部分问题,特别是对风险的把控水平不足,由于水电水利工程建设其建设周期很长、施工工艺繁杂、建设规模很大,这些因素都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各类风险,而对于风险一直以来都是强调以预防为主,否则被动的等问题出现很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危害,很多险情都是可以在最初进行预防并转移从而有效解决的,一旦耽误了最佳解决时期就会使问题发酵最终形成更恶劣的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对于工程的质量、工期及投入都是需要严格把控的,而风险的识别及控制充斥在每一个施工环节,并且需要时刻谨记确保风险的及早控制及解决。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当中风险的把控极其重要,只有做好了风险识别及控制才能有效的建设质量合格的高水准水利水电工程,本文当中作者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期风险的种类、识别方式及控制方式进行了详解,希望可以给水利水电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风险;识别;控制

我国近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进行了全力的推动,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还在经济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因此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并且将很多传统技艺进行了改良,从而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质量及进度。但是由于我国涉足水利水电工程的时间并不长,很多方面尚未掌握扎实,部分工艺及施工理念并未得到科学的发展,比如在工程建设当中依旧没有形成风险识别及控制的意识,这就使得在整个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可以有效的监控施工风险的机制,更不可能使得风险识别及监控工作贯穿全程,一旦施工当中存在任何的施工风险都不可能被及时的发现并改进,从而风险被扩大其受影响的范围也更加的广,损失也更加严重。在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正确认识、预测、评估风险,对于所有险情及时进行分析并做好预判才能够有效的防控风险,从而减少施工风险对于施工质量的影响。

1. 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的种类

工程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以内外区分,内部风险主要是至内部人员管理不当、施工有误亦或是建设设计不合理等原因所导致的工程风险,比如图纸设计不合理、合作方协调度不够、施工人员施工工艺不当、质量管理制度缺失等。外部风险则是指因为不可控力所导致的工程风险,如战争、气象灾害、地震、海啸等等外部因素所导致的风险。不同的风险有不同的分级分类,从而对应分析并解决。

1.1内部风险

(1)工程设计不合理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其在最初的设计、可研等方面就需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调研,才能够确保后期建设的合理性,并且在设计时期就应该将所有可能出现的危险进行管控,在设计时就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增强建筑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

(2)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各地大肆新建,很多地方随着大的态势而盲目的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很多质量把控体系不健全、质量控制手段不科学、风险管理系统不完善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地方都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一旦拉到赞助资金后就急于完工投入使用争创业绩,可是这样的赶制背景下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水平就明显不足。现阶段很多质量问题就已经被凸显出现,其风险从建设初期就存在在项目本身,从而急需得到有效的缓解及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施工工艺粗糙

施工工艺在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好的工艺才能够使项目打造的更为完美,一旦工艺流程、步骤、材料等出现失误就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对于工程项目所存的风险可想而知。我国虽然在施工工艺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许多圈内的前辈们改良了传统的施工工艺,使之更为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但是依旧存在施工工艺粗糙的现象,这主要取决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体系以及承包方的专业素养。有些承包方一味的抓工期、赶进度、节约成本,却出现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且市场监管制度又不全面,导致漏洞百出,很多开发企业就钻了空子。

1.2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自然、政局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大部分是不可控的,比如地质、海啸、洪涝、战争等问题,而且其解决方式也不可一概而论。一旦出现外部风险必须提前制定防治方案进行控制,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且有效的管控。

2. 识别把控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理方式

工程风险在管理过程当中有既定的执行标准及程序,通常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对风险的有效识别,只有及时的发现风险才能进入解决层面;第二步就是对风险的准确评估,根据风险的种类及分级进行详细的分析及评估;第三步就是风险的有效管控,针对分析的结果找到风险的原因并加以解决,使之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及处理,才是工程风险管理的最终目的。

2.1建立健全工程风险管理机制。一个工程从前期筹备到施工最后到验收需要经历冗长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是各方合作的成果,需要多个方面相互协作,这时对于工程风险就应该进行积极的管控并且建立健全工程风险管理机制,使各方均有参考依据,并且确立风险管控的目的性,加大对风险管控的宣传,使各方形成合力,从而有效的规避施工风险。

2.2对于内部风险的管控即是对人的有效管控,首先需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建立工程流程,完善工作制度,树立质量管理理念,强化设计要求,建立风险管控意识,使所有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都可以根据既定的要求快速完成施工工作。特别是在设计初期的合理化一定要深入考究,各方均考虑充分后才可以投入施工,在设计初期就应该将风险有效的控制。

2.3对于外部风险的把控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我们需要及时的关注气象信息、地震信息、政治局面、金融信息,有些问题会有预兆,可以提前进行风险防控方案的制定。外部风险有时较难把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外部风险识别体系,定时进行分析预判,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多方论证,将有可能出现的外部风险体现量化,从而为该风险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2.4工程保险的使用,我国保险市场上已出现对于工程的保险险种,虽然可以投保的保险公司并不多,但是该险种的出现很大的程度上缓解了工程施工风险问题,一旦项目出现任何问题可以有效的获得保险,缓解了施工企业和开发方的投资风险,也是为水利水电工程风险管控提供了更为牢靠的保障。这一险种的出现将会很大程度上帮助到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达到更大程度的进步。

3. 结束语

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涉足不久,与国际标准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我国也在大力的发展水利水电事业,使该差距在日渐的缩小。逐渐的国人开始接受风险控制的概念,在施工工程当中无乱是前期筹备还是施工过程当中或者是最后的验收结尾工作全程都有风险的识别及管控工作,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对于工程风险预判和控制将是工程施工工作当中必不可少且极其重要的内容。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够有效的防止各类工程风险,在问题还未出现严重后果之前及时的解决,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并且使我国水利水电事业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为我国经济效益及人民的生活生产等带来无限的发展可能。

参考文献

[1]胡颖, 陈唯佳, 程炎林.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控制及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J]. 水电与新能源, 2003(2):70-73.

[2]李茂昌. 浅议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J]. 内蒙古水利, 2011(4):139-141.

论文作者:王勇晟¹,方业亮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论文_王勇晟¹,方业亮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