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质量差距模型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认知论文,心理学论文,情报论文,模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报分析,又称为情报研究、信息分析等,是指情报分析人员根据用户特定目标,在已有情报中进行定向选择与科学抽象的研究活动,以揭示已知事物内在变化规律及与周围事物联系,从而获取能满足特定用户需求的新情报或情报集合的过程[1]。情报分析过程一般包括情报需求、情报规划、情报搜集、情报处理、情报分析以及情报传递六个阶段。情报分析过程中情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情报分析人员的成败,也关系到能否为用户的特定目标提供正确、及时、可靠的情报,帮助用户解决特定的问题。可以说,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是情报分析过程的核心问题,也是评价情报分析工作的重要标准。国内外关于情报质量问题的研究主要有:IT投资披露、情报质量与影响经理决策的因素[2],情报质量的可测量性[3],情报质量评价框架[4],网站信息质量的评价:一种基于模糊词计算的方法[5],竞争情报质量评价方法[6],文献情报质量及情报质量管理[7]以及竞争情报质量及其形成过程[8]等。可见,虽然国内外有一些关于情报质量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情报质量的作用、评价以及方法等方面,但是鲜有从情报分析过程角度来研究情报质量的成果。
关于“质量”的概念,Deming认为,“质量”是指旨在满足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现在和将来的需求,把用户需求看做是驱动提高质量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质量是在产品或服务的形成过程中形成和得以提高完善[9]。可见,情报质量的提高是可以通过规范情报分析过程、提高情报分析过程的效率来实现的,情报质量问题贯穿于从用户的情报需求到最终提供给用户情报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Richards J.Heuer曾经提出认知心理是影响情报分析质量的观点,并认为情报分析过程的实质是一个心理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情报质量问题转化为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研究情报分析过程质量的问题。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来研究情报分析的质量问题,不但能够丰富情报质量问题研究的内容与范围,而且可以为情报分析过程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指导方法,从而避免情报分析过程中质量差距的产生,提高情报的质量。
1 理论基础
1.1 认知过程理论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是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解释认知过程,该观点认为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就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过程。一般将这一过程分为感知系统、记忆系统、反应系统和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10]。
(1)感知系统。感知系统接收由环境提供的信息,即首先把刺激的基本特征抽取出来加以组合,主要由视觉、听觉、触觉等组成。
(2)记忆系统。记忆系统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活动,包括长时记忆(语意-概念、听觉-词典、视觉模式以及技能-语言等)和短时记忆(注意、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部分以及当前目标等)。
(3)反应系统。反应系统主要是用来控制信息的输出,包括简单的动作、行为和复杂的谈话和书写等。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决定目标的先后顺序,监督当前目标的执行,包括计划、经验、目标和价值等。
从认知过程理论的角度来看,情报分析过程可以分为:定义问题、形成假设、搜集信息、验证假设、选择最佳假设以及监测新信息等。在情报分析过程的每个环节中,情报分析人员都是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解决用户问题所必需的各种信息,通过记忆对这些信息加以储存,再经过思维活动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产生有用情报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情报分析的认知过程并不是按上述顺序单方向进行的,各认知过程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不同方式的相互作用。
1.2 ACH情报分析方法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考虑,认知偏见是情报分析过程中影响情报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认知偏见来自情报分析人员感知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这种偏见限制了感知、思维和想象的准确度,影响情报分析过程的准确性,从而影响情报的质量。可见,情报分析过程中情报质量有待科学、规范、合理的情报分析方法或工具来保证,而优化情报分析方法是提高情报分析质量的方向之一。情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R.J.Heuer于1978年至1986年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担任分析员时提出竞争性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tive Hypothesis,ACH)[11]情报分析方法。
竞争性假设分析是一种帮助分析师克服或降低认知能力局限、对重要问题进行判断的工具,包含八个步骤(见图2):提出假设、列举证据、制作矩阵、优化矩阵、初步结论、质疑结论、报告结论以及进一步观察。提出假设和列举证据是ACH情报分析方法的基础,制作矩阵、优化矩阵、初步结论、质疑结论、报告结论是ACH情报分析方法的核心,也是保证情报分析质量的关键环节,进一步观察则是优化情报分析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
ACH情报分析方法是当今美国情报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经过CIA的广泛使用和不断改进,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ACH情报分析方法是一种逻辑性很强的方法,可以帮助情报分析员克服一些普遍的认知偏见,如思维定势、先入为主等,从证据和假设的一致性方面进行推理,对每个证据充分评估,以便发现情报分析过程中的缺陷或识破烟雾性情报等。同时,ACH情报分析方法要求完整记录情报分析的过程,因此它的过程是可以重复的,有利于对情报分析过程进行回顾与检查。这些都是ACH情报分析方法的优点,但是ACH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ACH方法对证据的准确性依赖较高,会受到烟雾信息、欺诈信息以及错误信息的影响;ACH方法有八个步骤,假设的数量决定了情报分析过程需要的时间,规范的ACH方法分析流程往往耗时比较多。关于ACH方法的第二个缺点已经有相关研究提出了利用结构化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改进[12]。本研究致力于为ACH方法第一个缺点的解决提供一种辅助方法。
2 模型构建
通过前面ACH方法的回顾与分析可知,虽然ACH方法能够帮助情报分析人员解决思维定势和认知偏见的问题,并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证情报分析过程的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但是,ACH方法也存在对证据依赖程度高、缺少一种对情报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之间所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的机制。
本研究从情报分析的认知过程视角出发,结合ACH方法的八个步骤,专门研究ACH方法情报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之间的质量差距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情报分析过程各环节质量差距产生的原因,构建一种情报分析过程质量差距模型,为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情报质量保证提供一种方法,从而提高ACH方法的效率。这不但能够为运用ACH方法进行情报分析的情报分析人员在情报分析过程中提供方法的指导,为由于对证据的高度依赖而产生的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质量差距的降低提供解决的方法,而且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质量差距模型也可以视为ACH方法的一种辅助工具,可以达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ACH方法,提高ACH方法的效率的目的。
本研究在认知过程理论和ACH方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ACH情报分析方法的步骤以及考虑情报用户、情报分析人员、情报产品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质量差距模型,如图3所示。其中:模型中提到的质量差距是指ACH方法情报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之间产生的情报质量差距;ACH方法的八个步骤是模型的主体,情报分析过程每个步骤由于情报分析人员的认知偏见等原因所产生的质量差距有7个,分别为质量差距1-质量差距7,每个步骤之间的差距之和构成了情报用户需要的情报与情报分析人员运用ACH方法分析得到的情报之间的质量差距。
2.1 质量差距1
质量差距1是指情报分析人员由于提出的假设不全面、漏掉关键的假设以及假设本身的正确性等问题而给列举支持假设的证据所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和由于进入情报分析过程后续步骤信息质量下降而给情报质量造成的间接影响。一个理想的假设集合,既要发挥情报分析人员的发散性思维,以便覆盖一切的可能,又要发挥情报分析人员的聚合性思维,以保证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集合中。缩小质量差距1的关键在于充分运用头脑风暴法等集思广益,构建一个合理的假设集合。
2.2 质量差距2
质量差距2是指情报分析人员由于列出的证据不全面、缺少某些证据等问题而给制作矩阵步骤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和由于进入情报分析后续步骤信息质量的下降而给情报质量造成的间接影响。列举证据的范围要尽可能地大,以能够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产生影响的因素为标准。列举的证据将影响后续矩阵判断等步骤的结果,因此,应该保证所列举的证据都是可靠的、正确的,尽可能地缩小质量差距2的产生。
2.3 质量差距3
质量差距3是指情报分析人员在判断证据与假设关系矩阵时,由于认知的偏见等问题而给优化矩阵步骤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和由于进入情报分析后续步骤信息质量的下降而给情报质量造成的间接影响。为了缩小质量差距3的产生,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因为情报分析人员的认知偏见对矩阵中假设与证据关系判断的影响,尽可能客观地对每一条假设进行判断,一致就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不相关就标记为(N/A)。
2.4 质量差距4
质量差距4是指情报分析人员在重新考虑假设与证据之间的关系,删除没有诊断价值(diagnostic value)证据时,由于认知的偏见等原因而给得出每个假设的初步结论步骤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和由于进入情报分析后续步骤信息质量的下降而给情报质量造成的间接影响。为了缩小质量差距4,情报分析人员应该重新审视假设与证据矩阵。因为在假设与证据矩阵中,可能存在一些假设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存在有些假设需要分为两个或多个假设。在情报分析实践中,可能存在一些证据,它们支持所有的假设,这些证据是没有诊断价值的,但是不能删除它们,因为这些证据可能对组合后或修正后的假设来说是有意义的。情报分析人员可以标注这些证据,为假设与证据矩阵的修正提供参考。
2.5 质量差距5
质量差距5是指情报分析人员在否定假设和证明假设时,由于认知偏见等原因而给质疑结论步骤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和由于进入情报分析后续步骤信息质量的下降而给情报质量造成的间接影响。情报分析人员根据矩阵中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结果,进一步判断每条假设的可能性,对每条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思维定势等认知偏差对情报分析的影响,尽可能地缩小质量差距5。
2.6 质量差距6
质量差距6是指情报分析人员在考虑由于证据错误、证据误导等原因而给情报分析带来的各种后果时,由于认知的偏见等原因而给报告结论步骤所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和由于进入情报分析后续步骤信息质量的下降而给情报质量造成的间接影响。R.J.Heuer说:“当分析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通常都是因为没有对关键假设进行质疑,而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因此,情报分析人员应该仔细检查每条证据中存在的缺陷,特别是需要重新评估促使分析朝着特定方向进行的关键假想和关键证据,以便缩小质量差距6。
2.7 质量差距7
质量差距7是指情报分析人员在报告所有假设相对可能性的时候,由于认知偏见等原因而给进一步观察步骤所带来的直接质量影响。情报分析人员应该注意除了需要报告结论以外,还需要报告其他被验证或被排除的每条假设,以便能够重现ACH情报分析的过程,对报告的结论进行检验和纠正。另外,由于事件的发展性特征,任何结论都可能只是初步的,情报分析人员应该设定事件变化的指标,指出事件指标发生变化后对初步结论的影响或改变,从而缩小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质量差距7,提高整个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情报质量。
3 结论与建议
情报分析人员在运用ACH方法进行情报分析工作时应该时刻注意情报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这7种质量差距。在情报分析的每个步骤开始时应该检查进入本步骤假设和证据的准确性,在每个步骤结束的时候应该回顾本步骤处理过的假设和证据的准确性,尽可能地降低情报分析过程中直接质量差距和间接质量差距的产生。这要求情报分析人员在运用ACH方法进行情报分析工作的实践中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个假设、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注意加强对情报分析人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注意加强情报分析人员对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等。
3.1 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个假设
ACH方法是从假设集合的定义开始的,假设集合是情报分析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在定义假设集合的时候需要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个假设,要尽可能地列出所有一切可能的假设,而不是列出最有可能的假设。在列举证据的时候也应该公平地对待每个假设,列举出每个可能假设的所有证据,而不是最有可能假设的所有证据。在情报分析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个假设,尽可能地降低情报分析人员的认知偏见对情报分析所造成的质量影响。只有在整个ACH情报分析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平对待每个假设”的原则,才能够做到降低情报分析人员认知偏见的影响,提高情报分析过程的质量。
3.2 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一定活动做出定向反应的心理准备状态。思维定势是导致情报分析人员产生认知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运用ACH方法进行情报分析的过程中,情报分析人员应该时刻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情报分析产品的质量。比如:不能只注意大多数证据支持的假设,因为最有可能的假设往往是那些最少证据反对的,而不是最多证据支持的假设。克服思维定势的方法主要有:证伪法、换位思维法、联想思维法、直觉思维法、反向思维法、求异思维法、假设与强制思维法以及本维兹法等[13]。
3.3 注意加强对情报分析人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质量差距模型可以知道,情报分析过程中绝大多数质量问题都是由于情报分析人员的认知偏差造成的,所以应该在运用ACH方法进行情报分析的实践中注意加强对情报分析人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事实上,在美国情报界,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情报分析人员的核心能力之一,几乎出现在每一份情报分析人员必备的技能的清单上[14]。情报分析人员批判性思维是可以通过培养形成的,训练有素的情报分析人员能够将批判性思维当成一种工作的习惯,从而在情报分析过程中持批判的态度,及时地发现情报分析过程中出现的不可靠、不准确的证据和不合理的假设,提高情报分析的效率,保证情报分析的质量。情报分析人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主要有案例教学法、元认知训练、反思日记写作[15]等。
3.4 注意加强情报分析人员对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情报分析人员自身的素质与水平也是影响情报分析过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注意加强情报分析人员的专门培训与训练,如:美国联邦调查局下设的National Security Branch(NSB)中的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DI-情报指挥部)就专门设立了相关的情报分析训练课。通过对情报分析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可以增强情报分析人员的职业性和情报分析修养,提高情报分析人员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情报分析过程的效率。同时,新技术与方法的使用也是提高情报分析质量的关键,因而也应该注意增强情报分析人员对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如:信息抽取技术、语义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应用[16],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片断情报分析法的应用[17]以及基于图式的军事情报分析[18]等。
4 结语
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定位于认知心理学视角情报分析过程中情报质量问题的研究。在回顾认知过程和ACH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质量差距模型,同时对模型的应用和实践提出了公平地对待每个假设、注意克服思维定势的不利影响、注意加强对情报分析人员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对策,希望能够为情报分析过程中的情报质量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同时,本研究能够为解决ACH情报分析方法过程中每个步骤之间由于对证据依赖较高所产生的质量差距问题提供方法的指导,所构建的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质量差距模型也可以视为对ACH方法的完善与优化。这不仅对于弥补ACH方法的不足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还对于提高运用ACH情报分析方法进行情报分析效率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