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金玉秀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中医院 青海 海南 813000)

【摘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共96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将96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其中一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案,称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称为观察组。然后对两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5.06)分,住院时间为(10.02±3.17)天,护理满意度为93.75%(45/4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 循症护理;脑梗死;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11-02

脑梗死的患者多为老年人,该病症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对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脑梗死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存在更高的风险性,在治疗的同时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共96例,观察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共96例,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将96例患者通过抽号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48例。

对照组:该组共28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为(48~85)岁,平均年龄为(66.25±0.45)岁。

观察组:该组共27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年龄跨度为(49~86)岁,平均年龄为(66.24±0.46)岁。

两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性别分布以及平均年龄等基线资料,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计算,能判定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案。给予患者定量的银杏制剂和脑神经生长素,可以有效促进脑部代谢。若颅内压力有所升高,可以使用利尿剂和甘露醇,让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观察组:该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循证实施具体如下:

(1)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很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焦虑的抑郁心理,使得护理的依从率较低。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地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诉说治疗成功的案例,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决心[2]。

(2)饮食护理:患者的体质较为虚弱,应当多进食高蛋白、易消化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住院期间,尽量食用流质食物。远离烟酒,尽量少食用辛辣、干硬以及刺激性强的食物,并且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

(3)合理的康复训练:向患者讲述功能性锻炼的重要性,并尽快开展康复训练。由于少数患者出现偏瘫和语言障碍,医护人员对其进行肢体按摩,鼓励其下床行走,并且利用发音练习促进其语言功能的恢复,均可有效控制病情[3]。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当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住院时间的数值越低时,护理满意度的数值越高时,可确认护理效果越显著。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比数据,均需接受统计学软件SPSS 16.0的计算,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组间通过t检验对比,“%”用以表示护理满意度,组间通过卡方检验对比,当有P<0.05时,可确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5.06)分,住院时间为(10.02±3.17)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住院时间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脑梗死即缺血性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发病后患者通常会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和肢体麻木的症状。由于在生活中人们摄入过多高热量的食物,其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4]。

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更高,风险更大。据以往的临床经验,通常采用溶栓治疗法,缩短发病到溶栓的时间,并对血压进行有效控制,使患者的血流量处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恢复神经功能[5]。高血压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同样也是诱发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飞速发展,循证护理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它是通过在护理过程当中采取系统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方式进行护理,从而提升护理的质量。针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可以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的能力,从而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复[6]。

经过本次的调查研究,观察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5±5.06)分,住院时间为(10.02±3.17)天,护理满意度为93.75%(45/4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桂英.102例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6):171-172.

[2]马春霞,张中华.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梗死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59-860.

[3]刘晓博,孟蕾,林桂英等.5例脑梗死并发大疱性类天疱疮的循证护理[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2):183-184.

[4]方晓华,李鹤,程敏等.论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324-1325.

[5]陈淑敏.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1930-1931.

[6]陈秋林,陈金花.1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循证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2):51-53.

论文作者:金玉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观察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金玉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