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两种理性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理性论文,和谐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构建和谐社会内涵十分丰富。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之间的和谐、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文化理念为指导。目前,作为执政理念的和谐社会发展目标已经确立,但相关的理论支持及思维模式还未到位。在诸多相关理论问题中,本文着重从指导并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理性文化层面进行探讨。近代以来科技、人文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社会种种失衡与不和谐,人类精神家园有所失落,社会和谐持续发展出现种种障碍,这一切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使科技认知理性和人文价值理性摆脱游离有机结合起来,寻找失落了的整体理性文化,是二十世纪中期以来现代人讨论的一个热点,也是我们今天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首先解决的思维理念层面的问题。
一、人类的两种理性
理性是人认识把握世界,创造人类生活的主体能动力量,是人在本质方面的重要特征。理性是人独有的自觉意识和能力。认识世界探究自然,是人的一种理性能力;研究社会认识人自己,给社会设定理想价值目的并给人自己立法,也是人的理性能力。在此,相对于二者所研究的对象领域的区别,我们把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作“认知理性”,把以理想追求、伦理道德等社会人文为对象的人的理性称作“价值理性”。人类理性的创造物就是文化。相对于上述概念划分,人类实际上拥有了两大类理性创造物,即自然认知理性文化和人文价值理性文化。两种理性应当合一,在本质上本身也是合一的。人类高出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即他不是被动地适应生存,而是积极主动地认识利用改造生存的环境。人类并非只要自己的生存需求得以满足就够了,人类一方面认识客观自然探究规律,一方面在认识利用客观自然的过程中,总在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意图、愿望投射进去,自觉不自觉地给事物以意义和评价。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追求合自己目的的结果,在不违抗自然必然性的范围内,总试图在自己所知道的选择范围内做出最好的选择,这就是人类理性的功能。
在认识自然、积极顺应自然必然性的活动中,发展起了科学技术和人类认知世界的理性能力;而在追求合人类目的合主体理想的过程中,发展出了善、美等代表人类主体选择的价值理性能力。如果说前一种理性表达的是一种客观规律必然性,后一种理性则表达一种主观价值合理性。由于科学技术是自然认知理性文化的典型代表,而善与道德是人文价值理性的核心表达,所以,在许多时候我们可以用“科技认知理性”和“道德价值理性”分别指称上述两种理性。
这两种理性在马克思的话语系统中被表达为关于人类生产的两种“尺度”,认知理性或科技认知理性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物种的尺度”,而价值理性或道德价值理性属于表达人类主体选择的“人的内在尺度”。在西方思想史上,人们也曾把自然认知理性称作“纯粹理性”,而把道德价值理性称作“实践理性”。在中国思想史中,虽没有明确提出“理性”这个概念,但在儒家提出的“力命”、“义命”不同关系范畴中,已内在包含了人的两种理性能力。
认知理性或曰科技认知理性,主要回答世界“是什麽”“怎么样”的问题,它探究自然规律,并能动地运用这些已掌握的规律,创造出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及物质财富。相对而言,科技认知理性所驾驭的世界,是一个“真”的领域,这是一个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领域。
人文价值理性或曰道德价值理性主要回答人类世界“应当是什么”、“怎样才更好”的问题,它主要给科技物质成就丰硕的世界一个善和美的价值引导,给认识、征服、开发、利用自然的活动一个长远的合理的计划。同时,人要认识自然,也要认识从自然中产生出的人类自己;要控制自然对象,也要把握自己的命运,让人类发展得更完善,生活得更美好。这一切都需要有一种体现人类理想目的的价值理性。人类的价值理性也正是在认识改变客观现实活动中,在用“人的尺度”去引导、把握“物的尺度”的能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没有价值理性,没有人文关怀,人类的科技认知理性将是盲目的力量,这种有缺陷的力量往往可能把人引向非人,把人类社会引向毁灭的边缘。
人类的世界既不是纯粹的客观自在,也不是纯粹主观的理想所在。人类应有的社会,不仅要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合乎人类主体的愿望需要,也即,它不仅是真的,而且包含着人类善的美的理想愿望,包含着主体需要的价值存在。人类的世界作为体现主、客观统一的结晶,应当体现客观规律事实的、客体的尺度,同时必须有、也必然有人的本质力量和主体的尺度在其中。在发展科技认知理性的同时,应发展起道德价值理性,反过来说,在发展道德价值理性的同时,也应发展出科技认知理性。人类的世界本来是也应当是科学与价值的统一,真与善美的合一。
二、道德价值理性的功能表达
道德理性是价值理性的核心。人们往往把道德理解为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其实,说道德是一种品质和规范,这只是它给我们表现出来的部分而不是其全部。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理性,道德是一种表达关于“应当”的理性智慧。人“应当”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人与他人应当怎样相处?我们的社会应当如何规划蓝图、如何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怎样对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人类究竟应当何去何从?这一切都要在道德价值理性智慧中寻找答案。道德、善是应然价值理性的最核心的表达。
从另一角度看,道德也是一种表达关于“可能”的理性。但作为一种人类理性智慧,它是在若干种“可能”中,去判断选择最能吻合人类生存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理想的、也是最合理的那种“可能”。人类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完全不同,在这里有许多种甚至是无数种可能性,需要人类利用价值理性智慧去权衡、判断,并做出符合人类善美的理想的明智选择。善、道德就是这样一种代表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理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说道德是一种价值理性,是一种关于人类应当怎样的智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理性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着社会各个方面的善及其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法律和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
法制的实施离不开道德,法律本身也有其道德内涵。任何立法过程及其结果,都内涵着立法者的理念,体现着一个社会道德价值理性的取向。法律所追求的正义和道德所体现的正义,在根本上应当服从于同一社会理性目标。人类的法律体系如果不同道德价值理性目标保持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就很难成为真正合理的、道德的良法。正如西方一位著名法学家所说的,“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永远力求执行在法律制度和法律规则中默示的实用的道德命令。”(注:麦考密克:《制度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6页。)
同样,一个国家的管理,从组织目标的确立、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到管理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道德价值理性的选择和取舍。任何一项制度和决策,如果和社会既有的道德价值理性智慧相冲突,那它就失去了道德合理性和正当性。
道德还对经济活动进行合乎人类理想的理性引导。经济活动不仅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同时也是体现着主体“合理性”、“合目的性”的价值理性活动。一位当代著名学者在分析市场经济的道德价值理性时说:“经济不仅仅受经济规律的控制,而且也是由人来决定的,在人的意愿和选择里总是有一个由期望、标准、观点以及道德想象所组成的合唱在起作用。”(注:《资本主义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道德的“应当”要求中,蕴含着一种智慧,一种为人类社会进行价值选择并提供合理性论证的理性智慧。
三、科技认知理性的功能求证
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知要蒙受多少愚昧和无知带来的不幸,但科学技术并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代表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人性的占有和实现,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社会所应有的和谐持续发展,都不是单靠科学技术能够解决的。在单纯的科技认知理性文化及其所带来的巨大物质经济财富中,我们找不到人类真正赖以存在的信仰支柱或精神家园,也找不到社会正义的坐标体系。人的尊严、灵魂深处的需要等等,是从宗教、伦理道德、哲学、艺术这些社会人文理性文化中吸取养分的。社会的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人对物欲的超越把握、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都只能在道德价值理性指引下完成。
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成果和胜利,科技崇尚的文化理念曾一度成为近现代社会的文化取向。人们对科学技术的信任曾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科学技术几乎成了人类文明的代名词。似乎只要有科学技术,任何人类难题都能解决,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有了科学技术,人就能成为自然的主宰,成为无所不能的神人。由于人们对科技认知理性的尊崇与信任,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攫取了越来越大的自然力为自己服务,制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自己迅速增长的物质欲望。科技认知理性的力量证实了人类的巨大能力,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解放。但与此同时,人文价值理性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缺少人文价值理性指引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情况下成为了一种盲目的力量。这种力量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了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也破坏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与尊严。事实上,长期沉默的大自然对人类已施以报复。许多由人类制造出的征服自然的工具(如核原子),变成了威胁人类的武器,许多可以为人类带来福音的尖端技术,同时也带来了令人类头痛的难题。不仅如此,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还往往使人陷入一种无休止的物质追求之中。在巨大的物质追求中忘记了对高贵人性的追求,在日益高涨的物欲推动下,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气息弥漫,经济活动成了人生意义的终级依托,追求人性神圣的德性成了多余的东西。人类过多地占有了被征服的自然的领地,却与此同时失落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内在的人才会去疯狂追逐外在物质,而越是追逐外在物质,就越是失去人的精神家园。
实际上,科学技术本身是无辜的。认识、利用自然并不是人类的错,人类的失误在于未能和谐地把握科技认知理性和道德价值理性的关系。倘若我们一直用道德价值理性对自然科技认知理性和科学目的进行合理的判断、比较和选择,使对自然的攫取和对自然的给予一样多,使对精神的追求和对物欲的追求一样努力,使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处在和谐统一的平台上,那么,人和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都将是和谐的,人们创造美好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将发展出和谐美好的人性与人类生活。
四、理性文化和谐与和谐社会
社会发展应当既不伤害自然,又有利于人类幸福;既追求财富经济效益,又追求社会和谐公平;既给人类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又不失落人类的精神家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把追求科学技术及其财富效率的观念,与追求社会理想与社会公平的理念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的张力以及代际之间的矛盾降低到最低点,这样和谐发展的社会才是人类理性的完整选择。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就得和谐把握两种理性文化。可以说和谐社会发展理念中,必须内涵对文化理念和谐把握的要求。我们只有保持价值追求方面的清醒,使理性文化在道德价值理性和科技认知理性之间始终保持适度的张力和合力,才可能确立一种完整的而不是片面的理性思维观念,完整和谐的理性文化才可能指导我们实现和谐的社会发展。
——社会全面发展需要和谐理性文化的指导。和谐社会发展首先要求全面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认知理性及其物质文明的单向发展并不是社会文明的全部要义。道德价值理性及精神文明发展本身就是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是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中一项不可缺位的指标。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才历来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要求,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党和国家始终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及精神文明“三个文明”的全面发展,强调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精神文明始终被放在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同等主要的地位上。
若干年来,我们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等于说经济增长可以代表社会发展的全部内容。许多地方和领域,把社会发展简单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率,甚至以牺牲环境、牺牲公平、牺牲人性为代价,来提高GDP指标。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意味着经济效益及其物质文明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社会发展和衡量标准也不能是单一的物质文明的GDP指数。应该充分认识三个文明建设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致性。和谐社会也包括物质、精神、政治等三方面文明的和谐。和谐把握科技认知理性和道德价值理性的关系,对把握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会有思维层面的指导。
——社会协调发展需要和谐理性文化的调控。和谐社会发展目标也包括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和谐。社会发展要讲经济效率,也要讲社会公平。解放、发展生产力讲的是效率问题,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讲的是公平问题。仅靠经济增长并不必然达到共同富裕,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往往会导致贫富分化。一个相对理想的、和谐公正的社会,应当最大可能地满足所有个体成员的正当利益,并最大可能地使社会公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所有个体成员的利益所得。一个社会如果利益分配差距过大,必会损害这个社会的和谐结构和稳定秩序。在片面增长财富的“工具理性”指导下,社会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贫富差距,产生差别是实然的,而不产生差别却一定要借助道德价值理性的应然力量进行调控和干涉。应然价值理性不是要抹杀差别,而在于考虑哪些差别应当允许,哪些差别不应当允许。而且,允许的差别距离应当多大才更有利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接受科技认知理性影响的同时,一定要强调道德价值理性的宏观调控;在注重市场经济效率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社会公正理性中的“善价值”选择。要抑制贫富分化,扶持落后地区、关爱弱势群体,要在市场经济机制完善和各项政策、制度安排中体现善价值理性的选择。
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平所包涵的道德价值理性,应选择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水平,最大合理地平等对待每一个主体,同时又承担带动全社会人民一起进步的责任。这是社会公正内涵的集中表达,同时也是和谐发展观对我们提出的重要课题。怎样在有益于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全体成员进行合理而又公正的分配,使社会和谐发展走向共同富裕,这是公平-效率原则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理论问题,也是和谐把握两种理性文化必然要引发探讨的问题。
——社会持续发展需要和谐理性文化的把握。和谐社会发展目标还包括人与自然以及代际之间的和谐。我们要驾驭开发自然,要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贡献,但我们同时也需要得到自然的同意;在用人类主体尺度权衡一切的同时,也必须学会使用客体的尺度。人不能仅仅是单方面的发号施令,而应学会和自然对话。在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之间,在追求物质财富和追求社会公正之间,在今天和未来的代际利益之间,有很多孰先孰后、孰大孰小等需要权衡的问题,人类必须运用理性去比较和选择,这是必须依赖道德价值理性才能完成的任务。
综上所述,科技认知理性只能表达人的求“真”的能动本性,人的“善”的能动本性必须通过道德价值理性去显现。我们需要消除人类历史中片面发展起来的理性思维误区。人类的世界本来就应当是主体价值与客体规律的统一,科技认知理性和道德价值理性本来就应当合二为一,科技认知理性从来都是在道德价值理性指导下才有益于人类,也只有在人类主体的道德价值选择中,科技及其物质成果才有其合理的存在理由。因此,在最终意义上我们必须肯定,道德价值理性因为关乎人类生活的合理方向,以及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历史命运,它由此而应是更高层次的理性。人类两种理性的存在实质上表明,人类应有的社会,不仅要符合客观发展的规律,而且要合乎人类自身的需要,也即,不仅是真的,而且是包含人类善的美的理想愿望,包含主体需要的价值取向。人类社会本来就应当是真善美的合一,是科学实然理性与道德应然理性的统一。
可见,只有解决了科技认知理性和道德价值理性的关系问题,和谐两种理性文化,在完整理性文化指引下,社会和谐持续的发展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