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与师范课程_教育论文

教师专业与师范课程_教育论文

教师专业与师范课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师范论文,课程论文,教师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专业与职业

我们先讨论第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有没有“教师专业”?

专业和职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地说,职业是泛指一个人谋生的手段,专业才是专指赖以尽职的知识和技能。只要是劳动者,都有自己的职业,从这方面来说,专业应该是指知识分子具备的某一门类的特殊知识和技能。

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如果从别的行业来看,似乎凡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都是“教师专业”。但实际情况并不如此简单。因为如果从学校内部来界定,教师们往往会在“教师”前面冠以自己专攻的某一门(或几门)学科名,即只称自己是某一门(或几门)学科的教师,譬如“语文教师”、“数学教师”、“音乐教师”等等。随着受教育者学习学科的不断增长,在教育内部,教师的学科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单一,也就越来越陷入“工匠”式的巢臼。至于各类学校教育,各学科教师有没有共同的“教师专业”呢?可以说没有,或者说基本没有。当然,师范大学有“教育学”专业,但主要是培养教育研究专门家的专业,而不是专门培养教师的专业。于是,“教师”只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职业”,而没有建立共同“专业”——有的只是学科的“专业”而已。

首先,我们没有培养“教师专业”的学校。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是“教师”,但没有“教师专业”,有的只是中文、数学、物理、历史等等明细的分科(教育理论只是作为一种点缀),它的导向本身就是培养某门学科的专家。如果拿培养医生的医科大学与培养教师的师范大学来作一个比较,那么不难发现,前者除开设少量基础学科外,大部分是日后当医生所必需的专业课程。后者则不同,它设置的课程,严格地说,只是效法综合大学的学科分类,只是用基础学科的专业来办专业,而教师专业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则已让位到不为人重视的“公共课”的地位,“教学法”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这实际上是取消了“教师专业”。中师教育的现状也是如此。学生进校时初中毕业,其学历、学识、为人处事等方面,都未成熟。在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里,要求中师生达到相当于高中毕业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水平,不得不用80%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高基础学科知识水平,因此,课程上基本接近高中,而且偏重文化基础知识,忽视教育专业知识,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特别是教育能力)的培养。历来大家都不承认“教育”应是中等师范的“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只占总课时的6.2%,而且常常被忽视。

其次,我们没有确立“教师专业”的意识。教师以培养人作为自己的天职,他的职务对象是人,是青少年,是儿童,他的手段是教育。他的专业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人”的成长规律,即培养对象的成长规律;二是研究教育的规律,即培养过程中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教师专业”的核心问题是要研究和掌握这两个规律,而基础学科知识只是其中的“基础”或“工具”。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十分容易解答的问题,就象农民种地需要掌握播种、除草、施肥、收割等一样简单,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十分简单、十分明显的问题,却往往被繁茂芜杂的现象所掩盖。长期以来,我们视教师为“职业”,而无“专业”。只要有文化,就能教书。这种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封建社会的“落第秀才坐蒙馆”时期。因此,只有高中文化(或者同等学历),就可以当小学教师。在中学,高等师范的毕业生和其它文、理、工科的毕业生同样可以当教师,如果是名牌大学,那么后者最受欢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就是没有树立“教师专业”的意识,因而导致“师范无专业”。师范院校没有发挥自己的优势,强化培养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的与技能的本领,只是在掌握与发展知识方面与综合性大学攀比(这当然是无法比较的)。因此,有人提出取消师范院校,因为师范院校只是一种“职业”定向,而不是“专业”定向,也是顺理成章的。解放40多年来,我们培养不出自己的教育家,却培养一批“教书匠”,而且至今还在延续,造成这种教育史上的失误,与没有树立“教师专业”的意识是密切相关的。

第三,我们没有建立“教师专业”的时空。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流行过三种偏执一方的课程编制理论:知识中心论(又称学科中心论),儿童中心论(又称生活中心论),社会中心论(又称问题中心论),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历来只是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在文化上翻了身的工农大众及其子弟,欣然追求文化知识;十年动乱,造就了一代文盲,之后,人们的心理是要把失去的文化知识夺回来。这些,在客观上有助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近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以致造成一种社会现象。在升学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以知识中心为偏执基点,升学考试成绩成了衡量学校办学的最重要标志,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师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现实迫使广大教师去“主动”适应,或者被动应付这个不正常局面。由于德、智、体三育中片面强化智育,智育中片面强化知识,知识中又片面强化书本知识,儿童品德的培养,个性的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身心的健康成长都受到压制。教师也沿着这条轨道在运行,以致于“等闲白了少年头”,特长、个性也无法得到发展。升学应试教育象一把无形的钳子,卡着极大多数教师的灵魂,使我们不能“让思想冲破牢笼”,建立“教师专业”当然成不了气候。不仅如此,无论哪种类型的学校,我们更多的从事“教学”研究,而很少从事“教育”研究。教学研究中也普遍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研究教材多,研究学生少;研究教师的教法多,研究学生学法少;研究学生的共性多,研究学生的个性少。大多数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只知其学问的本身,而不知教学学问过程本身是一门艺术,一门工程,一门科学。“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不懂得“灵魂”本身的特点,不懂得运用教育理论素养去提高教育的效益,那么如何塑造灵魂呢?恐怕只能用“女娲用黄土造人”的办法,以自己的意志胡乱地捏一起。

上述三方面的原因,其关键是我们习惯用“学科专业”来代替“教师专业”。也就是说,没有从观念上处理好“本”和“末”的关系,而其产生的一些后果,无非是对我们没有建立真正的“教师专业”的一种报复。

二、价值与时机

我们再来讨论第二个问题:建立“教师专业”的价值何在?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当然也是学生、教师人数最多的国家。数量本身也包含着价值。如果我们的“教师专业”得以建立,教师真能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本身发展需要和“人”发展的需要去科学地创造性地培养我们未来的建设者,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如果“教师专业”专攻的是一门真正的工程,这项“工程”与其它专业只是社会分工的差异,教师就将成为真正的其它专业无可替代的专门家。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以上海为例,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已有基本构想和思路,已经实施了新的教学方案,并提出“在三个‘基点’(即知识、社会、儿童三个中心)上不走极端,在一个核心(即素质)上求得平衡”的指导思想。改革的核心是由原来的升学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教育目标,包括德育首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各种教育手段全面影响受教育者等内容。因此,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已迫在眉睫。在一片“升学!升学!”呐喊声中,使我们“培养失败者”的教育延续了多年,使有识之士重新发出当年鲁迅的“救救孩子”的呼吁。建立“教师专业”,相信在提高教育效益,发展青少年个性,减轻学生负担诸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教育要面向世界。当今世界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小学教师的学历早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德国等一些国家,以综合性大学本科毕业生再学二年师范培养成小学教师。这二年师范,其课程意向就是如何当教师,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师专业”,同时以“教师专业”为目标,进行终身培训。美国州立教育学院的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占总课时的50%,主攻的是“教师专业”。一些发达国家实行小学的“包班教学”。虽然在基础学科知识方面有所淡化(相对我国而言),但作为发展“人”,培养创造型人才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并且从根本上避免了学生死读书、单纯接受知识和负担过重等弊端。我们认为,建立“教师专业”,将使我国的教育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跨出一大步。

我国从进入新时期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国力大增。从国际范围来讲,经济的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国家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国策,使教育外部提高教师地位提供了可能,也使教育内部建立“教师专业”提供了可能。

国家教委从教育战略目标出发,提出“重点建设师范”,提高教师素质。去年,国家教委要求每省(市)建立一所培养小学师资的师专进行试点,并给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以“先一步,高一层”的优惠政策。我国的中等师范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较为深刻的教训,这些,都为建立“教师专业”提供了条件。中师教育第一步过渡到专科,第二步过渡到本科,不但是必要,而且是可能的,顺理成章。在原来中师教育的基础上,延长二年学制,一种办法是实行“三·二分段”,前三年(或四年)中师,学好文化知识课为主,后二年专科重点专攻“教师专业”;另一种办法“五年一贯制”,即五年统筹,建立“小学教育专业”。延长学制,提高层次,可以缓解当前中师教育学制短、层次低、课程多、负担重的矛盾,也给建立“教师专业”提供了时机和条件。这种做法,也可以扩大到在职教师的职后教育和学历进修。

据笔者调查,尤其是上海的小学师资,目前在数量上已经逐步趋于饱和,今后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而转向对质量的要求。数量的缓解,正是提高层次,建立“教师专业”的大好时机。

三、构想和结论

最后讨论第三个问题:“教师专业”应当“专”在哪里?

要建立“教师专业”,关键在观念的转变,而实际操作是要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在学制确定之后,课程是教育主要“软件”,教学活动无非是实施课程的过程。知识和能力是无限量,而学生在校的时间是短暂的。但是,通过课程的选择、组织、定式,人类千百万年优秀文化遗产,世界上最完美的价值观念,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精华,便集中地体现了出来,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用最经济的时间,最有效的途径,掌握最需要、最丰富的知识,进而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培养成为一代新人。

建立“教师专业”,期望培养新一代教师,因而在课程上不能按照原来的中师教育(或高师教育)做简单的加减法。

首先,要以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笔者认为,无论是“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还是其它办学模式,在后阶段(一般是二年)要主攻教育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并且要优化小学教育专业,集中研究“儿童教育心理”、“少儿生理和卫生”、“小学教育科研原理与方法”等教育专业课程。要强化对儿童认知、情感、个性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发展规律的研究,掌握教育规律和“人”(包括共性和个性)的发展规律。这方面的突破,旨在确立“教师专业”合理定向,适应素质教育和培养教研、科研能力的需要,并且以此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

其次,基础学科知识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建立“教师专业”,必须使小学教师的基础学科知识切实达到必需、够用的程度。具体地说,具有高中阶段的文化科学知识,是小学教育所不可少的,也是够用的。高中毕业,意味着基础教育的终结。高中阶段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从事各类学校专业学习和深造的基础。专科生如此,本科生也如此。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不同类型的专科教育,在基础学科知识方面就其提高来说,是无攀比性的。在“必要够用”的前提下,“教师专业”应当优化知识的横向拓宽,求博不求深;在知识的结构上,应当强化应用,强化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在专长培养上,使师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在某一类学科(譬如文科、理科、艺体)的基础学科知识比高中或中师高一层次。要达到上述目的,必须实行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和教育实践四大板块结合的教育模式。

第三,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师范生的能力培养上,应当在强化教育专业上,突出两个重点,即重点研究教育规律,重点研究儿童,并把学得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应当把小学德育研究、课外活动指导研究、艺体技能等课程贯穿于全过程。在教学方面,应当把指导学生学法放到与教法研究同样的地位,应当培养一专多能型的小学教师,使师范生毕业后实际可以胜任小学多门学科的教学,并能担任班主任和辅导员,指导课外活动,以体现“教师专业”的特点。

总之,建立“教师专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其中关键是观念的转变,要使教师摆脱“匠人”式的地位,成为有所作为的教育家和专门家,必须有自己真正的专业。要达到此目的,有种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以往所走的轻车熟路,以及几代教师所培养起来的对于传统的“感情”,需要有一股冲撞力才能突破,而且非有这股冲撞力不可。

标签:;  ;  ;  

教师专业与师范课程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