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教育内容无限性与教育时空限制的矛盾_教育论文

解决教育内容无限性与教育时空限制的矛盾_教育论文

解决教育内容无限性与教育时空有限性矛盾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限性论文,途径论文,矛盾论文,时空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认为,教育活动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手段。其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方式、工具等等。教育过程中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矛盾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内部基本矛盾,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所设计的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根本矛盾或主要矛盾。在此理论总括下,教育学又总结出了教育活动与外部环境中其它社会活动之间纵横交错的矛盾。然而我们认为,教育学在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各种矛盾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矛盾,这就是教育内容的无限增长性与教育时空有限制约性之间的矛盾。

无边无际谓之宇,无始无终谓之宙。宇宙是无限的,也就是说人类整体生存的时空是无限的。但是,就人类个体而言,生命活动是有限的。因而,人类个体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便要受到时间的制约和限制,人类在考虑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就时刻不能忘记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统筹。教育活动做为人类的一种独有的社会活动,必然要考虑活动的时间空间制约性,这在许多政策、法规、学术论著中都可见端倪。遗憾的是,教育理论家并没有从理论的高度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一问题,乃至在教育实践尤其是教育改革实践中未能充分地考虑教育目标及其内容的无限增长性与教育时空有限制约性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教育改革的目标与结果背道而驰。

无论我们为人的一生,为一所学校,为一堂课设计多么美好的教育目标和多么完满的教育内容,如果对时间的制约性没有充分的考虑,就很难达到目标。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一所学校的修业年限,一堂课的具体时间都是有限的。

就一个个体一生而言,多则百年,少则六、七十年。平均七十年而已。集中在学校教育中的时间多则三十年,少则十几年。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学校教育,总是要按一定社会、国家、阶级的要求把青年一代培养成为具有特定素质结构的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教育作为一种活动,必然需要时间。无论是何种教育理论,都必须承认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个体的生存与发展,进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服务的。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使个体一生在学校中受教育而不生活、不工作、不劳动。可以说,克服教育的终极目标、内容与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就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的教育而言,学程是有限的,而代表社会需要的教育内容则是无限增长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代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要求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了十分繁杂的教育内容和培养规格要求,乃至于现在的中小学教师和校长们把双休日、晚自习全部纳入教学,仍难以满足要求。学生几乎将除睡眠以外的所有时间全都用于学习,仍难以满足学校、家庭、社会的期望。具体表现在,各类刊物、杂志、报纸、影视不断地提出要对中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教育,社会对中学生素质的不满在不断地增加,对学校的抱怨越来越多。所有这些,实质上都是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无限增长性与教育时间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反映。

就学校中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更为集中,时下有一句口号叫做“向45分钟要质量”正是这一矛盾的反映。实质上,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动因就是为了克服教学时间的限制。无论我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多么理想,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多么精细,教学时间总是个常数。自从有了学校,有了课堂以来,教育改革家所做的一切工作归结起来不外乎是解决教学时间的限制,尤其是现当代教育改革更是如此。无论是纲要信号教学法还是六课型三单元教学法,无论是自学辅导教学法还是异步教学法,都是为了使教师在特定的时间内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确切地说,课堂教学中的时间与内容的矛盾体现的最集中。当前,许多教学改革成果推广不开,正是因为教学的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无法克服。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并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应试教育,而是教学内容实在太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在时间上捉襟见肘,只好利用业余时间补课。当然,这并不排除某些不负责任的教师上课不利用时间而下课搞家教赚钱的现象。

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教学时间是制约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无限性与教育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教育活动过程中带有根本性的矛盾。

与时间一样,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是无限的。但人类开展教育活动的空间无疑是有限的。尽管人类已经发明了广播电视教育手段,而许多教育内容实际上不能通过广播电视教育来实现。尽管人类发明了飞机、火车等交通运载工具,但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其活动空间仍然十分有限。因此,教育目标及其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内容的无限性与教育空间的有限性之间又形成了矛盾。

就个体受教育者而言,其身体活动及其相应的感官活动空间有限,许多知识的学习无法通过感官获得直观的经验支持。比如古代历史生活的知识,关于天文学的知识以及域外有关事物的知识等等。现代教育传播技术和交通运输为解决某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但作为具体的受教育者,必须受到时间和经费方面的限制。内陆地区的大学生一生也未必能有机会看到大海,而沿海地区的学生一生未必见过真正的沙漠。

学校的设立必须在某一地区,而某一地区只能拥有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学校,我们现在还不可能把学校搞成流动的,这就使教育空间受到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只能在特定学校的空间里授受教育内容。许多实践课、活动课、操作技能课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上,到生产生活中去上,即所谓校外教育。但是,校外教育的限制比校内要大得多,时间不允许,比如经费不足,还有许多行政上的限制。有些甚至是不可能的,比如要学习外国地理,至于直接观测了解宇宙就更是百年一梦。时下我们一再强调加强学校教学的实践环节,有些问题是学校或教师不重视,有些则是学校由于空间的限制无法做到,空间限制多半又由于时间不允许或经费不允许。

具体到教育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上来,空间的限制就更为集中。一堂课只能在特定的教室里去实施。但有些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象小学的自然课,中学的劳技课,大学里的地理学等等,在教室里便很难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任务。假设我们不要教室,完全采取教育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形式,到自然中去教自然,到社会中去教社会,则效果会大大提高,但又会受到时间限制。从杜威到陶行知,都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实际上,人生是有限性的,而教育内容也就是每个人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的人所要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是无限的。因而,我们只能缩小空间,利用我们的高级心理机能——抽象逻辑思维来学习。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解决由于脱离实际生产生活空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就是目前教育面临的又一大难题。也许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可以使教学空间大大扩展,但没有情感的计算机远不如有情感的人教学效果好,更何况计算机也不能使人直接到生产生活的现场。

总括而言,我们必须承认人的学习活动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无论是认识、情感或外显的行为都需要时间,而人类个体的生命时间是有限的。同时,人类个体所处的社会对人的各种素质的要求是无限增长的,这些素质又以教育内容的形式反映在各教育活动之中。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这就形成了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与教育时空的矛盾。这对矛盾是教育不断改革的根本驱动力之一,也是当代教育中一切矛盾的根源。因此,教育改革的根本策略必须以克服教育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要求为基础。

教育时间是一个绝对常数,教育空间是一个相对常数,解决教育目标和内容与教育时空矛盾的途径不在时空一面,而在于根据教育时空的限制条件,设计现实的教育目标,优化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运筹教育时空,选择教育方法,真正提高教育质量。

实际上,人类为解决教育内容与教育时空的矛盾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班级上课制的创立无疑就是为了解决时间的限制性,从而提高效率。我们甚至可以说,人类所进行的每一次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教育时空限制性的参照,但是我们并没有从理论上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以致于我们的教育改革总是以方法的改革为中心,而对教育目标和内容缺乏足够的关注和考虑。我们认为解决矛盾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和具体化。长期以来,我国以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专业目标和课程目标为目标系统的各种语言表达,总是充满了理想化和抽象化的气息,充满了语言上的模糊性,以致于造成实践中评估指标的模糊化。再后来便是课程和教学内容无限膨胀,任何课程和教学内容都可以在教育目标中找到开设或增加的理论根据和政策根据,经常可以从报刊杂志上看到“应当为……学生增设……课程”的呼声,把一些连成年人也不懂,甚至是专家正在研究的学科硬强加给学校,从而导致中小学教师在课堂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便利用休息时间来补课。在大学里,必修课占满课表,选修课无法开设,活动课形同虚设。可见,坚持学校教育的基础性,根据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设计现实化和具体化的教育目标,已成为当务之急。

教育内容的目标化和精细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因为目标的理想化和抽象化,使教育内容十分庞杂。人们曾经抱怨中小学生负担太重,同时又把负担过重主要归因于教师。实际上,如果真正翻开书包,再对照一下课程表,就知道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有多少。目前国家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教育大纲进行修订,重新编制教材,反证了原来教育内容的庞杂而使教育时间严重不足,进而造成学生负担过重。所以,以时间的恒定为先决条件,根据教育目标,精心筛选能反映教育目标的内容,就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之一。当然,优选教育内容是教育学界和教材编审部门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只不过以前因为目标理想化而对时间的限制重视不够,现在必须进一步强调。

教育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广义的教育方法包括教育的形式。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讨论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客观地讲,我国学校德育、美育、体育的实效虽不令人满意,但形式和方法却十分多样。相比而言,教学方法却是十分死板。几十年来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一直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但并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这说明教法改革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教学时间。班级上课制和讲授法之所以难以更改,是因为它们的最大优势是节省时间,而发现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之所以推广不开,是因为时间不允许。教育学家早已指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时间因素,教师备课的基本技能就是把教学的进度安排好,而进度本质上是一个教学时间进程问题。我们认为,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当把教学时间做为首要的根据来考虑。在此条件下,依据教育目标和内容来设计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不要反对讲授法和所谓注入式教学。判断教学方法好坏的标准不是方法本身,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普及化。要想扩大教育的空间,只有“延长”人的感官,其具体的途径便是教育手段现代化和普及化。应当大力推广课堂电教技术和远距离教育技术,加大电教设备的经费收入,积极开展教师的电教技术培训,使电教设备广泛地进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其它教育活动之中。数十年来,我国在电教设备配套、技术推广和应用方面做了艰苦的努力,但效果仍不明显。表现为一些学校经费不足,配备的设备因买不起软件和配套的小部件而长期搁置不用,造成浪费;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又因习惯于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不会操作或不愿使用现代教学设备,从而导致教学空间的缩小和时间的延长。因此,加速教学设备现代化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化,成为解决教育时空与教育内容矛盾的一种途径。

总之,教育内容无限增长性与教育时空有限制约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中的一对重要矛盾。时间和空间都是相对的常数,无法改变,解决矛盾只有从教育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入手,而且教育目标的现实化和具体化应当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

标签:;  ;  ;  

解决教育内容无限性与教育时空限制的矛盾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