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进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网络媒体的研究

媒介进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网络媒体的研究

史丽萍[1]2000年在《媒介进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网络媒体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因特网向大众传播领域的渗透,因特网的媒介属性逐渐凸现,网络媒体应运而生。本论文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媒介进化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了新兴的大众传媒——网络媒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现状,认识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发展规律,和传统媒体的关系,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本论文提出,网络媒体作为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既是“第四媒体”也是“新媒体”,它的交互性、个性化的传播方式既是对传统媒体的突破和超越,也是在其基础上的承传和发展,新老媒体将呈现一个渐进渐退的历史发展过程。

杨桃莲[2]2009年在《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文中研究指明新传播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介形态的演变。迅速崛起的因特网,被公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媒介进化史上新的里程碑。随着技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如RSS、Ajax、TAG、SNS),互联网由1.0进入2.0时代,仅十几年光阴,博客等互联网信息传播媒介已经将个人塑造为Web2.0时代的绝对主角。“博客”意指“网络日志”,它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已成为“Web2.0核心的应用的最典型代表”。国内外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校大学生既是使用网络的最稳定、最活跃的主要群体,也是使用博客的最稳定最活跃的主要群体,可代表主要的网民群体和主要的博客作者和读者。大学生正值青春期,这个阶段正是被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H·埃里克森称为最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的阶段,因而大学生在青春期要解决的核心任务是建立自我认同感,排除自我迷惘,这就需要充分的自我表达、自我反省以及社会交往,在表达、反省与交往中建立起自我认同。那么,大学生采用何种表达渠道来建构自我认同,又是如何来建构自我认同的呢?这正是本文要考察的主要内容。Taylor、Giddens、Cote均认为,我们已经改变了我们发觉自我、呈现自我和再现自我的方式,自我认同已经由外向内、由被动向主动转型。而博客的出现恰好为需要主动建构自我的大学生提供了自我反省、自我表达、自我建构的平台,它能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和休闲、排遗孤独、倾诉与发泄、相互交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它因兼具公共性和个人性,从而比人际传播、传统日记本、E-mail、BBS、ICQ、个人主页等更有助于大学生建构自我认同,即有助于大学生在自我表达、自我反思、与他人交往中确定我是谁。博客既是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平台,毫无疑问,它留下了大学生自我认同建构的痕迹,展示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而其心路历程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社会和文化的烙印。因而在接下来的篇章,笔者以众多大学生个人博客为文本,在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着重从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来考察大学生如何主动地建构自我认同,篇章顺序依次是自我的建构、角色的确认、文化的皈依。关于网络中自我建构的问题,早期大多数研究均关注纯粹匿名环境中网络身份的建构,容易得出网络使用者建构的是与现实自我完全不同的新身份的结论。然而,博客也是网络样式的一种,但它不是纯粹匿名的,它是既可匿名又可实名、即使匿名也可能推测其身份的复杂的个人平台,通过它所建构的自我就绝不是一种自我,经观察访谈得知,大学生在博客中建构的自我是本我、现实我、理想我三者兼而有之。只不过匿名博客更有助于建构本我,实名博客更有助于建构现实我,而博客便于印象管理的特性,又使之能建构理想我。角色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没有社会就没有角色的产生。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角色有职位角色、年龄角色、阶层角色。“大学生”理所当然是大学生要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因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的巨大反差,大学生容易迷失自我:因高校扩招以及就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身份由“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劳动者”,这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对身份的焦虑,因而大学生有必要进行自我定位。大学生往往倾向于以兴趣、能力来定位、以社会角色期待来定位,从而明确自己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从年龄上来看,绝大部分大学生属于“80后”,而“80后”这个群体备受世人争议,尤以作家王朔的评价最为显著,其引起的回击也最强烈,大学生就是在利用博客反击王朔的过程中建构起了自己的年龄认同。从阶层上来看,“小资”的含义经过历史的演变,已淡化其经济、政治的阶级色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情调与生活品位。大学生在客观上虽还不属小资阶层,但他们却在主观上认同自己为“小资”,他们通过所流露出的“情调”及“品位”建构起自己的“小资”阶层认同。人是文化的人,社会是文化的社会。当前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也跨入了全球化时代。大学生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发生相应变化,个体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方式也发生转变,其文化认同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我们不可简单地以大学生受现代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就得出大学生抛弃传统、全盘西化、不爱祖国的简单结论。通过大学生对“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国庆60周年”这三大焦点事件的书写,我们可发现,大学生在现代化的冲击下并没忘记象征着传统的家乡,仍对家乡有着高度的认同;大学生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也并没抛弃自己的祖国,其对祖国也存在着认同。这说明,他们对文化的认同是传统与现代并存、本土与全球共在的开放的多元化认同。总之,在最容易发生自我认同危机的阶段,在自我认同由外向内、由被动向主动转型的情况下,迅速崛起的博客恰好为大学生反思自我、表达自我、建构自我提供了平台。它融合了过去网络中单一的、片断化的自我,使之成为全面完整系统的自我。大学生将外部世界整合进自我的叙述中,是主动地在建构,而不是被动地选择,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

曹峰[3]2013年在《全媒体时代都市报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数字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尤其是手持移动多媒体终端的出现,超越键盘的厮杀业已成为现实。网络发展不仅改变传播环境,同时革命性地改变传播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媒体业”的竞争已经深入了整个传统媒体生态圈,左右着传统媒体生存、发展。面对这一现状,各方众说纷纭,观点不一,一时间“报纸消亡论”甚嚣尘上,而发行总量最大的都市报则首当其冲。针对这种传统媒体的现实窘境、发展瓶颈和人们的模糊认识,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调查走访获取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以传播学、新闻学及市场营销、媒介经营管理的有关理论观点为主要观照视角,以个案研究、案例分析等为主要研究方法,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论证分析,旨在通过华西都市报的个案研究,探寻全媒体时代真正适合中国都市报的媒介融合与再生之路,并得出以下结论:全媒体是报纸转型的必由之路,并对都市报“全媒体运营模式”提出独到见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文章共六章。除了开头的《绪论》、文尾的《结论》之外,重心和主体是位于中间的第二章至第五章。第二章《报业及传媒现状与发展态势分析》,在深邃历史维度和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对中外报业的发展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梳理,尤其是对中国都市报诞生、发展、繁荣与转折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揭示了中国报业的发展现状和眼下的发展困境,为后面的展开作了必要的铺垫。第三章《报业全媒体典型案例与华西都市报运营模式探索》,对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南方报业、燕赵都市报的全媒体运营模式进行的具体的案例分析,重点是对华西都市报近些年来的全媒体运营实践及其模式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和剖析。第四章《华西都市报运营模式的建构与支持》,具体阐述华西都市报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模式及其实践例证和理论支持。第五章《华西都市报运营模式的管理与完善》,在前述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全媒体时代华西都市报转型模式的管理与完善,不仅为华西都市报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对我国整个都市报报种在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前景也是一种颇具代表性的前瞻。笔者在传统媒体工作了15年,亲身参与、见证了传统报纸从勃兴、停滞、下滑以至进入“拐点”等各个阶段。新技术的冲击和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传统媒体遭受巨大的冲击以致陷入了风光难再的窘境,使业界和学界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传统报业的现状和未来。为此,笔者历时两年来,走访了全国各地约50家报纸,对这些报纸的全媒体实践探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文章通过对转型期报业受众的广泛调查,并在报纸的读者消费及其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基础上,通过上述各个章节层次推进的剖析研究,笔者对都市报“全媒体运营模式”提出了颇具新意的见解:即“全媒体”不仅仅是媒介形式的“大而全”,不是多种介质的简单叠加,而是融合、整合,是“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反应”;在全媒体运营过程中,出现三大特点:在内容生产上,将实现一次采集,N次传播;在媒介融合方面,将实现一次融合,立体传播;在营销策略上,将实现一次投放,全媒体传播。文章明确指出,利用新技术以及传统报业的品牌、资源、人才优势,开发新媒体,搭建全媒体平台,大力实施全媒体营销策略,将是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文章力图为全媒体时代下华西都市报的营销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战指导。文章还指出,作为中国报业改革的里程碑和标志性事件之一,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经过18年的迅猛发展,目前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文化名片,他们在18年的改革和探索中,积累了大量具有颠覆性、革命性的办报理念和实践经验。面对新技术、新媒体的挑战,面对传播碎片化时代的到来,他们有理由、有义务在全媒体时代探索出一条报业锐意发展之路。

张锐[4]2003年在《品牌生态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品牌具有重大价值,品牌管理由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公司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品牌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呢?这是一个事关公司未来的战略性课题。通过对品牌宏微观进化史以及品牌管理的演化历程的考察,本文发现了品牌生态现象和品牌生态管理的思想。经初步分析,至少有六大因素成为这一思想突现的驱动力量,即: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传统品牌管理理论的缺陷、品牌及其管理的复杂性、生态学成为解决复杂性问题的一个桥梁和途径、品牌问题具有生态学的实质与特性以及相关学科的生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初步阐述了品牌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如传统品牌理论群、现代生态理论群、自组织理论群以及其它相关理论群。品牌生态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其最核心的问题只有三个方面:概念、观点和框架。基于此,本文着力于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初步的研究。首先,考察品牌概念的各种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各种品牌管理理论和模式,并进行简单的评述和批判。通过这种全面的、系统的整理性研究,让人首次纵览了传统品牌观念缺陷的概貌。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深层追问的方法并从中西方各类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品牌的本性,从而开创性地提出了品牌的科学分野:浅层品牌与深层品牌。深层品牌观念就是品牌生态管理发展的品牌哲学,也是论题最终得以成立的本质依靠。其次,界定了品牌生态管理的内涵体系,诸如概念、实质、特点、框架、运行过程等。提出了品牌生态管理的三大基本形式,即基于技术的、基于市场的和基于知识的。并从宏观上初步探讨了品牌生态管理的原理,如品牌生态系统动力学、调控原理以及品牌生态系统的辨识指标体系等等。最后,基于品牌生态管理的总体框架,着重运用生态系统研究法架构了品牌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提出了品牌生态管理的六大对象,即观念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品牌生命系统、组织生态系统以及行为文化系统等。就品牌生态管理的方法而言则主要提出了一种新兴的泛目标生态规划方法,这属于内部运行机理。而对于品牌生态管理手段,本文则着重开展了战略支撑的外部运行机理研究。

杨富波[5]2007年在《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是关于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系统研究,分五个部分。引论回顾了二十多年来国内对该理论的接受状况,通过梳理有代表性的学者和学术论著,总结接受之得失,是为本文研究之起点。论文之主体设三章,分别讨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体系、渊源和价值。第一章的研究内容为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分别探讨三个范畴、三个命题、及理论归宿点。此章研究之目的乃是梳理该理论体系,使之在逻辑上具有自洽性和连贯性。第二章的研究内容涉及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时代背景和学术渊源。除了介绍该理论产生的宏观社会、思想背景外,更着力于分析其理论来源,探讨了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对以“新批评”为主的文学理论、科学技术哲学、英尼斯传播学理论的继承关系。第三章的研究内容是评价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价值。首先从总体上分析出该理论的特色;其次,分别从麦克卢汉对技术哲学的贡献、对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在传播学领域的地位三个方面衡量该理论之价值。最后,本文对于麦克卢汉的生平做了极简短的回顾,是为论文之结语。

郭泽德[6]2007年在《中国网络广告10年发展过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7年中国IT网站chinabyte获得发布第一例网络广告算起,到2007年,网络广告在中国的发展足足有十年的时间。据CNNIC的统计数据.1997年中国网民总人数为62万人,到2007年中国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10年间增长了200多倍。一、中国网络广告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1999年) 1997年对于中国网络广告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3月.中国IT网站chinabyte(www.chinabyte.com)赢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笔网络广告收入,IBM为其新产品AS400的宣传花费了

参考文献:

[1]. 媒介进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网络媒体的研究[D]. 史丽萍. 暨南大学. 2000

[2]. 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 杨桃莲. 复旦大学. 2009

[3]. 全媒体时代都市报运营模式研究[D]. 曹峰. 电子科技大学. 2013

[4]. 品牌生态管理研究[D]. 张锐. 重庆大学. 2003

[5].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研究[D]. 杨富波. 吉林大学. 2007

[6]. 中国网络广告10年发展过程研究[J]. 郭泽德. 中国广告. 2007

标签:;  ;  ;  ;  

媒介进化史上的新里程碑——网络媒体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