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禹小杜1,程道友2

(1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6)(2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分析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我院于2014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45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分析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45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纤维蛋白水平为(3.36±0.84)mg/dL,血浆黏度为(1.15±0.25)mPa·s,血细胞比容为(36.84±3.06)分,全血低切黏度为(14.72±4.35)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18±0.49)mPa·s,NIHSS评分为(10.24±1.15)分,ADL评分为(84.05±5.37)分,比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介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中图分类号】R7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139-02

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ACAS)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前者虽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但无法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后者的并发症较多[1]。笔者将45例IACAS患者应用血管内介入治疗,在改善血液动力学等方面效果颇优,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45例IACAS患者,均为2014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并经影像学诊断而确诊,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30例、15例,年龄分别为(60.48±8.35)岁。

1.2 治疗方法

45例患者均实施血管内介入治疗:(1)治疗前:采取降脂、抗血小板治疗,口服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75mg氯吡格雷、1000mg阿司匹林,1次/d,连续服用3d。(2)治疗期间:患者经局麻后取仰卧位,将8F动脉鞘置入股动脉中,静脉输注肝素,2mg/kg;注入造影剂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分析狭窄部位的长度、程度、侧支代偿情况;于颈总动脉置入导丝,于狭窄部位置入扩张所用的球囊,之后将球囊退出并置入支架,再次进行脑血管造影,观察支架位置及血流情况,当血液可正常循环、未发生出血时,表明已成功置入支架。(3)治疗后:口服75mg氯吡格雷、100mg阿司匹林,qd,服用3个月后调整为长期服用其中一种药物;口服40mg阿托伐他汀钙片,qd,服用1个月后调整剂量为20mg/d,并长期服用。观察纤维蛋白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分别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分析

45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纤维蛋白水平为(3.36±0.84)mg/dL,血浆黏度为(1.15±0.25)mPa?s,血细胞比容为(36.84±3.06)分,全血低切黏度为(14.72±4.35)mPa?s,全血高切黏度为(4.18±0.49)mPa?s,比之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IACAS可减小血流速度,减少脑部血供,并于狭窄部位出现血栓,使患者表现出耳鸣、头晕、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以及脑缺血发作、脑梗死等情况。常用的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药物虽可避免形成血栓,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防止管腔变得狭窄,但会损伤肝肾功能,且无法恢复脏器正常的血供[2]。本研究分析了血管内介入治疗IACAS的临床疗效,该疗法是借助球囊扩张狭窄血管,之后置人支架来开通狭窄部位的血管,从而改善远端血管支配区脑组织的血供,降低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增强患者执行力和认知功能[3]。本研究结果显示,45例患者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纤维蛋白等血流动力学指标、NIHSS评分、ADL评分比之治疗前,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颇优。

综上,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改善IACA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增强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姚自同,赵文可,黄昌恒,等.颅内前后循环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10):665-669.

[2]孔侦宇,张莉,张鹏.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介入治疗效果研究[J].青岛医药卫生,2018,50(5):376-378.

[3]王菁,解燕昭,刘云娥,等.血管内支架介入与药物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2018,13(12):1839-1843.

论文作者:禹小杜1,程道友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禹小杜1,程道友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