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安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601
摘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产增效意义重大,可以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工程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本文就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运行管理
节水灌溉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对于发展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充分发挥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作用。
1节水灌溉的重要性
1.1节水有利于减灾,提高农业收益
近年来,随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如:干旱、冰雹、内涝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对农业造成重要影响。为了减灾,提高农业收益,就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是有助于减灾、防范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必备条件。
1.2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的降雨量多而北方的降雨量少。在广大农村,人们的节水意识还很淡薄,浪费水现象很严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实现节约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1.3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有差别,特别是干旱地区更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既可以改善水资源紧缺,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生态资源。
2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模式
第一,低压管道灌溉。低压管道主要由水泵、水源、配水装置及输出管道等组成,取代了传统的明渠灌溉方式。此种灌溉方式具有造价低、节约资源、管理方便、输水快和养护便捷等特点,减少了水渗透和蒸发,提升了农田灌溉效率,目前普遍应用于北方地区。
第二,喷灌技术。喷灌技术主要利用水泵加压方式,利用管道与喷头将水喷洒给植物,进而实现灌溉农田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喷灌均匀。此外,喷灌还可以调节农田种植气候,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目前国内主要使用固定管道式、全移动式与半固定管道式进行灌溉,这三种方式的内部结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灌溉效果。全移动式劳动强度大,维修难度大,设备多次使用;固定管式操作便捷,利用率高,但前期投资较大。
第三,渠道防渗。渠道防渗主要指对渠道进行防渗处理,以减少灌溉时产生的水资源损耗,进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经过反复实践发现,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价值较高,减少了灌溉用水损失,也控制了水位,在国内农田灌溉中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一般渠道中衬砌的材料较多,主要是塑料薄膜、沥青与混凝土等,其中塑料薄膜的防渗透效果最好。
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对策分析
3.1优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和地区农业发展相结合
针对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的现状,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做好全面分析工作,对地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以加强地区生态保护和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基本思路,统筹做好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规划设计工作,强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环境监测和评估。
在水资源分配过程中,要全面坚持总量控制,配额管理的分配原则,要明确规划每一个灌区、每一个用水单位农田灌的用水总量以及农田灌溉的具体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每一个灌区的实际情况和各个单位的用水情况,将水资源用在每一个关键点上,确保地区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生产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3.2健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建设完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项目法人负责、施工单位质量保证、监理单位全面监督、政府质量监管的原则开展各个工程流程建设。要全面落实招投标制度,项目法人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工程质量重身份负责制度、施工单位领导负责制度,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作用能够全面发挥出来。
3.3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首先,明确分级管理责任机制。针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可以采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机制。按照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资金渠道和管理阶段,明确各个部门管理责任,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划分农民用水户管理,村集体管理,乡镇管理和工程建设方管理。
其次,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和养护分离。实现管理和养护分离能够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保证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养护经费用于工程养护中。实行目标管理,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管理和养护机构的人员和职能分离,然后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养护工作交给专业的养护企业进行养护,逐渐实现管理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再次,建立有效民主决策机制。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过程重要实现用水户农民群众的全程参与,建立群众参与的民主决策管理机制。确保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全面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定期将工程管理费用向农民群众公布。
最后,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结合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对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4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必须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提高节水效率,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首先,应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以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其次,对农民开展节水灌溉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除此之外,还要落实节水技术的推广。目前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喷灌和滴灌,可以根据地区种植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灌溉方式,实现农田灌溉节水。
3.5加大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发展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思想认识不足,政策投资力度不强。所以应该结合国家发展目标,加大地方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扩大节水灌溉技术规模。首先,国家可以扩展节水灌溉融资渠道,建立专项基金,利用国家补息等方式放宽银行贷款条件。其次,政府部门成立资金管理委员会,保证各项资金均可合理应用到农田水利灌溉中。再次,落实资金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资金投资已呈现上升趋势,所以还要加强市场管理,提高资金投入力度,扩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
4小结
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水资源的多少对人们生活有很大影响。目前,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越来越紧缺。农田节水灌溉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灌溉方式,满足了农业种植需求,同时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必须发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但是从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情况来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了农田灌溉工作的进展,因此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农田灌溉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育军.节水灌溉工程在渭城区的应用和推广[J].陕西水利,2015,01:175-177.
[2]马英.新时期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北京农业,2015,03:166.
[3]周振民,王学超.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泗水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分析[J].水利发展研究,2015,01:69-73+89.
[4]曲志军.论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194.
[5]曾远东.浅谈农田水利灌溉运行管理的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5,16:49+51.
论文作者:李成兵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4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节水灌溉论文; 工程论文; 水资源论文; 农田灌溉论文; 农业论文; 用水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