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材料投放适宜性和有效性的探讨——以大班数学区平衡玩具“称称看”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区论文,为例论文,大班论文,适宜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案例背景
我班幼儿在开展《中国,你真棒》主题探究活动中对中国传统的“称”非常感兴趣,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展开了各种称重量、比平衡的游戏操作活动,其中数学区的平衡玩具“称称看”是他们最为喜欢的操作活动。本案例通过教师对幼儿操作该玩具的观察记录,力图从区域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教育反思和策略跟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适宜的支架和帮助。
1.观察区域
数学区——“称称看”(材料见图1)。
(1)能使平衡器两端物体的重量达到平衡状态。
(2)感受称重的原理。
(3)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
2.材料投放
(1)原有的操作玩具:小熊平衡器一个;身上标有12、9、6的塑料小熊(见图1)。
(2)教师提供辅助学习材料:红、蓝二色水彩笔;“称称看”学习单(见图2);三个被称物:积木、积塑、笔(见图3)。
幼儿选择一种被称物放在小熊平衡器的一边,在另一边逐个放上塑料小熊,直到与被称物等重,观察平衡器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一样重)后,请幼儿将这些小熊身上的数字和被称物画在学习单上。
二、观察与分析
1.第一次观察与反思观察幼儿:廖竑博
观察时间:2011.12.14上午
观察实录:
一孩子在称重量:一头是比较重的三角积木,另外一头是若干不同大小的身上标有数字的塑料小熊。孩子的操作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正在作业纸上写。教师适时介入,问幼儿:“小熊和积木哪个重呀?”幼儿回答:“一样重”。教师继续追问:“这么多小熊,那积木到底有多重?”幼儿边拿出小熊,看上面的数字,边在纸上写。一边记录,一边喃喃地说却说不清楚。
观察反思:
(1)从该幼儿的操作上看,他能将小熊和积木操作到平衡状态,已经达到目标的第一点。
(2)从该幼儿学习单的记录情况来看,该幼儿对记录单的记录方法还不是很明确,本次记录超出表格外。(见图4)
(3)从教师与幼儿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该幼儿已经理解小熊与积木两边一样重。但是,当教师的问题上升到“积木到底有多重”的时候,该幼儿就无所适从,答不出来了。可见幼儿不知道把小熊的数字加起来就能得出三角积木的重量,就该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来说,要把这么多小熊的数字累加计算超越了他的已有水平,也同时说明学习单的设计有问题。因此,在新学习单的设计中应重点考虑,是否能通过学习单上的简易记录让幼儿发现:当平衡器平衡时,所有的小熊合起来的重量就是积木的重量,找找这些小熊里有多少个身上数字是12的?有多少个身上数字是6?
(4)从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学习单和辅助学习材料上看,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习单设计的表格小,提供记录用的水彩笔笔头粗,使得幼儿的记录超出范围,延伸到下个记录中。其次,被称物过重,导致小熊的数量比较多,不便于幼儿统计和观察记录。
改进和调整:
(1)将用于记录的水彩笔(笔尖粗)换成圆珠笔(笔尖细)。
(2)重新设计表格并在投放前教幼儿表格的记录方法。(见图5)
(3)调整称重材料:将最重的积木更换为材质较轻的正方体积木,控制小熊的数量,便于幼儿观察记录。
2.第二次观察与反思
观察幼儿:廖竑博
观察时间:2011.12.22上午
观察实录:
当教师介入观察时,廖竑博已经全部操作完且正在记录最后一项。教师指着学习单问廖竑博:“为什么要打钩?”幼儿回答:“表示平衡了。”教师追问:“第二和第三次操作,你每次都称了两件材料?”幼儿说:“对,一件的我都称过了。”教师指着学习单另一个位置问:“最后二次圆圈里怎么写了两个数字?”幼儿回答:“太重了,很多小熊有很多数字,没有圆圈写。”
观察反思:
(1)从幼儿本次学习单的使用和记录情况看,相比于第一次学习单的设计来说,本次的改良还是比较便于幼儿记录,也更清晰地体现不同重量(不同数字)小熊的数量,便于教师观察评价幼儿学习和操作水平。
(2)学习单最后一次操作可以增加一些圆圈,让有兴趣操作第二次的小朋友有机会尝试一次称两个或三个物体。
(3)合理控制被称物的重量,避免幼儿受干扰。
(4)从本次幼儿的操作来看,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该幼儿对保持平衡器两边物体重量平衡的操作过程非常熟悉,操作速度快(做完三次操作只用6分钟)。可见,他已经初步掌握了平衡的规律,具有初步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甚至空间方位的感知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对于保持平衡的关键材料——身上有数字的小熊的增增减减得心应手,除了平衡概念的建立外,还理解了重量大小和数的大小之间抽象的思维关系。在自然观察和内省智能方面,也可以看出他找到自己的观察记录方式,还自发性地产生一些探究行为,这对幼儿的科学发现和探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3.调整材料后对其他幼儿的观察
观察幼儿:王泓靖
观察时间:2011.12.23上午
观察实录:
(1)第一次操作,幼儿将一块积木放到平衡器右边,开始把小熊放到平衡器左边,先拿了3个身上数字是12的小熊,又拿了2个身上数字是9的小熊,再看看还是往右边倾斜,又放了2个9,发现往左边倾斜了,再拿出9,看看还没平衡,一会儿换6,一会儿换3,一会儿又增加一个6、一个3,经过数次的增增减减和调换,终于操作达到两边平衡,花费了大约10分钟的时间。最后幼儿把平衡器左边的小熊逐个拿出来,拿一个记录一个。教师问幼儿:“积木到底有多重?”幼儿停顿了一下,回答:“不知道。”教师继续追问:“是不是这些小熊的重量合起来就是积木的重量。”幼儿点点头,说:“对。”
(2)第二次操作,幼儿更换一个被称物:螺丝。有了上次的经验,而且螺丝的重量比较轻,幼儿经过几次调整比较快操作到平衡状态。
教师现场观察与介入:这次操作小熊的数量比较少,容易进行加法运算,该幼儿又具有简单的加法运算经验,因此教师决定提出进一步的问题,让幼儿在这个基础上尝试计算小熊的总重。教师问幼儿:“那你会算这些小熊合起来有多重吗?”幼儿摇摇头。教师指着小熊身体上的数字继续引导:“小熊身上的数字就表示小熊的重量,是不是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就表示小熊的重量?有几个12,有几个6?”幼儿快速地回答:“2个12,1个6。”教师点点头说:“这样你会加吗?”幼儿一边扳手指算,一边说:“会,12+12是24,24+6是25、26、27、28、29、30,一共是30。”教师追问:“那这些小熊合起来有多重?”幼儿回答:“30。”教师点点头说:“对,如果这些小熊配上一定的重量单位,比如公斤、克等,还要加上重量单位一起说,如30克、30斤等。”
(3)第三次操作,当幼儿记录结果时,教师问幼儿:“这次有几个数字的小熊?”幼儿看着小熊说:“1个12,4个3。”教师笑着问:“那这么多个数字连加,你能算算看吗?”
幼儿先拿出标有“12”的小熊,再拿出一个标有“3”的小熊,一边数一边逐个移动小熊,说:“12加3等于15,15加3等于18,18加3等于21,21加3等于24,总共是24。”教师回答:“这么厉害,5个数字连加你都算对了。”幼儿开心地笑起来。
观察反思:
“那你知道这些小熊的重量到底有多少吗?”教师的这句提问不够具体,幼儿比较难回答,因此,教师要紧接着抛出一个辅助性问题,为幼儿提供回答支架。同时也说明这些孩子缺乏“将部分重量和部分重量相加的总和就是被称物的重量”的相关知识经验。
改进和调整:
(1)利用过渡环节讲述曹冲称象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小熊的重量合起来就是(等于)积木的重量”。
(2)增加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提问应更为具体,并且增加辅助性问题,如除了提问“你知道这些小熊的重量到底有多少吗?”,还要增加“是不是小熊的重量合起来就是积木的重量?”等提升总结性的问答,并且逐步具体化地提出“有几个12的小熊,有几个6的小熊合起来”问题,帮助幼儿梳理出部分加部分等于整体的概念。
三、案例反思
幼儿要操作到使平衡器两边的物体重量(小熊和被称物)保持平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调整,这个调整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加加减减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何谓“适当”?我认为就“称称看”这个区域材料而言,对于不同水平的幼儿,教师应有不同的指导策略,不能采用全班幼儿一刀切的方法,需根据每位幼儿自身的发展水平进行引导和提升,以增加区域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就如对于已经会操作到平衡状态且会加法运算的幼儿,就试着让他们加一加算一算,除了增加平衡和重量经验,还可以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跳一跳”进行数学加法运算。而对于其他能力弱的幼儿则要降低难度,让幼儿在达到平衡的过程中,用具体的小熊体型大小的判断代替抽象的数的大小(小熊身上的数字)判断,只要求他们会操作到平衡状态并在学习单上记录结果即可,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因势利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