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世界经济特区_经济特区论文

21世纪的世界经济特区_经济特区论文

迈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特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世纪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经济特区正方兴未艾

作为实行与国内其他地区迥然相异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经济特区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已经存在了400多年,成为一个超越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政治制度差别的一个普遍的世界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开辟经济特区的有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美国在其港口开辟了100多个对外贸易区,使其成为世界上此类经济特区最多的国家。日本冲绳自由贸易区(设在那霸港)、英国南安普敦自由港、法国马赛自由港都是这些国家开辟经济特区的重要例证。而德国的汉堡自由港就更是举世闻名。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韩国和我国台湾的出口加工区在其70和80年代出口导向工业化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出口加工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我国台湾高科技经济特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又在90年代和21世纪产业升级换代、向高科技产业迈进的过程中发挥着火车头的作用。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新加坡和香港自19世纪以来就一直是自由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主权回归中国之后依然保留着自由港的地位。自由港的自由贸易政策在新加坡和香港成为重要国际中心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巴拿马、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都辟有经济特区。一些国家的经济特区还在本国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中美洲小国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就是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巨大的货物集散地,对本国经济的繁荣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北美洲墨西哥的墨美边境出口加工区对墨西哥的工业化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特区虽然没有在全国但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在开发巴西亚玛逊河的内陆地区就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显然,上述国家和地区大都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从社会制度上看,经济特区这一形式资本主义可以采用,社会主义亦可采用。越南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发展本国经济,在胡志明市等多个城市开辟了出口加工区。韩鲜已在港口城市清津和罗津开辟了自由贸易区,并在图门江流域与中国和俄罗斯联邦共同开辟了图门江自由贸易区。最近,鉴于与韩国关系的缓和,韩鲜已准备把距三八线仅8公里的开城辟为经济特区,旨在发展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中美洲的古巴近几年来也推行开放方针,在首都哈瓦那等港口开辟了自由贸易区。而一些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如俄罗斯、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在开辟一些经济特区。这就说明经济特区可以为任何社会制度的国家所采用。俄罗斯和印度在考察了中国深圳经济特区之后,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巨大成功所震撼,都表示过要设置如深圳那样的经济特区。

可见,经济特区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超越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差别的现象正方兴未艾。当然,我们在看到世界经济特区蓬勃发展的同时,还要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特区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效。如波兰由于其所开辟的经济特区未能取得预期的投资、增加就业的效果,决定减少经济特区的数量。一些地区的经济特区由于完成了历史使命而退出历史舞台。如我国台湾出口加工区在其出口导向工业化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台湾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上升,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工业在我国台湾已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因而出口加工区趋向凋蔽就成为必然的事情。台湾出口加工区的凋蔽恰恰是其获得巨大成功的标志,它表明出口加工区已把我国台湾的工业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在更高的经济层次上需要有新的经济特区——科学工业园区——发挥作用,而不再需要较低层次的出口加工区继续起作用。

二、世界经济特区存在和发展的合理依据

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世界经济特区的存在和发展总是有其合理的依据。可以断定,经济特区并不与世界贸易组织基本规则相悖逆。尽管世贸组织以非歧视、国民待遇等为基本原则,但平等从来就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平等的内涵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才不失其平等的本质。世界经济特区存在的合理依据主要可归纳如下:

(一)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在一些具备特殊地理和经济优势的地区开辟经济特区、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特殊优势是经济特区存在的一个合理依据。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其距离国际终端市场较近、具有对外交通优势的地区开辟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其缘由就在于此。美国最南端的佛罗里达对外贸易区、德国汉堡自由港、新加坡自由港等就是基于这一考虑而开辟的。

(二)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开展与国外的经贸往来而设置经济特区是经济特区存在的另一个依据。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对外开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扩大出口贸易不可能一下子全面推行开来,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无法为外商投资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行政支持,只能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点先试验,待条件成熟后才逐步推行开来。墨西哥墨美边境出口加工区就经历着从边境向内地延伸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特区显然是起到了对外经贸合作先行官的作用。

(三)一些国家发展边远落后地区的客观需要是经济特区存在的又一依据。诚然,世贸组织要求一国国内要有平等的竞争政策。但这一平等不是绝对的,这是由于一国国内各个地区经济和地理方面存在着一定、有时是巨大的差距,如果对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实行一样的政策,那么落后地区的经济就难以得到发展,因而也难以达到国内各地区间平等的目标。因而,一些国家对落后地区实施优惠政策、在落后地区开辟经济特区就是基于这一考虑的。发展中国家的巴西玛瑙斯自由贸易区就是巴西政府为开发内陆地区而设置的。而英国法国等发达工业国家在经济衰退地区开辟减免税收的“企业区”也是出于振兴衰退地区经济的考虑。可见,世贸组织要求国民待遇并不与一国内设置经济特区相矛盾。

(四)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实行政策创新的权利,这是经济特区存在的再一依据。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可以实行对本国经济发展有利的政策创新,而这并不与世贸组织规则相悖逆。世贸组织要求的是其成员在对外经贸往来方面实行非歧视的平等原则,而不扼杀主权国家的政策创新,更不对成员的经济发展负责。50年代末爱尔兰香农出口加工区的创建对爱尔兰这一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曾这样高度评价过爱尔兰香农出口加工区:“它(香农的经验)已创造了一个具有显著的企业家动力特征的新环境。这不仅在技术和工业上而且在城镇更新、机场设施的适应和文化活动的发展中得到体现。”可见,即使是发达国家俱乐部也是高度赞扬发展中国家成功经济特区的政策和体制创新的,而这些国家无疑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

三、世界经济特区设置和发展的原则

在看到世界经济特区方兴未艾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问题的一面,一些经济特区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这就引出了世界经济特区设置和发展的原则。

(一)要做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经济特区的设置绝不是一个地区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事。因而一个国家在设置经济特区之前都要经过详尽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争取做到设置一个,成功一个,在区域直至全国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当前的情况下,特别要注意跟上科技革命蓬勃开展的要求。这一点阿联酋迪拜自由贸易区给世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自80年代以来迪拜自由贸易区由于实行免税自由贸易政策而使得经济繁荣兴旺。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为了跟上这一浪潮,迪拜酋长国提出在自由贸易区内设立因特网免税区的新构想,以优惠的财政政策促进因特网在国内的普及。这使得世人不得不惊叹这一发展中小国对世界发展潮流的敏锐以及跟上这一潮流的决心。迪拜酋长国的这一举措值得世界上意欲开辟经济特区的国家学习和借鉴。

(三)有利于防止走私行为。不可否认,由于经济特区实行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与国内普区之间在关税方面有一定的反差,因而易于成为不法之徒的走私活动地。80年代罗马尼亚苏利那自由港和中美洲一些自由港都曾发生过走私行为,给所在国造成了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有的甚至酿成大的政治问题。可见,世界经济特区在利用特殊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必要的管理,防止由于实施特殊经济政策而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四)特殊优惠政策要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加以调整。经济特区在开办之初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辟于落后地区的经济特区尤为如此。但当经济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国内普区时,其优惠的财税政策就要取消,因为此时以促进落后地区开发而实行的优惠政策由于经济特区的成功而失去存在的依据。如果不适时调整,就会由于不公平竞争而招致国内其他地区的不满和批评。

(五)应注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经济特区可以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在发展初期尤为如此。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更要注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整体投资环境的改善,否则就难以达到促进经济繁荣的目标。再也没有什么比繁琐的审批程序更易于吓跑潜在的投资者了。这是经过世界经济特区实践检验的真理。因此,经济特区都要努力改善投资硬环境,为外商投资创造出良好的条件。

标签:;  ;  ;  ;  ;  ;  

21世纪的世界经济特区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